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三种即将「爆发」的消费

三种即将「爆发」的消费

上周把我戴了两年半的牙套拆了,

随便聊聊牙科这事。

1、

从我带牙套到拆,

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

七七八八总共花了不到3万人民币(陶瓷矫正,坐标:广州,广东省口腔医院)。

都说牙医赚钱,

是的,牙科的毛利高达50%,

如果有足够的业务量,这是个现金流不断的行业。

比如我的医生,几乎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

而且,类似牙科这种行业,对单个医生的依赖性非常大,比如在某一个医生那里看了病,可能这一家人都认准了这个医生。

所以,很多医生做出了知名度之后,就自己开诊所,或者多点执业了。

但实际上,开诊所的投入并不低,牙科的器械都非常贵,

一把牙椅几万甚至几十万,这些费用,其实到头来,都是由患者来承担。

所以,为了压缩成本,一些小诊所的体验并不算太好,鱼龙混杂。

作为高现金流,高毛利,相对低风险的医疗行业,自然也被资本盯上了。

他们开始整合医疗资源,并购小诊所,统一品牌,做标准化管理。

比如,联想集团,在2014年,用10亿人民币,控股了拜博口腔,

比如,王思聪的普思资本,在2014年,投资了瑞尔齿科。

虽然看联想财报,拜博目前还是亏损的,但整体处在前期铺规模,跑马圈地的砸钱阶段。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茄子口腔云)

营收增长明显,业务扩张迅速,亏损也迅速扩大。

和这几年保险行业的爆发一样,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对牙齿健康、牙齿美观会越来越重视,

牙科的相关产业,会在未来呈爆发式增长,潜力巨大。

BTW,除了牙科,

医美也是未来的一个巨大的增长点,

虽然,社会普遍对整容还是有一些偏见,但总体,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像割双眼皮这样的小手术,或者打玻尿酸这样简单的医美操作,也都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行业整体是供不应求,好医生“一票难求”。

我这段时间想着要不要去割双眼皮,

光挂医生号,都约了很久,还在等待ing,

医生手术的排期,更已经排到了明年这个时候。

医美行业的毛利润,甚至比牙科还高。

且市场混乱,价格不透明,空间很大。

2、

还有另一个消费升级,在养老领域。

老龄化不只是说说而已的问题了。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

我们需要独自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养老问题,

现在想想,都觉得压力山大。

所以,好的养老服务机构一定必不可少。

最近和香港太平人寿的朋友聊了聊,

她告诉我,太平人寿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打造养老社区,比如这样的⤵

未来,这一定是个趋势。

除了太平,泰康、国寿、合众人寿……也都在布局这个事。

产品端也在依托养老社区做销售,比如,买某类保险,老的时候可以入住养老社区。

为什么都是保险公司来做这个事呢?

养老社区这个事,虽然看上去,是刚需,是个服务“夕阳”的“朝阳产业”,

但投入太大,动辄十亿,百亿,

2015年的数据,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共有9家保险公司已投资或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12亿元。

如果截止到最新日期,投入的金额已达到上千亿元。

(数据来源:《投资者报》,2016年10月17日)

且可能未来十年,都不一定能看到收益。

目前来说,还没有跑出一个很有效的盈利模式。

所以,一般的小企业根本没法做,

只有像保险公司这样资金量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承受长时间的亏损。

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涉足,也是在抢赛道,在未来的竞争中卡位。

相比于加盟店,或者合作的方式,保险公司自己来做这件事,可控性更高,未来的隐患也更小。

关于“合作”还是“直营”这件事,

拿最近平安保险意外险的事故举个例子:

网友“奶粉真好吃”在微博中声称,其父母亲于5月9日在伊朗旅游时遭遇车祸,母亲去世,父亲重伤。

她本人在获悉事故消息后于9号中午向平安保险申请紧急救援,但始终没有收到平安的短信指导,并且平安指定救援机构“欧乐救援”也没有及时和她接洽。

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平安的境外医疗是外包给欧乐救援。

保险公司、投保人、救援公司三方,沟通不顺畅,导致救助不力。

顺便歪个楼,

意外险,我个人更看重保额和紧急救援功能,

在这二者的基础上,航班延误、行李延误这些是锦上添花。

但像以上事故中,平安那款保险,保额应该足够,也有紧急救援功能,但由于外包的服务,导致延误救援。

所以,更推荐美亚或者安联的旅行意外险,

因为他们旗下有自己的紧急救援公司——

Travel Guard(美亚)和Allianz Worldwide Partners(安联),

反馈的速度,会比第三方公司快很多。

3、

说回养老社区。

除了保险公司,还有谁在做这事?

和保险公司一样财大气粗的房地产企业。

这几天我在广州,作为恒大(曾经的)大本营,我发现有挺多“恒大健康”的门店⤵

万科、绿城、保利、碧桂园……也都在开发养老社区。

前面提到,虽然这些社区,现阶段都还不盈利,

但结合着“养老社区”这个概念,对于产品的销售也是多有帮助的。

比如,卖房子。

买了某品牌的房子,未来就可以享受配套的养老服务,或者直接购买该品牌的养老地产……

由于涉及到民生问题,养老社区在拿地、贷款、税收等政策上,政府也有一定倾斜。

甚至,房地产企业也在和保险公司合作 or 和自家旗下的保险公司,共同开发养老社区,未来还可以推出金融产品。

一举多得。

来源;海马小姐 WeChat ID:ladyhaima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608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