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正悄然变化。
日前,苹果在印度连续开业两家直营Apple Store,苹果CEO蒂姆·库克不仅出席了开幕式,还发布了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的推文。
实际上,苹果于2008年进入印度直至今年才在当地开业第一家直营Apple Store,巅峰时市占率仅有5%;后者小米于2014年进入印度,2017年当地第一家小米之家开业,用时3年即占领印度市场头部。
与之相比,此前蝉联印度市场销量榜首20个季度的小米跌出前三,并且此前被印度执法局指控违反《外汇管理法》,冻结了约555亿卢比。小米最近一次的申诉被驳回。
“不可否认的是,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更重要的是印度的中产阶级人数也急剧上升。但是也必须认识到,苹果在印度的市场份额还很低,不足以影响小米、vivo等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在接受新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两者的市场客户不同,苹果面向高端客户,中国手机更多地面向中低端客户。目前中国手机品牌依旧是印度市场销量的中流砥柱。
低端机增长低迷,印度市场走向高端化
根据IDC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高端化发展”趋势。全年印度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达到了创纪录的224美元(约合人民币1540元),同比增长了18%。
而低于150美元(约合人民币1032元)的机型市场占有率从54%降低至46%,低于120美元(约合人民币825元)的机型市场占有率更是从两年前的41%降低至26%。
相反,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438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出货量却大涨了55%。
“在印度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中,三星和苹果几乎成了唯二的选择。”在接受新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印度手机行业从业者王小龙(化名)表示。
不到一个星期前,两家Apple Store在印度新德里和孟买相继开业,包括CEO蒂姆·库克在内的多名苹果高管们均出席了这两家Apple Store的开幕仪式。
据悉,苹果计划在印度开设更多的线下零售店以及和当地合作的授权零售店。
库克也曾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承认:“苹果正在将多年前在中国开拓市场的经验”,用在如今的印度,将之打造成下一个中国。
摩根大通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到2025 年,印度制造的iPhone份额将达到25%,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甚至表示:苹果的长期目标是未来十年在印度生产40%-45%的 iPhone。
“受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苹果公司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出现下滑,”互联网专家、天使投资人郭涛在接受新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空间巨大、增速明显,苹果在印度开设零售旗舰店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新兴市场,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印度手机市场中国品牌被针对?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加码印度市场的同时,中国品牌仍深陷印度“本土市场保护主义”之中,最典型的就是小米。
2014年7月,小米在印度推出首款智能机小米3,正式进入印度市场,用时不到三年一跃成为印度手机市场的“头号玩家”,开启了常年霸榜印度市场模式。
为了抢占印度市场,小米联合富士康在印度安得拉邦的Sri City工业园区,投资建立了第一家工厂。根据公开信息,截止到2022年底,小米在印度共投资建立了7座工厂。
即便如此,近年来印度政府仍坚持“本土市场保护主义”,对于小米的监管有过之而无不及:2020年,永久禁止小米浏览器;2021年,要求获取这些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2022年,要求小米补65.3亿卢比进口税。近期,印度高院更以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继续扣押小米555.127亿卢比。
新消费日报记者就此事询问小米集团,小米印度发言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此事,等待书面处理结果,并且重申小米在当地经营业务的合法性。
根据Canalys报告显示,2023年Q1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3060万部,同比下降20%。其中,小米下滑到第四位,出货量为500万部,蝉联20个季度的销量榜首被三星夺走。
事实上,小米并非这些年里唯一一家在印受到针对的中国手机品牌。
2020年,印度国家电信和信息技术部发布的《印度大型电子制造业的生产挂钩奖励计划(PLI计划)》中,占据印度大半壁手机份额且在印度建厂的国内手机厂商,包括小米、OPPO、vivo等均未出现在名单之内。
OPPO、vivo也有过被指控涉嫌洗钱和逃税,在印度当地银行账户遭到过冻结:其中OPPO被印度税收情报局调查发现逃避关税近439亿卢比(约合5.51亿美元),要求补齐税款。
vivo此前被印度执法局指控涉嫌违反《防止洗钱法案》,封锁119个银行账户,涉及资金约46.5亿卢比(约合5672万美元)。后续解冻账户需要提供95亿印度卢比(约合1.19亿美元)担保。
OPPO旗下的子品牌realme在印度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2022年Q4和2023年Q1出货量大跌,从去年第三名一路跌至第五名。
不过,目前印度市场中排名前五的企业中,仅有三星一家非中国品牌,中国品牌在重压之下依旧保持着竞争力。
加速“印度制造”,苹果需投入高成本
对于苹果而言,同样也需要解决印度政府的“本土市场保护主义”,并为此加快了在印度建厂造iPhone的步伐。
据悉,当前大部分在印度销售的苹果设备都是从海外进口而来,印度当地生产的比例较小。
“整体来看,印度的基础配套,营商环境以及供应链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于外国企业深入产业链和扩大投资,都还有一定的阻碍。”产经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
据Financial Times报道,苹果过去一直从加州总部与中国派遣产品设计师与工程师到塔塔集团在印度南部城市霍苏尔的工厂中,以求尽快提升这条手机外壳零部件生产线的良率。
这条生产线并不负责最终组装 iPhone,但目前仅有 50%的生产良率,距离苹果严苛的生产要求相去甚远。据悉,目前在印度当地生产的iPhone占比仅有5%。
苹果为此投入了足够多的资金和耐心。
有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制造’计划是一项不断加速的产业链多元化战略,而在印度的制造业务又刚刚起步,所以,苹果对此事非常上心。”
周迪告诉新消费日报记者:“苹果宣布将在印度组装iPhone 14,并将部分AirPods和Beats耳机的生产转移到印度。富士康将投资7亿美元在印度建新厂,可能用于组装iPhone,也可能为苹果新兴的电动汽车业务生产零部件。这势必导致部分苹果供应链企业向印度转移。”
他也认为,印度由于历史惯性,文化传承和地缘格局等原因,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其种姓制度也影响了印度的工业化,这也是印度供应链不利的因素。
“中国目前的供应链类别仍然最齐全,也是最高效的地区。”研究机构Omdia Display分析师郭子骄认为,“零部件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目前中国占苹果零部件的生产比重仍然相当大,全球还没有地方可以在短期内承接大规模的转移。”
据郭子骄预估,京东方今年大约供应苹果约13%的iPhone屏幕,与日本持平,其余由韩国、越南供货商供应。而对于明年,日本的比重会大幅减少,很可能由中国供应商补齐。
来源:“新消费日报”(ID:cls-xxfribao-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