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8 日下午三点零八分,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和作家刘慈欣在北京进行了一个小时的对谈,气氛客气而友好,涉及议题宽泛。
现年 65 岁的詹姆斯·卡梅隆,在 2009 年执导的影片《阿凡达》上映之后,已有 10 年时间没有新电影问世。此次来华参加活动的主要宣传其参与编剧与监制的新片《阿丽塔:战斗天使》,这场对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谈中,工程师背景的刘慈欣数次提到了《2001 太空漫游》的作者、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的名字。“他的作品使我走上了科幻创作的道路,”刘慈欣说:“我对科幻最感兴趣的领域就是那些描写特别遥远的世界,描写我们只有想象力才能到达的未知世界的科幻小说,就像克拉克的作品中描写的那样。”
作为一名众所周知的科幻小说迷,卡梅隆在谈及科幻小说对自己的影响时则说:“科幻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与众不同。……我现在看这个世界,觉得其实我们在做很多科幻的试验,有很多在科幻小说当中出现的东西现在出现在了真实生活当中。很多科幻工作者的工作也是在尝试新的事物,推动科技向前发展。科技发展之后又能反过来改变生活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这就是一个有机的生态。”
科幻小说涉及的矛盾而又宏大话题也是吸引卡梅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卡梅隆表示技术“既可以让生活非常糟糕、摧毁现代世界,也可以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核战争的问题。很多科幻小说喜欢用这些议题,它充满诱惑,我们很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能做什么。”
在谈到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关系的时候,刘慈欣用了“恶魔”这个词来形容科幻电影对于目前自己写作的影响。“我是一个作家,要用全部的力量去写新的科幻小说。而且我最近想写一些和以前题材不太一样的科幻作品。我写的时候会尽最大的努力不去想(这)会不会变成电影,会不会很容易变成电影。因为现在写作的时候往往被这样一种恶魔式的念头缠着,很难摆脱,但是我还是试着摆脱,因为会带来限制。”
对于这一点,卡梅隆表示同意:“如果要探索人性,探索人类意识,或者探索人类未来文明,那就不要从商业的出发点出发,要纯粹一些。放任自己的笔触,看它能去往多远。作为编剧,而非小说作者,在这方面确实有些不同,过去四五十年的科幻影视的重要任务,是要把三四十年代,一些在科幻文学里已经很成熟的科幻理念,用电影的方式普及到大众。”
作为《流浪地球》小说的原作者,刘慈欣对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观众反应感到高兴,而对于中国未来科幻电影的正确发展方向,他认为应该是“多种风格的,各种各样的科幻电影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刘慈欣还谈到缺少科幻编剧是国内科幻电影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缺乏像美国那样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是现在中国科幻电影与美国科幻电影最大的差距。
在被刘慈欣问到“假如中国的科幻电影发展下去,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中国科幻电影?”的时候,卡梅隆回答说:“我觉得应该拍《三体》。”对此,刘慈欣表示:“从我的角度,我倒希望拍一些比较容易的,至少在视觉上、故事上比较容易一些的电影。拍《三体》,以我们目前的经验、能力来说,确实有一定困难。”
在对谈活动行将结束之前,《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上台向卡梅隆送了一幅自己手绘的阿丽塔在前、T800 在后的水墨画。T800 是《终结者》中的经典形象,由施瓦辛格扮演。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