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他们永远存在

他们永远存在

image

很多年后,我还记得入伍后第一次冬季野营拉练后的场景。

因为是新兵,我带上了全部要求的行具,总负重超过40斤。带着这40斤装备,我跟着队伍5天徒步行军了200多公里。

每一天都是折磨。脚底板钻心疼,运动性尿血,汗水泡软了凯夫拉钢盔的带子,变成绿色流下来。大冬天穿着一件单衣也会被汗水反复浸湿,最后留下一层白色的盐迹。拉练完后,我发现自己袜子脱不下来,去卫生队才发现:

脚上密密麻麻全是伤口,袜子嵌入了伤口里。

最后,还是一个卫生队女兵用镊子把我伤口里的纺织纤维一点点夹了出来。那是我入伍4个月后,第一次看到女同胞。

有一位军官曾总结说:

拉练,考验的从来不是你的体能,而是意志。

我以为我参加的训练已达到意志考验的极限。后来才知道,曾有人在71年前,创造过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的奇迹。

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1

知乎上,有提问“你见过哪些你以为是青铜,却打出了王者的操作?”有个高赞回答只有一张配图,是:

正在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士。

和对手相比,志愿军的确堪称青铜。有一组数据很好地说明过中美双方当时在装备、技术上的差距。志愿军方面,一个人要负责100~150人的后勤补给;而美军方面,则是12人负责一个人的后勤。奢侈的美军为了避免战士们得“战壕脚”,甚至要求他们:

每两小时换一次袜子。

在一次战役中,志愿军三度炸毁美军撤退的桥梁,第三次甚至连桥基都已经炸毁。时任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判断,美国人已经绝无可能重新修好这座天桥。

但没想到的是,美国空军直接从日本运来了8套重达1.1吨的车撤桥组件,空投到前沿。最后,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美国人顺利修建起了一个可以供所有车辆通过的桥。

这场战役,是长津湖战役。

对中国来说,优势兵力包围敌人,却放跑了大部分有生力量,自己付出了惨重代价;对美军来说,陆战一师遭遇了建军史上“最长的撤退”,北极熊团被全歼,团旗都被人拿去当成包袱皮裹东西。

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津湖战役都是中美双方不愿意提起的战斗。中美几乎没有为这起战役拍过相关电影,直到今年,终于有一部《长津湖》打破了冰封。

今天,是《长津湖》正式上映的日子。这部由博纳影业出品,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导演监制及导演,兰晓龙担任编剧,王树增担任历史顾问的战争巨制,选取了一支27军的连队作为主角,向观众展现了那场血战的一角。

电影里,主创们回答了三个问题:

为什么打?和谁打?怎么打?

和过往手撕鬼子的神剧不同,《长津湖》对美军的刻画没有丝毫的夸张和不尊重事实,真实再现了他们受伏时用坦克组成环形工事、经历二战后娴熟的作战技能和经验、随叫随到的空军支援,以及遭遇志愿军前的骄傲自大,还有极度丰富的后勤供给。

挺好的。我们终于不用像以前的神剧那样,通过贬低别人的方式来增加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电影里还原了当时志愿军战士面临的困难:极端寒潮带来的大雪、因后勤脆弱只能身着单衣的战士,吃的是冻到梆硬的生土豆,很多人不得不揣在怀里用体温捂软才能咬下去。

因为入朝匆忙,第九兵团的御寒衣物发放不足,大量士兵被冻死冻伤。战后统计,仅因冻伤的伤员高达30732人,比实际战损还高。仅九兵团,就有三个连队成建制的冻死在了阵地上,他们被称为:

冰雕连。

有志愿军军官回忆,他曾因为太多士兵因冻伤截肢,而被派去医院审核。医生得知来意后,什么也没说,带着他走到病床前,直接掰下一位战士的脚趾,而那位战士却丝毫没有感觉疼痛,只是张着一双大眼望向他们。

随后,军医问:

你说,要腿还是要命?

没有直面过战场的人,绝对无法想象那里到底有残酷。绝大多数人甚至在听到真实的枪声时都会被吓一跳。残肢、断躯、鲜血、残渣……当航空炮击打在人体上时,就像一颗西瓜掉在地上爆裂的瞬间,脆弱的蛋白质在钢铁面前不堪一击。

那些你熟悉的、不熟悉的人,一张张面孔,可能上一秒还在和你絮叨着老家的情形,下一秒已经化作漫天血雾。

这一切都出现在了《长津湖》的镜头里。

还有一些是电影里未曾提起的。抗美援朝期间,美军共颁发荣誉勋章:

135枚。

整个二战期间,美军也不过发出了464枚荣誉勋章。

电影里,借伟大领袖的话表现出了当时的艰难:

这场仗,真不想打啊。

不想打,还是得打。

2

参军前,作为一位军迷,我的关注点更多总是集中在装备上;退伍后,我再看战争题材电影,所有的关注点都化为一个扪心自问:

假如我是他,我是否有勇气做出这样的事情?

志愿军们,他们都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铁原阻击战中,189师师长把全师以连、排打散,分割成200多道阻击阵地,一层层消耗美军。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连队在阵地上,没有后援,没有补充,你只能看着前面的阵地一个个消失。你知道那是又一个连的战友全军覆没,而下一个,就是你。

没有溃散,没有逃亡,189师完成了任务。这种堪称世界军史上的奇迹,也只会发生在这支队伍里。

到底是什么让人可以跑到离敌人阵地前10米才拉开手榴弹结果把自己炸死?到底是什么可以让人穿着单衣在接近零下40°的气温里坚守阵地?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战斗到只剩自己时仍不投降,而是拉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

答案很简单,因为相信。有一句话叫:

一粒麦子不落在土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一位188师幸存老兵回忆,他路过平壤时,曾看到朝鲜老太太拿着铁锤锤击道轨,说这样做的话,敌人飞机来了可以预警。

这位老兵瞬间泪流满面:

我们的母亲,再也不能遇到这样的情况了。

战士们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守护家园和土地。没有任何人可以小觑中国人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日本人不行,美国人也不行。

《长津湖》里,借伍万里的话,说出了当时无数志愿军指战员最朴素的想法:

国家刚给咱家分了地,现在有人要把它抢走,这不行。

老伍家三个儿子,老大战死在解放战场。老二伍千里接过了哥哥手里的旗帜,刚刚回家探亲,就接到了归队的命令。结果到了部队才发现,弟弟伍万里也跟着来了。

就这样,伍万里跟着伍千里,一路战斗,一路成长。他们在雪地里坚守,在村落中战斗,直到最后全歼美军北极熊团,取得胜利。

电影里最后的决战打响之前,那个一开始那个喊着“这个兵我不当了”的伍万里,询问大哥伍百里牺牲时的细节。二哥伍千里说,我把他抱在怀里,他说他疼,求我帮帮他。

伍万里想了想,对哥哥说:

哥,你让我也跟着你冲吧。万一我也像我大哥那样,你也帮帮我吧。

这种力量也改变过我。新兵连下连前,我那位矮矮的指导员站在昏暗的灯光里,送给了我们一句话。后来,这句话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寂寥月色下的夜晚。无论是在雪域高原,亦或者是沙漠戈壁。他说: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3

作为《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很懂军人。

他笔下的军人,总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坐在佛龛上的神。在特种兵军营里待过18个月的吴京也演得很像军人。而影片的历史顾问王树增更是著名的军史作家。

《长津湖》里的军人,和真实的军人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会开战友的玩笑。他们会为了吃到一块软乎的土豆而高兴不已,会在战斗期间想法设法抓点美军的罐头填填肚子,会为战友的死伤而流泪,会抽空幻想自己未来妻子的样子……

连长伍千里整日念叨的就是回家给父母盖房子,指导员梅生时刻挂念着远在上海的妻子和女儿;炮排排长雷公一心想让伍万里给自己当干儿子,而伍万里只想当个英雄,好让哥哥看得起自己……

用电影里,老连长和伍万里的对话来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

后半句没有说,但观众都能看懂:

只有普通一兵。

长津湖之前,麦克阿瑟说要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斗;长津湖之后,狂妄不复存在。联合国军被彻底打回了三八线,用历史书上的话来说:

为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胜利,是用7304人死亡、14062人受伤、30732人冻伤换来的。

一个个普通人的伤亡汇聚起来时,它只是一串在历史课本上的数字,但他们也是丈夫、儿子、父亲……七十年前,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告别亲人,踏上征程。

宋时轮和九兵团回国时,这位兵团司令要求在边境停车,而后,他长望长津湖方向,脱帽,鞠躬。打了一辈子仗的老人,起身时已是泪流满面。

很少有人知道,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代表团是在1994年才撤销回国。这并不是一件很久远的事。

一个月前,第八批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归国。他们被安葬在祖国的白山黑水,和曾经战斗过的土地,遥遥相望。

我曾听过一个灵异故事,说有一位游客,去边境旅游,遇到奏国歌,升国旗。他远远看去,发现一群军人挺立,正在朝着国旗方向敬礼。后来,他走过近一看:

才发现那是一片烈士陵园。

作为一个不信邪的人,我却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来源:包邮区 微信号:ibaoyouq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856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