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iou203
2020 年初,lz 在河南某县作为甲方参与某项目建设。
甲方项目部一共 3 人,一个 60 后男项目经理老张,一个 90 后妹子土建专责小李,还有设备专责 lz。
项目开工了,缺少一个管理公文采购食堂公车的综合岗,请示公司领导,允许外聘一个,老张就把任务扔给了 lz,因为 lz 那时候兼职着综合,让 lz 自己物色一个接手的。
lz 考虑了一下,初步拟定了招聘要求:本县或邻县人,女生,本科应届生,财务、档案、经管类文科专业。主要是工作简单不需要什么经验(公文就收发记录,采购办公用品是定点的,食堂一共就 7 个人吃饭,2 辆公务车),另外 lz 私下一个想法就是招一个农村的孩子,也许能给她们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
给老张汇报清楚后,lz 就在河南省内几个高校挂出了招聘启事。lz 以为作为一家央企的三级项目公司招聘应该很容易,万万没想到,一个简单的综合岗,前后面了两批人十多个才最终选了一个。其中有 2 个人的经历,让我还是很慨叹。
A
先说 A 吧,A 是第一批里面我们唯一一个满意的应聘者,A 是隔壁隔壁县的,忘了哪个学校,对她满意的原因就是性格,其实要论综合条件 A 不算是最好的,就是因为她面试的时候一直保持着笑容,以及开朗的性格,让我们觉得比较容易融入团队。
印象最深的是 A 问我们待遇有没有 XXXX,我们说有的,可能比你预期多一倍,然后 A 明显冲手机后面的家人笑了一下(疫情阶段视频面试)。就当我们觉得选择 A 肯定没问题并发了 offer 后,A 第二天告诉我们她考虑了一下觉得离家太远还是不来了。因为面试,A 和我加了微信,然后我就看到 A 去了一个比较远的市里一家私企工作,一年后离职,经历了疫情中艰难的求职,最近应该是在老家县城的一家服装店卖服装。
B
再说 B,第一批没招到人,我们紧急组织了第二批,B 是第二批里面我们发 offer 的应聘者。B 是现场面试的,因为 B 就是本县人,她在市里某师范读的本科,简历各种优秀,也表达了强烈的愿意入职的意愿,最终得偿所愿。项目部急缺人手,就火急火燎让 B 先入职,开始 3 个月试用。工作不难,B 虽然上手不快,但是也还是接住了。
B 老家的村子离县城 20 + 公里,每天上下班不方便,刚好项目部合租了一套房子,有食堂有宿舍,就给了她一个单间。B 有个男友,说是半年前相亲认识的,男友家开包子铺,一家人(包括男友妹妹)就经营这个营生,到了下午下班,男友就会来办公室外面等 B,然后和她一起去我们宿舍。
老张觉得不妥,私下让我给 B 说说。我给 B 说生活和工作要分开,不要带男友到宿舍,毕竟没结婚,其他同事也会介意,目前还是得以工作为重,她有稳定工作,未来是否还会愿意和这个卖包子的男友在一起也不好说,B 不置可否。
消停了几天,有一天宿舍人少,B 把男友带来过夜,被出差到访的公司领导碰到了,男友很社会的给不抽烟的领导递烟,领导拒绝了。回头就问我们情况,末了让老张谈谈。老张很严肃的和 B 谈了一次,警告不能再有下次。而 B 呢,明显觉得男友才是全部,她告诉我们她第一个月工资的一半给男友买了衣服,她下班后有时间就去包子铺帮忙,男友家有事她也请假(自己爸妈外地打工回家却没请假),我们也越来越看不懂。
在她转正以前,项目的内部选聘开始了。因为项目部是临时机构,如果这个项目结束就得去下一个项目,不是在当地,但是项目运营是长期的。我们建议她参加内部选聘,留项目上,离家近。B 估计感觉到了自己可能很难在我们这个团队转正了,因此她参加了内部选聘。按正常规则,如果不出意外,B 这种本地人肯定是最优先的项目运维人员。
但是最终让一个湖北项目部的综合岗妹子 C 成了这个项目运维的综合岗。B 在试用期到期后离开了,和我微信也一直没删,除了日常秀和男友恩爱以外,看她参加了教师证的考试,最终好像去教育机构当老师了。
C
多说一句 C 吧,C 和 B 一样的岗位和用工方式,只不过是湖北项目部的,已经在项目工作了 2 年了,那个项目部即将解散。C 来项目做运维后,踏实肯干,赶上公司改革,所有外聘都转正,C 也成了正式。
今年初,公司领导刚好要调任到广东成立新公司,那边缺综合岗,问 C 去不去,C 说去,离开了河南。C 也是农村孩子。
来源:水木社区 微信号:shuimushe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