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货币政策罕见大转向,会给普通人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货币政策罕见大转向,会给普通人带来哪些重要影响?

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的经济工作,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时隔14年之后,我国货币政策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对普通人而言,货币政策大转向,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我国上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2008年11月底,当时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那一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了两年时间,期间我国多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直到2010年底,我国终止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从此,“稳健”就成为我国10多年来的货币政策基调,直到这一次,我国再度宣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又一次迎来大转折。

我国货币政策大转向,主要目是通过释放充裕的资金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而言,除了关心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之外,更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切身利益——货币大转向,对自己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由此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货币闸门将进一步放松,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大幅宽松,利率继续降低。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最直接的挑战就在于,存款和理财的收益会越来越低,如果手上有闲置资金,未来几年将面临无处可投的困境。

最近两年,我国利率不断下降,存款利率一再刷新历史新低,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都已经跌到“1%”时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将闲置资金放在银行里,利息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利率还将大概率下降。所以,对于偏爱储蓄的国人而言,在超低利率时代,如何实现资金安全的保值增值,未来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理论上而言,如果利率足够低,股市和楼市就会出现较好的投资机会。因为低利率意味着股市的估值提升,楼市的资金成本下降,对于股市和楼市都会带来支撑。而且,利率足够低之后,储蓄收益下降,也会让部分储蓄资金分流到股市和楼市。这也是我国持续降低利率的目的之一,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对股市和楼市形成支撑。最近这一次政治局会议,除了提出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还罕见提到了稳住楼市和稳住股市。

那么,存款利率大幅下降之后,老百姓会因此将储蓄资金转移到股市和楼市吗?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股市和楼市能够提供良好的回报,那就有可能带来双赢,一方面,老百姓在存款利率大降之后,找到了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股市和楼市稳住之后,对于中国经济也会带来强有力的支撑。那么,这种双赢局面会有可能出现吗?

从股市来看,政治局会议提到货币政策转向之后,次日(12月10日)A 股市场的确大幅高开,但可惜好景不长,A股市场在高开后迅速跳水,当天收盘时几乎就抹去了全部涨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A 股市场的提振只持续了短短几个小时。

从楼市来看,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最直接的好处就在于买房的资金成本继续下降。但事实上,过去两年来,我国的房贷利率已经快速下降,从6%下降到3%出头,已经下降了一半左右。但这一轮房贷利率大降,并没有对楼市形成支撑,老百姓没有因为房贷利率下降就去加杠杆买房,反而是大量提前还贷。所以,如果房贷利率从6%降到3%也没有对楼市形成支撑,那么,房贷利率从3%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然有限,对于楼市的刺激效应也不会太明显。决定楼市走向的还是基本供求关系和人们的信心,利率不是决定性因素。

我国货币政策转向之后,还有一个潜在目的在于刺激民众消费。因为如果存款利率较高,很多人会将闲置资金放在银行赚取利息,但是如果利率大降,资金放在银行里几乎没有收益,甚至还因为通胀而缩水,那么,老百姓存钱的积极性就可能会下降,由此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消费。

对于一生偏爱存钱的中国人而言,存钱的首要目的是维持安全感,应对未来的生老病死等各种不时之需,而通过获取存款利率,那只是存钱的副产品。所以,想要老百姓将资金从银行取出来消费,仅仅只是降低利率还远远不够,即使存钱没有利率,很多人也会习惯性存钱,因为这会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从发达国家来看,刺激民众消费的办法,主要是搭建起足够丰厚的社保体系,有了社保体系的支撑,民众就没有大规模存钱的必要。有些发达国家给民众退休后发放养老金,要做一个资产测试,民众账户上的资产越少,能够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反之,资产越多,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少,这样做就可以鼓励民众在退休前将钱都尽量花掉。

对于我国而言,想要让老百姓减少存钱,增加消费,还是应该大幅增加对社保体系的投入。当民众对于未来的不安全消除之后,除了在银行保留最低程度的储蓄,更多的资金都可以拿出来或消费,或投资,这反过来又会刺激经济增长,形成双赢的良性循环。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62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