博海拾贝 文摘 名著里的窝囊废为啥能逆袭成功?

名著里的窝囊废为啥能逆袭成功?

相比于宋江和刘备,唐僧的窝囊,更多是被三个徒弟的光芒给遮蔽了。他自己一旦被妖怪抓住,除了祈祷佛祖保佑,似乎就没有第二种解决的办法。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为何名著里的主角都是窝囊废。

知乎上有人提问:96版水浒传中李雪健饰演的宋江下跪时屁股为什么翘得那么高?确实,那凸起的后臀惊艳四座,令人们一致认为,李雪健就是宋江。一个诚惶诚恐被招安的草寇,在跪叩的瞬间,仿佛从一千年前穿越过来了。若窝囊废只宋江一人,他未免也太孤单了。那个遇事便哭的刘皇叔,碰到妖怪只会喊救命的老和尚,似乎和不雅叩头的宋江没什么区别。

窝囊真是四大名著里,主角们的共性吗?

宋江的拜求

年龄上,宋江在浔阳楼上曾自忖曰三旬之上,但从这点看,大多数好汉,都得心甘情愿做其小弟。更何况,家资万贯的宋江,还有扶危济困的好名声在外。一方身在县级政府里当差,另一方与江湖人士也有诸多交际往来。履历虽然不够做官,但镇住江湖人士,绰绰有余。然而,宋江却总以拜求方式行走江湖。

被燕顺等捉上清风山,在得知其身份后,三好汉跪拜赔礼。宋江不但“滚下来答礼,亦跪拜在地”。在清风山上,王英把知寨夫人掳上山,宋江要送人情给花荣,口称小人,下跪拜求王英放人。作为江湖一哥的宋江,此番言行没有一丝大哥派头,反倒像是一个求人办事的乡间老头。

李逵个性鲜明自不必说,因此头一次和宋江见面,就显得很自来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辈面前,宋江完全可以表现出大哥的威严,不必对他如此客气。然而宋江不但主动借钱给李逵,还极细致的看出李逵想吃什么,吩咐酒保侍弄好酒肉。

宋江的膝盖似乎很软,稍有不妥就跪拜。其他好汉们,一个个性格鲜活,作为领导的宋江,却总是这种低三下四的做派,让人费解,更让人无语。

刘备的哭求

和宋江一样,刘备也是经常低声下气。像督邮这样,骑在自己头上拉屎撒尿的人,他仍旧对其款待有加,最终张飞看不惯,怒气冲冲地鞭打了督邮一顿。刘备亲自道歉,然后挂印辞官。除了拜求以外,刘备的哭也是一绝。像小女人一般,动辄就嘤嘤哭泣。

刘备的哭,不分时日,不论心情优劣,触景即可流泪,速度绝不输给当今的知名演员。刘备的哭贯穿《三国》,及至最后白帝城托孤,他也是哭着给诸葛亮交代了后事。

哭,仿佛成了刘备的座右铭。

唐僧的祈求

相比于宋江和刘备,唐僧的窝囊,更多是被三个徒弟的光芒给遮蔽了。他自己一旦被妖怪抓住,除了祈祷佛祖保佑,似乎就没有第二种解决的办法。

唐僧就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他的窝囊与宋刘二人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向领导之路的三部曲

三位主角的窝囊行径看完了,问题也来了。为何他们如此窝囊,却能做成领导呢?

爸妈看电视时,通常很容易被影视剧里个性鲜明的人物带动情绪。个性鲜明的人,往往爱恨明显,但情绪也容易失去控制,他们虽然在人群里很突出,却难以做成领导。明确的目标、坚定的内心、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这是能否成为领导的必备要素。这三点,在宋、刘、唐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先看宋江,自始至终,他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朝廷效力,博取功名,最后封妻荫子。宋江曾在多处提及自己的目标。比如在与武松相逢孔家庄时,武松要投奔二龙山落草,临别之际宋江却这样劝武松,落草不是长久之计,应该早寻招安出路为朝廷效力,博得封妻荫子,也能在青史留名。

在浔阳楼独自喝闷酒,他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相比而言,晁盖比宋江先上梁山,其内心却迷茫无比,根本不晓得自己想要什么。当宋江给晁盖通风报信,晁盖只知道要跑,却不知道跑去哪里。一个领导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蓝图,那么带领的团队如同瞎子,不知道会走向何方。

招安是宋江的长远蓝图,实现这一蓝图的,则是自己坚定的信念。梁山上反对招安的人很多,但他不动摇;几路大军轮番围剿梁山,也从没改变宋江接受招安效忠朝廷的信心。能够在反对的声浪中坚持,能够在不利的局面下坚持,这是一个好领导的必备气质。

领导不用事必躬亲,只要把人用好,把各种资源协调和组织好即可。晁盖因意气用事,落得中毒箭身亡的下场。宋江呢,他一再自称文不成武不就,手无缚鸡之力,可是他拥有优良的协调能力,把各路好汉在山寨上安排的妥妥当当。

马云就曾说过,一个人应该有梦想和目标,万一实现了呢。虽然刘备祖上距离皇室已经很远了,但他公开身份仍旧把自己定位成皇室之后。恢复汉室的荣耀,成了刘备的毕生目标,即便他的起点是贩夫走卒,却从不妄自菲薄。

看来,有明确目标的人,是不会在乎身世给自己带来的非议的。目标一旦明确,坚定的内心便发挥作用。刘备起兵时,已经三十多岁,十多年时间里,他寄人篱下。四十多岁时,别的起兵者已经王霸一方,偏安一小城的他,人马不过数千。这事要是搁一般人身上,早就心灰意冷,放弃奋斗了,然而刘备信心十足。用人方略上,延揽人才不断,还三顾茅庐,请一个年纪比自己小很多人,把信念寄托在他的身上。试问,这样一个愈挫愈勇,有着明确目标且能处理好属下关系的人,如何做不得领导呢?

至于唐僧,整整十几年的时间,路上基本只有他一个人(其他都是神魔鬼怪),奔着西天佛经这一个目标不断地走啊走。虽然没有法力,时刻成为妖怪的盘中餐,其坚定的信仰,正是引领团队不断前进的粘合剂。这听起来像是精神胜利法,然而一个领导,多数时候他不需要有亲力亲为的专业技能,他只需要把团队协调好、组织好、忽悠好就足够了。

三个没有自我的“教化傀儡”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即使这三人再怎么具备领袖气质、忠孝两全、仁义兼备,但在力量、军事技能等方面都弱于他们的属下,显得平庸、无能。 其实,这跟三部书的成书时代,以及作者所遵循的社会价值体系有关。宋江、刘备、唐僧,是按照儒家观念的“尚德”创造出来的。

鲁智深出场拳打镇关西,是典型的墨家侠义精神。然而如汉代的罢黜百家一样,这之后庙堂之上只剩儒学,其他各家纷纷遁隐江湖草野。儒家以礼教为中心,崇尚重伦理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宋代理学兴起之后,崇尚道德更始进一步强化,成为了治理国家的政治纲领。这套体系的核心价值就是“尚德贬力”。重视一个人的内省德修,而轻视和忽略他们的言行能力。一个人只要不断的内心修行,才能成为仁人、君子,进而才能影响外部,最终安邦治国。只要我的德达标了,那么外界所有人的德也就达标了。它的致命点是,一个人内省太久,外在的个性和能力也会逐渐退化。如同被打磨过了的石头,失去了棱角分明。

正是在此背景下,宋江、刘备、唐僧作为书中的核心思想人物,他们的思想体系和言行,必须要符合当时国家的主流价值。所以,宋江时时刻刻显得温良恭俭让,与武松和李逵这般敢爱敢恨的主儿比起来,他在书中的形象自然显得羸弱和没有存在感了。

再看刘备,身负汉室正统重任,儒家的忠君要刻意的展示和显性化才可。所以书中可以没有刘备,但是不能没有刘皇叔;可以没有曹操的奸诈,但不能没有他对汉室的胁迫。凸显刘备一方,贬抑曹操一方,正是儒家里倡导天命和忠君的价值体现。

这一点也继续延伸到了《西游记》的思想体系中,书中是以取佛经为主,参杂神仙和妖怪体系,却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核心。有唐僧这个绝对核心人物坐镇,孙悟空再怎么折腾,也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那无根手指不是撑天的天柱,更像是支撑儒家正统的仁义礼智信,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其实就是被正统教化和洗脑的五百年。那五百年,就是让猴子内省修德的五百年,其后被唐僧救出山来,暗喻的正是礼仪教化的洗脑成功。

他们失去了自我的小个性,只有儒家的大观念。他们像傀儡一样,事事处处在教化和引导。作为几个刻意造就出来主角,即使身上有优良的领导人品质,即使那些品质能引人深思,但由于失去了“小我”的个人魅力,和书中其他个性鲜活的人比起来,自然就黯然失色,进而看起来就窝窝囊囊了。

这正是:宋江屁股高撅,刘备眼泪横流,试问真心何在,只求为君分忧。

来源:南周知道 微信号:nz_zhidao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8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