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5年夏天,考上清华的新生,都收到一个特殊EMS包裹,包裹四方,重约数斤。
包裹内是清华校长邱勇,送给他们的礼物,三卷本《平凡的世界》,校长留言:
“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们在来到清华园之前,利用假期认真阅读这本书。”
95后少年就这样翻开兄长们的世界。那世界容颜早改,但有气息一脉相承。
书是最好的时代语言。三十余年间,《平凡的世界》代代相传,累计发行已超1800万册。
它是大学图书馆借阅第一名,它是书店数十年畅销书,在娱乐满溢的今天,它的纸质书每年仍能售出50万部。
中国青年报抽样调查对青年影响最大文学作品,它高居榜首。70后80后90后说,它就是力量。
贾樟柯说,那里一笔一划,倾诉了一片人的心声;刘春说,他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汗水泪水、野心优雅。
然而,这一切对作者路遥而言,都无从预料。1985年,36岁的他,只是想在稿纸上记下人间。
动笔之前,他翻了十年间的报纸,走了三年的城乡,搭车游尽山河,夜宿饲养室和茅草棚,观察无数普通人的奋斗。
最终,他带着两大箱资料,前往陕西陈家山煤矿,开写初稿。寒山偏僻,但紧贴莽原。
矿区小屋中,万籁寂静,路遥日复一日写作,相伴者只有老鼠。在他笔下,年轻主角从黄土高原出发,搏击命运,挑战远方的世界。
第一部终稿时,他累至虚脱,瘫软难起,第二部写完时,他已口吐鲜血。这部书抽干了他的生命,43岁,路遥病逝。
《平凡的世界》书稿同样命运多舛。它面世时,魔幻现实正当其道,现实主义少人问津,几经退稿后,它才在冷门的《黄河》杂志上发表。
偶然机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看到小说,它得以朗诵播出。1988年春天,《平凡的世界》连播130天,最终听众超3亿。
听众来信说,他所住小楼,每天上百台收音机一起放小说;上海学生说,全家听小说忘记吃饭,父母一直抹眼泪。新疆军人说,他录下广播,反复重听,最后能背诵段落并学会写作。
广播播出后,原本仅印3000册的小说很快脱销,出版社开始不断加印。
那年代,书是奢侈品,定价3.35元的套书,相当于半瓶茅台酒价格。多数人舍不得买,只能轮流传看。
有人半夜在路灯下看书,看至嚎啕大哭;有人把书藏至角落,拿出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北漂青年阿立,刚进京,偶然在旧书摊上看到《平凡的世界》,此后他命运如书中一样,从一无所有,到拥有门店,“人这辈子要活出点精气神”。
《平凡的世界》天然带着草野生气。当世界破壳而出,尤其呼唤生长的力量。
从甘肃天水走出的潘石屹,一共读了七遍《平凡的世界》,称它为生命之书。
闯荡海南时,他模仿书中情节,投身砖厂,获得第一桶金。此后,每遇人生低潮,他都要看一遍《平凡的世界》。
弟弟上班第一天,他把这套书送作礼物。他说,对寒门子弟而言,这本书别有力量,“让我睁眼看到外面的世界”。
很多年后,他去延安,专门去拜祭路遥,并捐出10万重修墓地,请人在墓前种上一棵小说里的杜梨树。
梨花树下,一代代年轻人携书而来,久久伫立。
二
2006年夏天,易中天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售《品三国》。四千多人凌晨四点开始排队,警方出动17辆警车,副局长带百名警察维持秩序。
签售价格已被黄牛炒至4倍,易中天签得昏天黑地,“我的手倒没有签软,保安的手肯定是软了”。
然而,他创下的记录很快被打破。当年国庆,一头短发的于丹走上讲台,开篇直入主题:
“《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她连讲七天论语,中华书局火速出书《于丹〈论语〉心得》,首印60万册。
一个月内,论语心得便卖出100万册。中华书局此前销冠,是《中国近代史》,共发行200万册,但用了30年。
于丹的签售会同样设在北京图书大厦,签售排队从五楼一直甩到大厦外,绕着大厦转了三圈。
整场签售会持续9个小时,途中于丹签至手肿,几度停笔用热毛巾敷腕。
排在队伍第一的是名新疆大爷,他说:于老师,谢谢你把中国的孔子找回来了。
于丹回应:我只是一个载体,孔子一直在大家心中。
子曰成为国民热词,于丹海报贴进北京西站,《论语心得》连续28周夺冠畅销书,有公司一次预定5万册,送给员工作年中礼物。
一场国学盛宴就此铺开,从论语到史记,从三国到大明,医药销售见客户,逢人就发《易经奥秘》;煤老板组团学国学,口头禅变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那年夏天,98岁的季羡林成为王小丫《开心学国学》节目顾问,街头巷尾周杰伦的歌里,写满东风破发如雪和青花瓷。
财富杂志称,这是中国的新文化革命: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全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
百家讲坛制片人看得更清:在社会风气一片浮躁、人心充满困惑、精神价值失落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从古人那里汲取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法。
他说,于丹只是公众的心灵按摩器。当世界失衡,书籍会提供精神支撑。
书店把最抢眼位置留给历史书籍,中学生买来史记和左传;《于丹〈论语〉心得》销量400万册,是哈利波特的一倍。
22岁的安意如,写了解读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培养出第一代90后文艺青年。
豆瓣上,有读者在《品三国》页面留言,说儿子读完书后,开看三国演义小人书,还完整抄录《念奴娇赤壁怀古》。
哲学家李泽厚把这些书的作者称为布道士。他说,重说经典,能抚慰人群,那些书籍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
多年后,有女孩回忆起大四时第一次读《明朝那些事儿》。
两百年风云,八千里河山,从市井闲话中娓娓开篇,“从此后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小姑娘,有了自己的认知”。
她在读后感里写道:世界从来不是鲜花和掌声构成的,也从没黑暗的让人绝望。
三
2018年冬天,图书编辑朱利伟乘地铁,人潮汹涌,然而她看到有男生坚持在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随手拍下照片。
此后,她开始拍摄地铁上的读书人。4年间,她拍下捧着《悲惨世界》的青涩少年,研读学术著作的短发女孩,以及用放大镜看太宰治小说的白发老人。
她说,每个捧书阅读的身影都似一束光。
有位年轻姑娘,每天在站台同一位置,安静读书20分钟,然后上车离开。两年间,朱利伟看到她读完了32本书。
隧道黑漆,灯光白亮,列车伴随轨道震颤呼啸驶来,女孩一天天看完《南渡北归》、《午夜降临前抵达》和《人类群星闪耀时》。
即便无线网络无处不在,手机屏幕片刻难离,信息已细如粉尘,但人们依旧热爱读书,在书中汲取力量,得到抚慰,寻找平静。
疫情之后,阅读热潮愈演愈烈,未来难测,但读书可拓展认知。当世界开始颠簸,书籍总能给予平静。
B站上,上亿人在看读书视频,《红楼梦》书评视频总长已达14万小时,看完需整整16年。
小红书上,读书笔记已超200万篇,有人欣喜称,当读书博主半年,已实现纸质书自由。
直播间里,董宇辉说:世道艰难,各行都内卷,但是,读书破万卷。
在豆瓣,60万人聚在“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买书贴每分钟都在刷新。
年轻人将买书拼单视为新社交,无关颜值,直抵心灵,有人称刷帖找到了“琉璃厂淘书”的感觉。
后疫情时代,纸质书并未谢幕,反而更受珍爱。
导演罗颖鸾,拍了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片中有发起邻里读书会的社科院学者,有拉着一车书周游中国的小夫妻,有在大厂打工维持书店运营的年轻老板。
罗颖鸾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以外,还拥有无数个平行世界。
2019年,北京南锣鼓巷深处的小剧场内,一群互不相识的年轻人争相上台,在暖黄色灯光下,朗读《平凡的世界》。
世界即将开始颠簸,但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
来源:摩登中产 微信号:modern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