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微信应用号的世界观

微信应用号的世界观

在说应用号之前,我想先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是迪斯尼乐园的老板,以前,你只能一飞机一飞机的把中国人拉到美国、日本、香港的迪斯尼,然后赚俺们的钱。虽然中国人傻钱多,但是这么赚钱的效率还是太低,因为运过去的中国人占所有想去迪斯尼的中国人的比重还是很低的,那怎么办呢?答案连傻子都能想得到,直接把迪斯尼开到中国来。于是,中国人民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上海迪斯尼。

Ok,现在再让我们回到熟悉的互联网世界。做过app的人都知道,做app不难,难的是推广app。为了推广这件大事,我们为各种安卓市场交税,为各种AppStore刷榜公司交税,而且税率逐年递增。有了自媒体这个东西以后,大家又开始通过内容来给app导量,甚至还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叫“流量的二次分发”——从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获取粉丝是一次分发,从自媒体把用户导流到app是二次分发。

做一个原生app然后把用户从微信导流到app,这件事情和美国迪斯尼把中国人一飞机一飞机运过去,在逻辑上是一模一样的。那么,就和迪斯尼把乐园开到中国一个道理,把app直接做到微信里肯定是获取更多用户的最好办法。

微信应用号对开发者最大的诱惑就是用户,而且是海量的用户,便宜的用户,带有关系链的用户。

前两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什么是带有关系链的用户呢?请看下面这张微信运动的截图:

在微信运动里,你可以和微信好友去比赛谁走的步数更多,你只要装了这个应用就可以立刻看到你好友们的状态。然而,让我们再看一下keep的排行榜,好友少的可怜,我的榜单里一共只有12个人。

很多app都开发了社交模块,然而,真的能够形成真实的、活跃的、有一定规模的关系链的app,请问全中国一共有几个?超过10个了吗?

从社交衍生出功能,简单;而从功能衍生出社交,太难。

所以,那些自建app、自建社交模块的公司也许会惊奇的发现,一旦当他们把app移植到微信应用号平台,然后接入到微信的关系链以后,他们以前发红包、抽iPhone、送面膜都激活不了的社区,一夜之间就炸锅了,连专门发小广告的水军们都来了呢!

这就是做微信应用号和做原生app最大的区别——是否有足够量级的用户来驱动有效的关系链。

原生app都有自己的一套账号体系,即便和微信、微博、QQ打通单点登录,其账号实体也是自有账号体系,这套账号体系的规模相对于微信来说,那就是西湖和太平洋的距离了。如果抱着“接入微信那我就会受制于他”的心态,那无异于闭关锁国,自绝于全球贸易体系之外。是,你是不受制于人了,但是人家的利益你也甭想沾边了。

微信做应用号,表面看是技术的换代,H5被看好多年以后终于要抢班夺权了。实质上,其实微信是以自己最有价值的资源——用户——为交换条件,收编原生app。

这场收编,同时也是“微信帝国”建立的过程。任何的交换都是对等的,微信拿出来的是用户,换来的是将你纳入我的帝国疆域,从此以后,你要遵守我的律法、采用我的开发标准、使用我的公共服务。

在帝国的公共服务当中,有两个服务最为关键,它们将为帝国筑起高高的城墙,这两个服务就是支付和云。

在应用号的支付通道当中,我们很难想像会出现支付宝的身影。倘若某个公司的应用号用户数远远高于其原生app,或者该公司根本不开发原生app,那么等于其资金流就被微信牢牢控制了。

另一个就是云。如果你开发用的是微信提供的工具包,用户体系用的是微信账户,支付用的是微信支付,那么你很有理由相信,使用腾讯的云服务是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案,安全、高效、便捷。假如腾讯云还对应用号开发者免费,那就更是没有拒绝的道理了。

一旦上述的逻辑真的能够走通的话,微信帝国的国防安全几乎就是铜墙铁壁了——用户是我的,支付走的是我的通道,数据存放在我的服务器,你还想跑吗?你能跑得了吗?

“微信帝国”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恐怖,然而,这对创业者来说应该是一个实质性利好。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社会从无序走向秩序的过程。在工业文明和民族国家诞生之前,世界上并不存在身份证这个东西,也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更不存在全球贸易体系,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是以部落、城邦为单元生存。而进入现代之后,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一切开始出现了,我们不得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接受国家给我们颁发的身份证,纳税,各种的不自由。然而,我们毕竟不必像从前的人那样挨饿,或者担心晚上有野兽来袭,当我们受到人身威胁时还可以向警察求救。

如果我们把微信视作一个竞争对手,毫无疑问它是霸道的。但如果我们接受微信是一个帝国的事实,接受它提供的服务,遵守它制定的规则,生活其实是会比单打独斗的时候更好。

没办法,谁让它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帝国了呢。

文/许维(头头是道泛文化产业基金董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147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