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阿里当年选择主推天猫,选择消费升级:放在当时,很难说错。
就在几年前,喜茶、钟薛高、以及各路“资本面”的爆火,包括资本对消费升级的追逐……既符合时代浪潮、又符合政策(鹤)主张。
现在走下坡路,主要是时代变了。
但不能因为时代变了,就说当年那些人的那些决策,是错的。
事实上,
逍遥子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能跟得上PC转移动的浪潮(百度就没跟上),任用蒋凡并成功实现转型;之后又推出天猫、迎合消费升级浪潮……作为职业经理人,即使不说出色,至少也是合格的。
而且,
就看当年淘宝的移动端转型,逍遥子需要、或者不得不任用蒋凡这样的年轻人(当年还是年轻人)才能完成,就可知阿里管理层的“老化”有多严重。
…
在互联网行业,年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再优秀的人,也很难持续自我迭代;尤其脱离一线业务之后,更是难以从感性认知上,获取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就很容易把旧方法论,用在新世界中,产生谬误。
普通员工,35岁跟不上了,对公司影响其实有限;
但如果管理层的认知跟不上了,做出错误的决策,才真正要命。
…
C端业务就是这样。
人是时代的产物,在时代的高速演进和剧烈动荡之下,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的思维鸿沟,可能会非常非常大。
大到无法真正理解彼此。
所以,大部分90后做产品和运营,大概率只能服务90后 —— 因为ta至少跟用户属于同一代人,ta的品味和喜好,本身就能够代表这一代人的品味和喜好。
但是,随着00后开始成为互联网主体用户的时候,90后和00后的差距就会逐渐凸显出来;这个时候,00后可能更懂00后,也就比90后更适合运营。
如果未来互联网主体用户变成10后呢?
90后恐怕就要真正“落伍”了,至少大部分人是无法理解10后的。
也是吃“青春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