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是网络文学的王道。
38 岁的刘炜,自 2004 年起 13 年内,已经写了 4700 万字。从字数上算,相当于 36 部《战争与和平》,或 55 部《红楼梦》或者 156 部《百年孤独》,得把托尔斯泰、鲁迅、巴尔扎克、和狄更斯的全部作品加在一起,才能勉强与之匹敌。
根据刘炜自己的统计,最快一次他一小时写了 8600 多字,最多一天他更新了 9 万字。从 2003 年 8 月 26 日到 2010 年 8 月 7 日,平均下来刘炜每天的更新量超过 1 万字。
刘炜因此在读者口中赢得了“疯子血红”的称号。一位统计了“血红”多年写作量的网友在龙的天空论坛上写道:“日更一万不难,难的是八年日均更一万……为什么血红这么个瘪三,还有人为他摇旗呐喊?还需要解释么?”
事实上,稳定更新已经成为网络文学行业的一项“美德”,甚至是必须遵从的法则。龙的天空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网络作者现身说法:“坚持和稳定更新比什么都重要!”另一个以更新稳定而出名的作者“唐家三少”张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13 年,每天。我连载 13 年……读者每天都能看到我们,才会一直跟随。”
超长篇连载小说当然不是网络文学独有的,金庸在香港《明报》上连载的《天龙八部》就长达 154 万字,但是网络放大了这一特性。“血红”刘炜的成名作《我就是流氓》才 30 多万字,现在他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 300 万字起步。“唐家三少”张威的早期作品都在 100 多万字完结,现在也都奔着 400 万字去了。
这是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必然结果。无论在哪个网站,一部网络小说的前十几万字总是免费阅读,因为它承担了吸引读者、培养读者追更习惯、并且形成稳定读者群的功能。当免费期被延长,作者就会相应延长后续发展的长度,从而保证自己的收入。
与此同时,当一部小说能够带来稳定收入之后。继续“压榨”现有的小说就成了最简单的选择,而读者也会抱着已经追了这么久,总要知道大结局的心态,继续阅读下去。贸然完结,去写新书反倒是风险极大。
网络又与其他连载小说的媒介不同,它的即时性,能够让读者在瞬间得到满足,而不用像报纸或者杂志那样等上一周或者一个月。在不断的快速更新的刺激下,读者对于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小说每天都有更新,已经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放在今天,这些东西看上去理所当然。而几乎从一开始,刘炜就无师自通地把握住了这个命脉。
刘炜自称并不看重稳定更新。他以“自己喜欢写书,一天不写就觉得难受”为由解释自己每天写一万字的动机。但他潜意识里也一定懂得这个道理。回顾为什么会开始写网络小说,他说:“大家都是比如说一个星期更新一章或者半个月一章。有些好看的书,他半年给你更新一章,速度很慢。然后好多书,作者就是写到一半,他就失踪了,他就不给你写下去了。”刘炜回忆,“后来越看越窝火,然后自己也开始写。”
每天早上,刘炜会在看完新闻以后开始写作。两个多小时,刘炜就能完成 6000 到 8000 字。下午会先看看书,然后继续写作,完成另外一到两个章节。除了春节会请七天的假停止更新以外,基本上每天会以平均一万字、三个章节的速度发布小说。
如果问他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刘炜会说:“我的脑筋的思维比较快,而且我打字的速度也蛮快的。”
如果问创作灵感,刘炜会说:“在我的心里面,那些人反正就是活的……所以我只要把他们的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就可以了,感觉我就不需要去构思情节。”
如果问写作意义,刘炜会说:“反正就是说读者看了我们的书以后,因为我们书里面的人物的经历,笑了、哭了、怒了、咆哮了,这就是价值所在。不管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不管是严肃文学还是商业小说,文字其实就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也没办法用重量、用体积、用长宽高来评定它的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就在于读者的欢迎程度,能够让读者欢迎的就是有价值的。”
哇哦。
刘炜的《光明纪元》曾有被改编为网游的计划,这本书的长度达到 670 万字
2002 年,刘炜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开始在长沙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理工科宅男弄不清公司里的人情世故,得罪了人,最后被人举报上班时间玩游戏,不得不离职。回想起来,刘炜还是一头雾水。“那时候我用的电脑是全公司最差的,其实根本就跑不动游戏,反正就莫名其妙得罪人了。”
离开公司以后,刘炜跑到了武汉和同学住在一块,也没有着急去找新的工作,就在网上追着看网络小说。到最后,刘炜实在等不及当时那些作者龟速的更新,于是就自己开始写起了小说。
刘炜发现,写小说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在写第一部作品的时候,关于一名骑士的西方玄幻小说《林克》,他就能达到 20 分钟两三千字的水平。
“在我的心里面,那些人反正就是活的……所以他们在某种情况下应该说什么、应该做什么、对它们、对后面的那些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都已经是一种类似于天命注定的一种概念,所以我只要把他们的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就可以了,感觉我就不需要去构思情节。”刘炜说。
《林克》最后没有写完。在刘炜写作的幻剑书盟网站上,他遭到了作者的围攻,“就是不断地跑过来在我的那个书评区骂人,然后不断的各种吵闹,各种指责。”刘炜回忆,“你的人物、一句话、措辞用句、人物、情节、世界观都在那里说,然后我在那里一个人没办法跟他这么多人在那里吵闹。”
“你不就是要指责我吗?那我就干脆写一点让你们不痛快的东西出来。”作为回击,刘炜写出了他的成名作《我就是流氓》。
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一个流氓。《我就是流氓》开篇写道:“虽然背后有人说我们是‘黑社会’,是‘流氓’,我是不在乎的,每个月还有 600 来块的固定薪水,比一般小市民强多了。”而全书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流氓如何从黑社会底层晋升到高层的故事。
如刘炜所愿,《我就是流氓》引起了更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全书过于黑暗,充满戾气,价值观错误。虽然刘炜辩解称:“三观方面,我的书友都觉得蛮好。”但最终,幻剑书盟下架了这本书,刘炜也因此转投起点中文网。
《我就是流氓》却让刘炜火了。一方面,它迎合了网络时代的特性,网民更愿意在虚拟空间的掩护下,发泄平时由于社会规则而被压抑下来的愤怒。另一方面,就像武侠满足了读者对于劫富济贫、心怀天下的幻想一样,《我就是流氓》的情节——一个小人物拥有奇遇,成为了大英雄——也同样让人们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愿望的前提下,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刘炜后来转投起点,并在起点上完成了《林克》后续的更新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我就是流氓》是一部很短的网络小说,30 多万字就匆匆完结。但很快刘炜推出了续作《我是流氓之风云再起》,这一次一下子写到了 69 万字。到了后来,《我就是流氓》与其续集《流氓之风云再起》、《流花剑录卷》、《龙战星野》并称流氓四部曲,其中《龙战星野》更是长达 185 万字。
很快,刘炜就因为更新稳定、小说质量有保障而受到欢迎。2004 年,刘炜开始连载《升龙道》,其主角易尘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满足了读者们看爽文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得了大量的读者。在当时,《升龙道》甚至赢得了“升龙一出,莫与争锋”的称号。
刘炜的收入也因此开始暴涨。在起点写作一年多的时间,刘炜的年收入就超过了百万元。他也是起点上第一个达到这个数字的网络作家。到 2012 年到 2014 年,根据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的统计,刘炜的年收入连续三年超过 1000 万。
作为早期网络文学中最成功的作者,刘炜也成为了网站之间竞争的一个筹码。2006 年,一批原起点的编辑脱离起点成立新网站 17K 小说网。“那时候是玩得好的编辑,他们要跳槽跑路,然后说我过去给他们两本书。”刘炜回忆。
刘炜也同样为 17K 拉到了一批早期用户。当年 7 月,《升龙道》的续作《逆龙道》在 17K 发布。发布当天,刘炜以每小时一章的速度更新,总计接近 10 万字。当年追着《升龙道》的读者有很大一部分成为了 17K 的用户。而凭借着刘炜及其他作者,17K 也迅速在这个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还完了两本书以后”,刘炜再次回到了起点中文网。17K 在经历了初始的一阵热闹之后,也终究没有能够成功挑战起点的领先地位。根据《2010 年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起点的最高 PV 超过 3 亿,而 17K 的最高 PV 则是超过 5000 万。
随着刘炜能够拿到的稿酬越来越多,他的生活也渐渐开始稳定下来。
在写作《我就是流氓》之后,刘炜曾一度迫于家里的压力,前往郑州继续工作。但现在,刘炜不需要再去应付公司里那些让他怎么也弄不明白的人际关系了。
除了写作,刘炜的另一个爱好是读书。他读的比较多的,首先当然是网络文学,“除了灵异类、还有同性小说不读以外,基本上都看,每天差不多能看掉一两百万字。”
他偏好阅读经典名著,因为这样不会出错。他上个月又重新买了几本类似于《巴黎圣母院》这样的书放在床头,每天翻几段。“因为买名著的话,起码说不会买到那一种读了没什么用的东西吧。”
刘炜从书中汲取灵感。“看别人的书,就是说形成了一种资料库。”刘炜说,“其实在我的书里面,可以说把他们的当中很多人的性格碎片加进去。”
在很多读者眼中,刘炜的小说已经停滞不前。主人公的性格千篇一律,故事的套路大同小异。不少人都把刘炜于 2008 年创作的《巫颂》封为他的最佳作品,此后的都无法将其超越。
刘炜的《巫颂》
刘炜遭遇的质疑,事实上也是超长篇连载的网络小说整体遭遇的质疑,尤以大行其道的小白文为甚。小白文中的主角所经历的故事就是打怪升级,换地图,继续打怪升级。他们只能满足读者感官上的刺激,像是没有营养的快餐。“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梦入神机”、“辰东”被并称为“中原五白”——算不上是褒义词。
随着网络小说越写越长,不必要的对话、过于详细的环境描写、重复交代小说的背景设定等开始充斥于网络小说当中,其情节也变得拖沓,甚至是“注水”。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阅文集团总经理杨晨解释了许多创作的套路——如何美化反派以提高作品逼格、越阶杀敌的基本规则、金手指的设定原则、如何在不灌水的前提下把书写长。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文学行业里,刘炜所面对的环境已经没有他刚刚成名时那么简单了。就作品本身而言,当下的网络小说发展出了越来越丰富的子类型,包括灵异、历史、军事、网游等等,而不仅局限于早期的东方或者西方玄幻。而“猫腻”、“烽火戏诸侯”、“月关”这样以华丽的文风,以及更具深度的剧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口味变得刁钻的读者的欢迎。
就连刘炜擅长的主角逆袭的玄幻小说,也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就在刘炜前往 17K 的两三年时间里,起点不遗余力地再造了“唐家三少”张威。尽管两人都以更新稳定而出名,但在起点的强势扶植下,张威的声势已经远远超过了刘炜。
张威在接受《GQ》的采访时说:“我最主要的读者,一直都是 8 岁到 22 岁这群人,最关键的是要抓住他们。”
在许多作家纷纷开始成立公司,并将自己的作品以 IP 来运营的时候,刘炜并没有掺和这其中的工作。他将自己的作品交由起点来运营,只是偶尔会在相关负责人的引导下,签几份授权合同。
错过 IP 运营看上去让刘炜少挣了不少钱。“血红”上一次进入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还是 2014 年的事情。2017 年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上,“中原五白”位列前十。
网络小说看似没有门槛。网络空间的富余程度也不至于让编辑不得不毙掉大部分的作品。一时间大量小说涌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网络小说整体的名声并不算太好。
对于自己作品的价值,刘炜倒是表现得很谦虚。他觉得自己写的每一本都差不多,没有特别好的。他说他感谢网络文学,“没有网络文学的话,我就每天朝九晚五,正儿八经上班。那份工作你喜欢不喜欢,反正你都要干下去,但是有了网络文学呢,我写书就是我喜欢的东西。我可以每天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