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伯庸
2018年对我来说,是相对懒散的一年。本业小说没写几篇,关于阅读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在新世相开了一个读书栏目,聊了二十几本冷门书;参加了一档叫做《神奇图书馆在哪里》的搜狐综艺;零零碎碎参加了各种阅读节活动、讲座、朗读会,担任了几个阅读大使、领读人之类的活动,至于随手推书荐书评书,更是无算。一年下来,我觉得自己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了油墨清香。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活动,我注意到,一直在有人感慨现代人不爱读书;一直在有人吐槽这个碎片化、浅阅读的浮躁时代;一直在有人痛心于赫胥黎“娱乐至死”预言的实现。我对这些论断原本笃信不疑,可整整一年的“阅读”活动做下来,我却越发感到疑惑。
真的是这样吗?
没有什么数据支持,就是我一个感觉——或者说错觉吧——所谓的“全民阅读”,只是一个想象中的经典图景,就好像《布达佩斯饭店》里那个从来不曾存在的老欧洲一样。我们一直以为,现在的诱惑太多,导致太多人无法沉下心来。但仔细想想,现在不爱读书的人,其实搁到原来他也不读;现在只爱浮光掠影的人,放到过去他也懒得精读大部头;那些沉迷于各种娱乐的人,穿回古代,照样打麻将斗蟋蟀玩得不亦乐乎。
无论哪个时代,热爱阅读的人总有一个固定比例,就那么一撮儿。如果我们摒弃感慨,认真观察,会发现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阅读的人其实是越来越多,而且其广度与深度远比从前读书人可比。举个例子,我当年读凡尔纳的《神秘岛》,除了几条有限的译者注释之外,别无凭恃,很多细节似懂非懂,多年之后才能明白。去年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一个前同事的孩子,人家一边开着搜索引擎一边读,起手就先了解了一番南北战争背景,然后随着剧情推进,又学了土法测量经纬度、冶铁砌炉的原理、印第安人树皮船的制法、据说还动过心思自制硝化甘油,幸亏被及时喝止……总之吧,举凡历史背景、技术原理、博物分类、地质地貌、天文定位,他在阅读《神秘岛》的同时,利用网络查了一个通透。我听他讲读后感,心中一阵惭愧紧似一阵。
所以说“现代人都不读书”这个感慨,更像是老一代人对新时代的固有偏见。这事总在发生。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八零后嘲笑过九零后没文化,七零后给我们八零后起外号叫小皇帝,六零后叫七零后垮掉的一代,五零后嫌年轻人没吃过苦,建国前的老人鄙视建国后的孩子没打过仗。民国的九斤老太说一代不如一代,前清的大师总是感慨“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宋明理学觉得现在人心太坏,学多不彰,还是上古朴实;而七十二位贤人团坐在高高的束修堆上,听孔子讲三代与周代那一去不回的美好时光…合着时代一直在退步,社会一直在堕落——怎么可能嘛。
大可不必代表这个时代妄自菲薄,更不必为下一个世代杞人忧天。《侏罗纪公园》里有句台词:“生命总会找到它自己的出路。” 其实阅读也一样。
好了,废话少说。2018我的阅读书单,我从这一年读过的书里挑出十本值得分享的,略做点评。书籍依然有新有旧,并非只是在2018年出版。不过今年和往年不同,我会加一点与这些书籍相遇的情景,因为缘分这种东西真是太奇妙了,不能不成为阅读的一部分。
1《宋案重审》
我有一次去天津签售,签售完坐火车回北京,结果在候车室里的小书店发现了这本书。我完全没想到,火车站这种地方,居然还卖这么专业的史学书籍。它孤零零地斜倚在书架角落,大概过往乘客们连拿出来翻开的兴趣都没有——因为实在是太厚了,完全不适合旅途携带。
我买下它之后,在回北京的火车上看了一路,到家以后也没放下,几乎是一口气看完,因为实在是太好看了,
我特别喜欢“一书写一事”的写法,专注于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用一本书的篇幅写透写实,往往比全景式的概括更留下深刻印象。这本《宋案重审》,可谓深得这种写法的精髓。
严格来说,它是一篇超长的学术论文,主要在围绕着民国最著名的一次悬案——宋教仁刺杀案——进行考证。刺杀宋教仁的直接凶手,这个已有定论,但其幕后真正的主使者到底是谁,却一直众说纷纭。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过去一百年关于此案的研究是失败的,一是方法论有问题,只局限于刺宋本身而忽略前因演变;二是史料掌握不够充分,以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这两个缺点,是这本书的重要突破口。
《宋案重审》的书封宣称:“这本书宣称90%的材料都是前人所未用过的”,我本以为是书商惯用的夸张手法,但读完之后发现不算夸张。作者真的是冥讨穷搜,举凡官方档案、时政报纸、私人笔记、演讲材料等等,把能搜罗到的资料挖掘一空。而面对这么多的资料,作者的处理方式也极严谨而有条理,每引一条必先论证此条可信度如何。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当时刺杀案发生后,租界警方在应桂馨宅里搜出一批往来电报-——这是相当重要的核心材料——但作者没着急使用,而是先详细考察了这批文件在租界的存放状况、移交过程和经手,细致到文件柜钥匙由谁持有,移交时每份文件如何编号等等,连巡捕房把文件放在哪派了几个印度兵值夜看守,巨细靡遗。等到作者确认这批文件并无篡改丢失之情,才开始深入论证文件本身。
史学价值如何,我一个外行人不好下判断。但它的阅读体验极好,前后五百多页,页页干货,扎实厚重,如同读一本政治推理悬疑小说。抽丝剥茧,披沙拣金,从无数细节攻入,一点点汇聚成最终结论。宋案前后的种种诡谲人心、政坛算计,就这么一点点地还原出来,极过瘾。
至于真正的凶手是谁,我就不剧透了。
2《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这本书我是在社科院的书店里买到的,就在建国门旁边。那是一个好地方,经常会发现一些冷门而奇怪的书籍,我没事就过去逛一圈。曾经在那里找到过一本《古代小说续书序跋释论》,把明清名著续书的序跋合在一起做比较;还看到过一本《古代小说中异类姻缘故事的文化阐释》,研究中国古代传说里那些和人类结婚的妖怪种类……总之有些研究角度很刁钻,你都想象不到。
这本书是一个荷兰汉学家写的。作为一个写小说的,我一看题目就买了,读完大概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吧。
它可以视为《叫魂》的一个延伸版,不过作者把重点放在了故事型式和传播模式两个角度,试图解析中国历史上的典型性神怪谣言:比如麻胡、虎外婆、樟柳神、旱魃、黑眚、妖妇、邪帝等一系列在各地造成过大影响和恐慌的民间传说。作者发现,这些传说呈现出一种相似的模式,每一个故事的核心都是某种危险生物,它对于个人性命、家族与社群延续造成直接威胁。关于它的事迹传播极为迅速,当达到一个峰值时,人类会倾向于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社会上的边缘人,把他们当成替罪羊或责任人。如果你觉得《叫魂》好看的话,那么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个更宽泛的素材。
不过对我来说,全书最有意思的部分不是学术性的解析,而是作者各处搜罗来的民间传说,很多我都没听过。这些传说或诡谲,或恐怖,或神秘,都是写作用的好素材。而且在作者独特的视角之下,这些彼此毫无关联的不同时代的故事,居然能隐隐用一条社会学脉络贯穿起来。
比如说里面有一个专题,关于“黑眚”的研究。黑眚是屡屡见诸明清史料的一种谣言中的怪物,是对具有犬狸形状、浑身散发着黑气、会飞行、会入户变为伤人野兽的怪物的统称。最早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时代的帽妖,到了徽宗朝,它在方腊被押到汴梁时再一次出现袭击人类,被传为方腊党羽所化。这种怪物在1476年和1537年两次在京城引发了集体恐慌,惊动了内阁与皇帝。嘉靖甚至请出邵元节施法驱逐,但似乎没效果。接下来迅速扩散到整个中国,尤其到了清代,各地都有文人心惊胆战地留下或长或短的记录——它的真实性和学术价值姑且不论,但作为一个文学题材可真是太帅了。
3《鳄鱼街》
久闻布鲁诺舒尔茨的大名,可惜一直没机会沉下心来阅读。有一次长途旅行前,我在手机里打开阅读软件,想准备点旅途读物,随手下了一本《伟大的50篇短篇小说》。开篇就是舒尔茨的两个短篇:《鸟》和《父亲的最后逃亡》——余华曾经说《鸟》是影响他的十部作品之一。
两篇都不长,很快就读完了。我关掉手机,呆了一会,又回过头去重读了一遍,感觉到一阵幸运,幸亏我这么晚才读到它们。设若我年轻个五岁十岁时初读,大概是很难以体会其中妙处,会把它束之高阁,就此忘却。
这两篇都有点卡夫卡的味道,通过荒诞的异化来描绘现实。只不过卡夫卡更多是向外延展,而舒尔茨是往内在深挖。两篇小说里都有一个核心角色“父亲”,《鸟》里的父亲无心世俗,专注于在阁楼养鸟,就在他即将异化成一只真正会飞翔的鸟时,却被阻止;《父亲的最后逃亡》说的是父亲死后,变成一只螯虾回到家庭,却遭到了家人的厌恶与冷漠。
可以看得出来,两篇描述的都是“父亲”的焦虑、渴望、挣扎与疏离孤独。舒尔茨天才般地将这种心理状态具象成了两个极其荒诞的变化,像秋风中的一截燃烧殆尽的线香,朽灰仍保持着挺拔状,风一吹,便形体垮散,慢慢消散而去。这种无以抗拒的苦闷和遗忘,被舒尔茨写成了诗。他的诗实在是太美了,就像一团舒展的雾气,你无法去分析每一个单独的句子,却总能轻易陷入到那种铅灰色的氛围里去。
虽说这两篇杰作所表现出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狭隘的年龄分类,但我觉得身处中年——尤其是身处中年危机的人,有时间一定要读一读这两篇,那种字里行间凝结出来的情绪,你们一定比别人更敏锐的感触。
布鲁诺·舒尔茨是个波兰籍犹太作家,生前是个中学老师,虽然也写东西,但在文坛籍籍无名。他50岁那年,被纳粹枪杀于街头,死后才逐渐为人所知。他的作品不多,都统一收录在2010年出版的《鳄鱼街》里。每一篇都值得一读。
4《书法没有秘密》
我在重庆逛一个独立书店时,走过一面接天连地的大书架。上面的书都是侧摆,只能露出书脊。在这种摆放之下,封面和腰封丧失了全部优势,只能靠书名来赌一赌读者的兴趣,。
我一眼就注意到了这本书。它太醒目了,不是因为书名,而是因为装帧。它的封面与封底边缘都是米黄色,而书脊却是黑色的,那种墨拓式的黑,深浅不一,其上还隐有运笔痕迹。我把它抽出来,发现里面每一页的边缘,都是如此风格。远远看去,还以为是某本碑帖。
以装帧而论,算得上是我18年见过最具匠心的一本。
书的内容,比装帧更棒。
我一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但自己写字特别丑,因此唯独对书法这一项运动敬而远之。不过这本讲书法的书,我只读了一个开头,便被吸引住了。
作者在序言里开宗明义,明确表示要放下学术身架,写一本普通人愿意看、看得懂的书。这本书其实是2012年出版过的,作者觉得架子还是端得有点高,于是在2017年又改订了一版。而书中具体的内容,如作者所言,“它本不是为依样画瓢、雕虫刻符而作的,分崩离析的笔法要诀,复杂琐碎的写字技术在这里不是重点。”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本教人写字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导人审美的建构之书。它就像一位大师带着你走近博物馆,在展品长廊里徐步缓行,娓娓道来,把历朝书法作品作为一条完整的理念源流,再将历代大家置身其中,于是师承何处,突破在哪,何以为大众所推崇,一时间分剖得清清楚楚。愚钝笔劣如我,也能略微感应到一点书法之美。
苏轼评文有过一段话:“凡文字,少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意思是到了一定境界,文字虽然复归质朴,却能让人感受到后面那股沛然的底蕴。这本书的文笔,与这个境界庶几近之。作者的笔法很简单,没有那么多云山雾罩的形容词,有一说一,近乎白话。但言谈之间,掌故信手拈来,自身又有深厚阅历,谈完古人,又能讲一段自己亲身经历,让人读之觉得说一藏十,力透纸背。
比笔法更难得的,是作者的通透态度,比如他谈及什么是书法时,说有个教授很绝望地说日本是书道,中国是书法,传承比人低了一筹。作者的态度却很淡然:“日本对书法怀有敬意,值得我们尊重。但不必认为日本把书法叫书道,就觉得高不可攀。书法在中国虽不称道,但在锤炼笔墨技巧和追求精神境界两方面从不偏废……书法的道是书法自身的规律,这个道,不管你是否口称它,只要你追求书法的法,就会得到书法的道。”
同时作者也对古人保持一个清醒态度。比如在《笔法与结构》一章里,他谈到钟繇想学蔡邕的笔法,可韦涎却不肯给他看真迹。等到韦涎死后,钟繇盗墓把蔡邕的字偷出来,才得其精髓。他有一个弟子宋翼,总写不好字。后来钟繇死后,宋翼从老师的墓里盗出《笔势论》,书法水平才突飞猛进——作者觉得这是瞎扯淡,不符合教育规律。老师手把手都教不会,自己偷个帖子就弄明白了?然后借此说起学书法该如何起手,句句平实,皆是干货。
现在给普通人看的文化书很多,或戏谑如段子,或严肃如教科书。这本书的分寸掌握得极好,读之如饮醇酒。如果说2018年我只能推荐一本书的话,那就是这本无疑了。
5《南方高速》
说来惭愧,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书腰的宣传语。我一向讨厌书腰,更不屑那些“名人联袂推荐”,但当我看到《南方高速》的腰封上那一排马尔克斯、聂鲁达、萨拉马戈、略萨、莫言推荐,还是忍不住好奇掏钱买了。营销术的操控人心真是太可怕了。
不过这一次,书商确实没骗人,这是一个值回票价的短篇集。
科塔萨尔的写法,与其说是小说,更接近一个伸缩自如的镜头,它可以像望远镜一样远望圣路易岛上一男一女的亲热,也可以像显微镜一样,细致入微地观察一只白蝴蝶落在堵在南方高速路上一辆“王妃”的挡风玻璃上。这本书的阅读方法,其实在第一篇《魔鬼涎》里已经揭示出来了,你只要跟着主角摄影师的视线,无限深入到琐碎的生活细节里去,就会像蚁人坍缩到微观世界一样,见到许多日常想象不到的奇景。不用情节,不靠文笔,甚至连情绪都不屑调动,只靠“视角”的调度就能有如此精妙的效果,实在令人敬佩激赏。
在招牌菜《南方高速》里,这个特点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通篇没有情节,没有对话,只有一个超长的镜头,对于身处大堵车中的众生态不停地做特写、全景、运动式运镜,直至堵车解除。就我的感觉而言,科塔萨尔甚至放弃了表达本身,专心于试探文字所能描摹的极限。
如果有兴趣的人,我建议先看《魔鬼涎》摸摸作者路数,再看《南方高速》、《正午的海岛》与《万火归一》几个短篇,不长,你如果觉得能适应,再看其他的不迟。科塔萨尔的短篇不是每一个都那么平易近人。比如同书收录的《克罗诺皮奥和法玛的故事》系列,我就有点不明觉厉。
顺便说一句。书腰上印了一段聂鲁达的评价,特别狠:“任何不读科塔萨尔的人命运都已注定……他们会在无声中变得阴郁、愈渐苍白,而且还非常可能一点点掉光所有的头发。”
我读还不行吗?
6《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这本书于我,是个美丽的误会。
我平时也看博物类的书,但很少主动去找。就在十一月份,我偶尔踏进一家成都的小书店,习惯性地蹲下来看最底下一排书架。一般来说,店主会把特别冷门的书搁在这里,准备退货之用,但偶尔里面会挖掘到一些好东西。我扫了一圈,看到一本《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以为是谍战呢,高高兴兴抽了出来,结果发现是讲园艺的,更准确地说,是讲蚯蚓的。
我有个偏执,既然抽出书来了,说明缘分到了,无论如何得翻阅一下。于是我勉为其难地打开这本书,捏着鼻子打算试读几页。没想到一读就沉浸下去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艾米·斯图尔特,著名自然文学作家。这本书是她以自己家花园为实践舞台,来讲述真正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她从达尔文的蚯蚓研究开始,视角逐渐缩小到自家花园,把蚯蚓对自然的影响放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园子里,没有堆砌术语,没有附赠表格,全都是个人的观察体验。读起来特别舒服流畅,再加上她时不时还蹦出一些园艺家特有的幽默,像是一个热爱园艺的邻居隔着篱笆跟你聊天似的。看完以后,我都要爱上蚯蚓了,浑然忘记自己还蹲着呢……
赶紧起身,腿麻到不行,一瘸一拐地走到收银台,把这本与作者的其他几本都一并买了,囤到明年慢慢看。
7《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帕慕克大概是目前还在世的文学大师里,我最喜欢的前三之内。当年读《我的名字是红》的震撼,至今仍旧记忆清晰,没想到小说还能写成这样。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这本书很有意思,它几乎可以视为帕慕克之前很多作品的合集,里面有像《雪》一样涉及大量世俗、信仰与政治纷争;有《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对这座城市近乎痴迷的细节描写;而主角麦夫鲁特,简直就像是从《纯真博物馆》里走出来的一样。
这是一部从1968年绵延至2012年的史诗,与其说帕慕克写的是主角麦夫鲁特,倒不如说是借着这个略带天真气质的角色眼中,叙说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变化。我们在里面能看到无处不在的阿塔图尔克如何塑造现代土耳其,看到西方电影院与中东文化的冲突,看到贫民窟杜特泰佩与库尔泰佩的都市化变迁,看到风起云涌的左派斗争与军事政变,看到库尔德人在主流人群中的挣扎与拼搏,看到大街小巷卖钵扎的小贩和鹰嘴豆饭……这简直是一部伊斯坦布尔生活的漫长纪录片。
写作是一件特别诚实的事,帕慕克毫不克制地把自己对伊斯坦布尔的记忆与爱倾注其中,并感染到所有的读者。即使你无法捉摸到这本小说飘忽的时间线和叙事技巧,也能体会到作者对这座古老都市像细密画师一样细致入微的描写。尤其当帕幕克叠加上时间的维度之后,伊斯坦布尔变成了一条高速流动的大河,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流淌。麦夫鲁特和他的家庭、朋友们就像是河中大大小小的礁石,被时代冲刷着,慢慢磨去棱角,改变模样。
书中快到结尾时,有这么一段话:
“麦夫鲁特已经在伊斯坦布尔生活了四十三年。在头三十年里,他感觉在城市里读过的每一年,都让自己跟这里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在最近几年里,他觉得随着时间流逝,自己反而对伊斯坦布尔越来越陌生了。难道是因为洪水猛兽般涌入城市的上百万新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数新房子、高楼和购物中心吗?麦夫鲁特看到,1969年他刚来城市那会儿盖的房子,不仅是一夜屋,塔克西姆和希什利哪里四十多年的老公寓楼也全拆除了。在那些老楼里生活的人们,仿佛用完了他们在城里的期限。当那些老人和他们建造的楼房一起消逝时,新来的人便住进在那里盖起的更高、更恐怖的混凝土楼房。麦夫鲁特越看这些三四十层的新楼,就越觉得自己跟这些新人口格格不入。”
在完全变了模样的都市里,麦夫鲁特像年少时一样,扛起钵扎挑子,继续走街串巷。斗转星移,白云苍狗,当你读完全文之后,才能理解这个画面带给人的颤栗与感动。而中国读者读出的感慨,又何止限于伊斯坦布尔啊。
8《乾隆皇帝的荷包》
这是今年我读得最艰苦的一本书。
如果我读的不是电子版,而是实体,恐怕早放弃了。不是书不好,是它太硬核了。
作者赖惠敏是一个台湾学者,她花了二十几年时间,从浩如烟海的清宫档案以及各地田野调查里,梳理出乾隆一朝的内务府财政结构,怎么收钱以及怎么花钱的——故名“乾隆皇帝的荷包”。里面充斥着大量枯燥的银钱统计、经济史料和金融分析,是标准的学术性书籍,完全不考虑阅读趣味。
我有意想突破一下自己的阅读舒适区,才选了这么一本书咬着牙读下去。但坚持读完这本书,是很有收获的。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枚清晰可见的透镜,从内务府的财政运作中,可以管窥乾隆一朝的统治奥妙。诏书可以粉饰,史料可以篡改,但数字可不会骗人。银钱的流动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涟漪,它提示着潜藏于水面下的庞然大物。一个政权的深层次矛盾,往往就暴露在这些账簿之内。
这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内务府的收入项,包括皇庄、税关、生息当铺、盐税报效、罚俸、查抄家产等;第二部分是内务府的支出项,尤其是重点讨论了乾隆利用宗教来笼络蒙古王公的种种手段。前后这么一比较,我们会发现,乾隆皇帝很善于利用内帑,在不增加田赋的基础上敛聚财富,并用于稳定蒙藏的宗教活动上。一方面,这对于边疆地区有正面意义;另外一方面,乾隆与内务府的种种敛财手段,对后世也造成了深远影响,如发商生息、报效捐输那一套规矩对商业活动的破坏、议罪制度与查抄对吏治的影响等等——用书中的话说就是:“乾隆朝的皇室财政正好可以印证诺斯的理论,统治者的财产所有权结构,与促进经济成长的有效率之间,存在着冲突。”
这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王朝体制,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角度。
9《秦汉社会民生信仰研究》
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是《以出土简帛文献为中心》。里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考古文献来还原秦汉老百姓的日常。同样购买于社科院书店。
历史小说最难描摹的,就是普通人的日常。每一个时代的老百姓,都有独特的生活方式。比如汉代的酒肆,木案上要摆着羊尊盛酒,羊通祥,以示祝福之意;唐代烧尾宴,桌中间要搁一道“素蒸音声部”,用面做成蓬莱仙人形状;明代京城过元宵节,男性要去各处城门摸钉子……等等等等。一个独特的细节露出来,即使读者并不知典,也能感受到那种浓郁的时代风味。
可惜的是,秦汉时代的传世文献本来就少,又被帝王将相霸占了大部分篇幅,谈及那时候的平民生活极罕见。这本书借助现代考古成果,从前人所未见的大量出土简帛里,还原出了当时百姓的信仰细节。
当时老百姓过日子很迷信,事事都要讲究什么是吉凶,什么算宜忌,什么日子拜什么神祇,有什么规矩。比如汉简里有一条:“孕妇头朝东者为贵,朝南者富,朝西者贫,朝北者不寿。” ——这是生孩子的迷信;再比如汉简日书里说有四个日子不宜出行,一是丁酉日,因为西王母就是这一天西去不回;二是壬戌日,因为鲧在这一天北去羽山,被祝融所杀;三是丙戌日,大禹在这一天南下会稽死在当地;四是庚子日,因为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在这一天东去不回。
这是多么生动的细节啊,只有那时的人才会这么过,后人杜撰都杜撰不出来。如果把这些细节丰富进小说,即使只是一个凡俗桥段,也会增添不一样的质感。想象一下,你现在要写一部秦代背景小说,里面有一个桥段,主角挚友意外去世,令他悲痛欲绝。一般的写法,会写主角伏尸大哭,没问题,但是太普通了。但如果你看了这本书,就会记得里面有一条秦简记载:秦代人认为人死后鬼魂会归来,生人要点燃莎芾或牡棘枋,握在手上以辟邪——于是你可以写主角伤心过度,手中一时没握住,莎芾悄然落地,在织皮上烫了一个洞。只有秦代,才会有这样的习俗,时代特色便凸显出来了。
这本书配合着王子今老师的《秦汉称谓研究》、《秦汉社会史论考》,写秦汉文足够了。
10《阿尔比恩的种子》
读这本书,无论是你的时间还是家里住房面积,都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它分成上下两册,有煌煌一千两百页之厚——我必须用中文数字来表达对这个长度的敬意——价格是一百五十八块四。
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价格,是因为我没买电子版,而是网购了一套实体。恰好在这之前,我送过朋友一套别的书,所以默认送货地址是他家,我也没检查寄送信息就下了单……结果我在家里枯等三日,正要愤怒地打电话去投诉,那位朋友一脸懵逼地问你又送我书了吗?我只好强忍泪水说是的,为了见证我们之间伟大的友谊,然后一边吐血一边又买了一套。
但所有的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是一部美国历史书,但并非那种标准的美国历史。它讲述的不是一段冗长的编年史,而是在探究一个问题:是什么塑造出了当今美国的国民性。当然,这是一个太过粗率的说法,美国幅员辽阔,每地民风差异很大,很难统而论之。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塑造出了美国不同地域的文化性格,它们的源头在哪?又是如何发展的?
如果是中国、欧洲或者中东这种地方,探讨这类话题的难度很大。太多信息已经湮灭在时光长河中,很难提取到足够多的信息去追根溯源。但美国不一样,它建国时间很短。又是从一个成熟文明圈移植而来,因此原初记录保留得相当丰富,这使得我们能像观察培育皿里的幼苗那样,看到一个国家的国民性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过程。
阿尔比恩是希腊神话里海皇波塞冬的儿子,也是希腊人对不列颠岛最古老的一个称呼。阿尔比恩的种子,顾名思义,说的是英国向新大陆输出殖民时带去的文化传承。
按照作者费雪的分类,阿尔比恩的种子,主要有四枚:清教徒、保王党、贵格会以及边民们。这是四个性格鲜明、风格迥异的殖民群体,它们的殖民模式、政治诉求、信仰三观以及社会规范都大相径庭。
清教徒大多来自于东英吉利,他们出于对宗教迫害的恐惧以及对建立圣经共和国的热切,来到了马萨诸塞。他们教育水平很高,信仰虔诚,坚持秩序;保王党则是一群在英国内战中失势的贵族,他们逃去了弗吉尼亚,还像在旧大陆一样热爱欢宴、跳舞与决斗,注重等级与身份;与世无争的贵格会盘踞于宾夕法尼亚,在那里营建他们所倡导的和平主义与宗教平等国度;而生活在英格兰与苏格兰边界的凶暴边民们,则移民到了阿巴拉契亚的群山之间,形成了一个个极度排外、热衷酗酒的小宗族。他们大多信仰苏格兰长老会,在脖子上缠有红布,被外界轻蔑地称为红脖子。(当然,这四枚种子只是一个粗糙的分类。)
这四个群体在美国开枝散叶,形成了四个比欧洲诸国文化差异还要大的文化圈,深刻地影响到了现代美国。《阿尔比恩的种子》深入地观察了这四个团体,从语言、建筑、家庭、婚姻、教育理念、宗教、继承制度和对自由的理解等二十几个维度,来比较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
更有趣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种子逐渐长成大树,枝叶彼此交错。不知不觉中,一抬头,发现这片树林已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美国模样。
这种写法听起来很枯燥,其实不然。作者文笔优美简练,而且引用了许多生活细节为佐证,可读性相当强。随着一个一个维度的讲解,生动的群像跃然纸上,感觉就像是在读设定集一样。你读完全书,对美国早期的东海岸殖民格局以及文化宜忌,便会了然于胸,纵然一下子穿越过去,至少能保住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