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有一种放手,叫远离国产注水剧

有一种放手,叫远离国产注水剧

去年,有人在网上感慨,说当代年轻人的时间紧张,追个剧都要开二倍速。与这一状况吻合的大量年轻人纷纷对此表示认同。随着话题的逐渐发酵,另一种声音也出现了——年轻人确实很忙,但有的剧集剧情拖沓,角色说话太慢,支线情节外延过多,不开倍速根本追不动。

这样的声音在本月初网传广电总局要着手限制注水剧时,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支持广电总局的人占了大多数。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太多观众有过被“鸿篇巨制”支配的恐惧。

国产剧为何越拍越长?

根据网易数读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各项技术的精进,我国的电视剧不仅在总量上越来越多,在体量上也越拍越长。

整个八十年代,我国的电视剧基本都在20集以内,超过20集的屈指可数。为大家称道的86版西游记有25集,在当时已经算是个奇迹。

九十年代时,电视剧的长度逐渐逼近40集,到了2000年后,20至40集的剧集成为了荧屏主流。2005年前后,40集以上的长剧开始大面积增多。全长59集,豆瓣评分9.7,被人们称为国产剧巅峰的《走向共和》就诞生于此时。遗憾的是,后来的十几年内,国产电视剧沿袭了前人越拍越长的走势,却没有学会如何拍得更好。在动辄六七八九十集的剧集中,烂剧占了大多数,它们在浪费影视资源的同时,也掩盖了为数不多的优秀剧集的光芒,消磨掉了很多观众对国产剧的期待。现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将“国产剧”直接和“又臭又长”挂钩。

顶着影评网站上尴尬的得分,背负着成千上万网友们的调侃,奚落甚至是谩骂,怎么还有源源不断的长篇烂剧被生产出来?
因为有钱赚。

我国目前的电视剧市场是制播分离的,制作方拍了一部剧之后,按集数卖给电视台播出,某种程度上,剧越长,制作方挣得越多。在利益驱动下,不少制作方把水龙头拧到了最大,研发出了疯狂闪回,努力回忆,放慢语速,强行慢动作,玩命给配角加戏等一系列注水方法。

烂剧的土壤

对电视剧而言,长从来不是问题,烂才是。国产注水剧大多是烂剧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靠着把原本紧密的情节稀释,把编剧原本的构思打散而抻长的。这种内容密度很低的作品是糊弄不了观众的。很多观众会选择一边玩手机/收拾屋子/健身,一边放这些剧。因为他们觉得,专心地看这些注水剧,很浪费时间。

一些原本底子不错的剧,因为注水而评分下跌,如《香蜜沉沉烬如霜》;另一些注水剧整个剧都没什么可取之处,就安安静静地糊掉了,比如被网友戏称为巴巴拉老魔仙的,长达60多集的《幻城》;但还有一些却能逆流而上,再一片声讨声中赢得不错的收视率或点击率,这就要归功于滋生烂剧的这片土壤了。

电视剧版《手机》的编剧宋方金在《给青年编剧的信》中讽刺过我国影视行业的造假风气。“你要拍电视剧,要学会买收视率。你要拍电影,要学会买票房。除了这两点,还得学会买水军。虽然买了水军也不一定能水淹三军,但是如果你不买水军肯定就会被喷成水货。”言下之意是,“在一个以假为真的行业里工作是危险的,如果不同流合污,坚持当真的,就有成为赝品的危险。假黄四郎被当成真的以后,真黄四郎就成了假的。”

现在,从社交媒体上的转评赞,影评网站的评分,到电视台的收视率,视频网站的播放量,每一处都能看见水军的身影,每一处都蕴藏造假的可能。某些烂剧正是通过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而为自己营造出了一种“挺火”的假象。

除了造假,国产影视剧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量资源向当红流量明星倾斜。“流量明星”这个词刚出来的那几年,有业内人士抱怨说,几乎整个行业都在给流量明星打工。但很多时候,流量明星的表现让人失望。于是人们看到,他们演技不行,但片酬高到超过整部作品投资的50%,他们审美不行,但可以自带编剧肆意改动剧本,他们不够敬业,但可以念数字代替台词,可以大量使用替身或后期技术帮衬。

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被捧为金字招牌。有他们的剧,就是好卖。而真正优秀的好剧在售卖和发行时屡屡受挫。如宋方金在书中提及的那样,“现在都去争抢《琅琊榜2》,但其实《琅琊榜》卖了两三年才卖出去。刘和平老师编剧的《北平无战事》发行时也是一波三折。”

只追着流量明星下单,而不在意一部剧的故事内容和它的整体制作,那最终只能得到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韩剧、美剧为什么优秀?

和我国对明星顶礼膜拜不同,很多国家的影视行业都更注重编剧,近的如韩国,远的如美国都是如此。

为什么韩剧总能引发追剧狂潮?因为他们的影视行业将决定权交给了那些真正会讲故事,懂观众的人。纵向去看近二十年的韩剧,从非常好哭的《蓝色生死恋》到风靡亚洲的《来自星星的你》,不难发现韩剧自身经历了诸多更新迭代,而推动变化的正是韩国编剧们。

参考《韩娱经济学》一书所述,在韩剧的制作过程中,编剧不仅对剧本拥有百分百掌控权,还在选角,档期安排等方面拥有话语权。大神级编剧在剧组备受尊敬,地位也远优于导演和演员,薪酬也颇为可观。韩国各大电视制作公司更是以编剧作为自己的核心资源,旗下拥有多少优秀的签约编剧,会被看作是该公司能不能打的一个衡量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韩剧借鉴了美剧“边写边拍边播”的模式。这种模式能让编剧及时将观众的反应反馈到后面的创作中。但在我国先审后播的大环境下,这种灵活的制作方式几乎不可能。

美国影视行业则更倾向于集体协作,不少美剧背后都有一个编剧团队,《权力的游戏》背后就有一个多达17人的编剧团队在伏案工作。

而美国编剧在剧组中的地位同样不容置疑。长篇系列美剧《犯罪心理》在第十三季中砍掉了“好吃叔”这一常驻角色。原因是该角色的扮演者托马斯-吉布森在剧组与编剧分生意见分歧,一怒之下踢了编剧一脚。编剧将此事反应给了公司高层,高层最终决定,将演员开除出剧组。在编剧面前,就算是在该剧中扮演主要角色长达12年的元老级人物也不能放肆,编剧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比韩剧、美剧总能拍出精彩作品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的影视环境给予创作者的尊重以及对他们权益的保护。当然,还有他们可拍摄题材的宽泛。

至于以后的国产剧是否都会真如网传那样以40集为上限,有记者询问了广电总局,对方表示限制电视剧集数的规定目前还在商讨中,“会限制,但不会一刀切”。如果该规定生效,我们或许会少一些超长烂剧,但不代表就会出现好剧,毕竟好的文艺作品从来不是管出来的。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763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