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大概是实际业务都有各自的瓶颈和困境,腾讯和阿里在今年分别搞了一些有些相似的务虚活动,事后对应起来看看,其实很有意思。
腾讯是由一个负责GR的SVP牵头,以腾讯研究院的名义办会,主题是「如何用科技缓解数字化社会的阵痛」。
为此,腾讯摘了10个问题作为入场启示,她们分别是:
– 智能手机让我们更孤独,还是更幸福?
– 算法需不需要价值观?
– 信息流为何变成了信息「肥宅水」?
– 知识付费为何治愈不了知识焦虑?
– 互联网是否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开放和自由?
– 互联网为何拼命讨好年轻人,却抛弃老年人?
– 社交媒体让我们更团结,还是更分裂?
– 网络暴力:谁受害?谁作恶?
– 分享经济:真需求为何成了假分享?
– 互联网平台:英雄还是恶龙?
同年,阿里则由内部组织的学术性机构「罗汉堂」主导,在杭州开了一场闭门会议,最后给出一份简报,恰好也是提炼出了「关乎世界未来」的10个提问:
– 我们是应该先控制风险,还是先迎接数字技术?
– 数字技术会扩大鸿沟,还是会让世界变平?
– 数据是谁的?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 数字技术会让更多的人失业,还是会让工作时间更短?
– 谁是平台经济的受益者,是所有参与者,还是少数平台公司?
– 治理机制要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
– 金融服务在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会不会引发更多的风险?
– 数字时代,全球化会走回头路吗?
– 人工智能该不该有道德观?
– 大算力和大数据,一定会让我们离真相更近吗?
科技公司不约而同的开始在人文社科领域疯狂补课,这是一个全球而非局部的现象,所谓「步子迈得太大了,就容易扯着蛋」的道理,始终是话糙理不糙的。
从细微的差别来看,腾讯和阿里各自认为重要的问题,前者侧重于具体事件,每一条发问背后都能找到实际案例,有着所谓「接地气」的特点,而后者着力于抽象,紧贴宏观的政经课题,有意的制造出了高度。
另外的不同在于,腾讯那个活动是开放性质的,所以更加注重公共沟通(PR)的成果,议程遴选相当谨慎,据说像是「游戏产品的双刃剑」这类高票问题都被否了,不敢主动触碰自家公司的敏感地带,阿里那边的组织则是封闭起来的,拉了两百多个全球学者过去讨论,问题大多也是跨界的,最后只有通稿往外传播,不知道是不是在填补老板撮合国际事务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