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当鸡汤被这个社会抛弃,即使是王家卫也无力回天

上周末上映的《摆渡人》曾经被看做是 2016 年底最值得期待的电影(是的,在事后看起来的确难以置信)。除了导演张嘉佳让人有些不放心以外,王家卫担任监制,两位主演分别是梁朝伟、金城武,而在幕后还有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鲍德熹、还有和王家卫多次合作的美术指导以及服装造型设计师张叔平。此外,这是阿里影业自成立以后的第一部主控电影,这个头衔也让《摆渡人》显得有些特别。

这些关注最终被成功转化为了票房。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摆渡人》取得了 2.78 亿元的票房,超越了同期上映由成龙主演的《铁道飞虎》,成为当周末的票房冠军。

与票房截然相反的是电影的口碑。上周五,《摆渡人》的豆瓣评分从 4.7 分一路下滑道 3.9 分,最终在周一回升到 4.4 分的水平,“好于 3% 的喜剧片,好于 4% 的爱情片”。

随之而来的就是漫天的对于《摆渡人》的声讨。与其他对于烂片的讨伐不同,在《摆渡人》的评价当中出现了大量同情王家卫、同情梁朝伟、同情金城武的声音——“墨镜王打麻将欠了多少钱,我们众筹还上吧。”这是新浪微博 @DedolightKinoFlo 的评价。这也是许多网友的观后评论,这些话的格式是如此统一,以至于产生了一种“王家卫和一众明星是被胁迫的”的舆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大概是对女演员杨颖演技的吐槽。

而在某条豆瓣上,@嘟嘟熊之父则写道:“别不相信这不是王家卫拍的,就是他拍的!给他一本《知音》,他也就拍成这样了。”这看起来是在说王家卫,但本质上还在说张嘉佳。结合上一类评论,也就是说,无论是编还是拍,所有对于《摆渡人》的批评导演张嘉佳都逃不过。

王家卫的功过是非在此不做讨论,梁朝伟和金城武到底是为什么参演《摆渡人》也不是核心的问题。从这些来自网友的评价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似乎张嘉佳和他所代表的一种鸡汤文化已经彻底失效。

就在一年前,情况还不是这样。在去年夏天的上海书展上,为张嘉佳出版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中南博集天卷图书编辑毛闽峰还很乐于谈起他如何发掘了张嘉佳,又是如何把他的书卖出 200 万本。在他看来,张嘉佳的成功在于他的“金句”。张嘉佳写了一些像诗歌一样很漂亮的句子,抄在纸张上面,贴在小酒吧里面,然后年轻人把这些句子做成小卡片,“这时候我就知道有一些很奇妙的化学反应已经发生了。”

这种金句创造的东西有一个更通俗易懂的名字——鸡汤。他们通过一种看似无害的方式来鼓舞受众,也一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张嘉佳的书能卖出 200 万本就是一个例证。但最终,大众会意识到鸡汤没有任何价值,从而被摒弃。

《好奇心日报》曾经就“如果要给鸡汤分分类,你最受不了哪一种?”这个问题进行过一次调查,收获了超过 17000 个投票,是《好奇心日报》参与人数最多的投票之一。在评论中,表达的最多的就是对于鸡汤的厌恶,读者 @横折钩表示:“鸡汤反鸡汤都去死好了。 炸鸡翅才是实实在在的疗伤神器。”

这种情绪在对《摆渡人》的评价中被放大。《摆渡人》改编自张嘉佳的同名故事,正是不折不扣的鸡汤类型,这才是《摆渡人》被嫌弃的最主要原因。当张嘉佳的“金句”被内嵌在大银幕上时,它并没有激起观众的认同,反而让整个电影的故事显得支离破碎,从而影响了整体的观影体验。

事实上,这一点在国庆档上映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就已经有所体现。这部电影拿下了超过 8 亿元的票房,但豆瓣评价只有 5.4 分。支离破碎的故事、不说人话的台词,这种评价几乎和《摆渡人》遭遇的评价如出一辙。

如果说《摆渡人》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可能就是王家卫、梁朝伟、金城武这些名字比执导了后者的张一白看上去要靠谱得多。大家都知道被奉为青春片的产品经理的张一白会拿出怎样的作品,但王家卫此前从无失手,也正是这一点让很多人放大了预期。

回头看 2.78 亿票房这个事,对张嘉佳和阿里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此前在沈阳的活动上前者曾表示由于制作成本问题,10 亿票房才能回本;但是对整个市场来说,2.78 亿这个绝对值和基本上崩塌的口碑,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组合。

来源:好奇心日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