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2016 年度公司:滴滴。中国经济六大冲突集中在这家公司身上爆发,然而它失败了

2016 年度公司:滴滴。中国经济六大冲突集中在这家公司身上爆发,然而它失败了

没有哪家中国公司像滴滴一样,在 2016 年赶上那么多大事。

并购最大对手优步中国、收编 150 家出租车公司、等来交通部的网约车合法化。夏天那几个月,新旧行业对手相继臣服,滴滴垄断了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

10 月开始,情况急转直下。北上广深领头,上百城市颁发网约车地方管理方法,大多严苛。滴滴挣扎了几个月也没能改变北京、上海驱赶外地户籍司机的最终决定。互联网公司带来的打车革命被政令限制为高端出租车。

中国经济中各种冲突的集中爆发,今年都体现在滴滴身上。这也是《好奇心日报》将滴滴选为年度公司的原因。

补贴-扩张-兼并-垄断,被各路资本推着走的滴滴只花了不到 5 年,就成长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公司:员工 6000、估值 380 亿美元,数百万司机每天通过它接送上千万人。

这种资本推动的成长路径是今天中国所有互联网生意的模版,在电影票、团购、外卖、旅行等不同规模的行业里都有所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腾讯、阿里、百度用资本和流量在一个又一个行业建立寡头、垄断市场。流量和资本压过了技术和创新,成为新公司发展中最重要的东西。

与之相关的还有 Uber 的战败。这个 Facebook 后发展最快、最激进的硅谷公司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但最终也没能留下。滴滴兼并优步中国是中美公司不同路径在中国发展的冲突,也是中国市场地方保护加剧,打压海外公司趋势的体现。

赢了互联网对手的滴滴也颠覆了传统生意,出租车业在政府组织下建立过一些叫车应用反扑,但都没什么结果。一年多的抗议、罢工之后,这个行业原本已经接受了失败,开始和滴滴商谈怎么并入它的体系。

监管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地方政府管理办法中对车型、排量、户籍、拼车的限定直接砍掉了网约车与出租车竞争价格的能力。保护传统公司的行业监管在 2016 年我们已经看到太多,娱乐业、跨境电商都被管了起来,电商法草案也在这年的最后一个月公布。

政策监管反映的冲突,除了对传统利益的保护,还有一个更久远的问题——户籍和人口流动。仅北京、上海两地就聚集了 4600 万常住人口。人们在大城市获得更多的机会,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前往大城市谋生的人更多了。开网约车的司机、送外卖的送货员、盖楼的建筑工人,非户籍居民占了北京、上海的四成人口,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要远低于本地户籍人口。数千万人来到大城市谋生,完善了服务业。但同时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冲突被进一步激化。北京、上海一刀切地驱赶所有外地户籍司机,正是这个冲突爆发的体现。

优步中国战败,中外互联网世界越来越隔绝

滴滴这一年的过山车从 8 月 1 日开始。那天下午,滴滴发表声明确认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一封署名滴滴 CEO 程维和总裁柳青的内部联名信中说“伟大的对手,史诗般的对决”。

晚上,Uber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中国区全体员工开了一个视频会议,宣布它的中国业务和滴滴合并,以及员工安置方案。一位在现场的优步中国员工说他的表情是非常痛苦的,说话也有些哽咽。

海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没有成功案例,而 Uber 是在中国走得最远的一家。

这没什么偶然。Uber 基本是新一代硅谷创业公司的模版。一方面,这是一个高度数据驱动、注意成本控制的公司。一个经济学家组成的团队管理着高峰定价系统和司机补贴机制,而它进入每个城市都是三人小团队。

同时 Uber 也是最大胆的硅谷公司之一,倡导加班文化、随意侵犯用户隐私、下放权力到每个城市经理手上。这种大胆使得人民优步在中国政策法规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将私家车纳入打车平台,推动了网约车在中国的大爆发。

卡兰尼克还特别重视中国市场,他 2015 年五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国,优步中国各城市高管每周直接向他汇报。这是 Google、微软、亚马逊、苹果等公司都不会发生的事。

但优步还是失败了。

“他武器精良,他后面系统开发得非常的完善,可以远距离支持。”在今年乌镇互联网大会的一场闭门对谈上,程维表示,“那个时候我们除了人多没有什么优势。”

事实证明人多是个很大的优势,滴滴的地面推广团队在火车站、在机场,在北京、在杭州、在四百多个中国城市一个一个教司机怎么用智能手机、怎么用滴滴接单。

同时滴滴比 Uber 还要激进,它在资本支持下不计成本地开设了一个一个事业部加速发展,就连专车和快车这两个技术上理应相通的业务也完全独立,任何合作都得和事业部重复沟通。

但这种激进扩张让滴滴平台一年半时间增加了 7 个新业务,平台个人司机在一年半时间从 40 万扩充到 1500 万。

投资方腾讯和阿里巴巴也帮了大忙。当优步开始威胁到滴滴之后,腾讯在一天内封杀了优步中国每个城市的微信号。卡兰尼克在 2015 年的一个小范围媒体沟通会上说自己和一位腾讯副总裁见了面,但没什么用。他说:“你看美国媒体还说我们竞争手段过分。”

学了硅谷十几年之后,中美两边的竞争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差异导致,美国互联网公司可以拿下全球几乎任何市场却怎么也进不了中国。但同时,在中国市场环境下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也都没法将产品弄进海外市场。

同时,海外公司在中国做生意是越来愈难了。2016 年 10 月,中国交通部出台网约车管理办法草案时,其中一条就是打车平台的服务器必须设在中国境内,避免数据流出。

数据安全正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互联网安全法》对数据存储做出了严格限定。微软、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各花了几年时间才通过与本地公司合作方式落地,同时这两家公司也不得不在技术上对中国地区产品做出大调整——这原本是一个依赖全球数据流动的生意。

同时,甲骨文、思科、IBM、微软、苹果……几乎所有美国科技公司产品的采购都在中国受到严格限制。2016 年 4 月,苹果已经运作半年多的中国 iTunes 电影商店和 iBooks 书店被关闭。

政策还要求海外科技公司从 2017 年 6 月 30 日起开放自己的源代码和知识产权,微软、英特尔、IBM 提出了明确的反对。

中国互联网产业和世界越来越隔绝,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更加隔绝。

新兴行业的成长逐渐变成资本驱动

滴滴赢了 Uber ,付出的代价并不小。优步中国以 70 亿美元的价值合并进滴滴,Uber 获得滴滴 17.7% 的股份。根据之后泄露的 Uber 运营数据,其中大约 20 亿美元后来变成了现金。

高额补贴大战,打不死对方就急着高价并购,这贯穿着滴滴的整个成长经历。

滴滴早期投资人王刚回忆起 2013-2014 年滴滴与快的之间的补贴大战,说腾讯一开始只给了一周的补贴,但阿里巴巴为了抢支付入口补得更多,双方都停不下来。于是越烧越多,最后在 2015 年情人节,滴滴和快的在投资基金和腾讯、阿里巴巴的撮合下合并。

滴滴和优步的补贴大战基本上重复了这个过程。

滴滴拿了腾讯、阿里以及各路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拿了苹果的 10 亿美元,拿了海航、招行、中国人寿等大型传统公司的投资和贷款。它长长的 90 个投资方的名单里,甚至还包括中金、中投、中信等国家资本的名字。ABCDEF…… 一轮轮融资下来,连字母表都不够用了。

资本支持下,滴滴习惯了烧钱。柳青去年向投资人解释账面上的巨额亏损时说:“不烧钱我们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在和优步中国正面对决的一年半时间里,滴滴陆续新增了快车、代驾、顺风车、大巴、租车、企业用车、小巴等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配备了产品、技术、运营、市场团队。滴滴快速成长,也快速变成了一家臃肿的大公司,团队规模从 2014 年的 1400 多人迅速扩张到 6000 多人。

最终滴滴赢了,但是它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内部改造。如程维在那次闭门对谈中所说,在这一轮快速增长之后都要去补课,规模可以靠烧钱堆出来,但是团队、技术这些并不是简单可以买过来的。

2016 年 8 月,滴滴并购优步中国后,管理了大笔滴滴股份的共同基金黑石在报告中将滴滴 2017 年的收入增长速度,从 90% 调到 150%。看上去资本驱动的巨额烧钱-扩张-并购终于走到了垄断后赚大钱的这一步。

但根据多个第三方机构监控的数据,在打压外地司机的政策出来前,因为补贴减少,每天使用滴滴的人已经开始急剧减少——具体来说,三个月内下滑了 27%。10 月底,因为司机流失、政策不确定,滴滴又重新恢复了补贴。

蘑菇街与美丽说、美团与点评、58 与赶集,这几个新一代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路径都和滴滴差不多,也都在 2015 年开始合并。像滴滴一样,每个公司也都还没有找到可以对得起自己估值的盈利模式。现在资本又开始烧共享单车了。

垄断与扼杀创新,成了中国经济的常态

2016 年 9 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滴滴并购优步中国进行反垄断调查,称已两次约谈滴滴出行。

滴滴辩称说双方的盈利水平未达到商务部关于垄断的标准。但垄断已经形成。根据 CNIT 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占据了网约车市场超过 90% 的份额。在更便宜、量最大的快车市场,滴滴的市场份额甚至接近 100%。

和其它国家一样,政府对反垄断的调查一般都没有什么用,等监管反应过来,垄断已经彻底成形。早年对微软、Google 的调查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这在中国也没什么差别。

我们之所以害怕垄断,是因为一家公司会因为资源的高度集中,扼杀可能存在的竞争。

滴滴本身的成功离不开垄断的帮助,腾讯把持着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社交传播渠道微信和 QQ。向滴滴注资数十亿之后,腾讯毫不吝惜将自己的社交垄断变成武器。先是微信封杀快的,直到滴滴快的合并后才解封。当高度依赖社交传播的优步中国逐渐威胁到滴滴后,它的所有账号也遭微信封杀。到 2016 年,甚至连易到这个份额和滴滴相距甚远的公司也被微信封杀。每一次,微信的理由都是保护平台环境。

百度、微博、淘宝、微信……每一个在中国自称平台的产品在封杀潜在竞争者这方面表现得都非常自如。

资本驱动的烧钱发展模式加剧了垄断的影响,因为所谓“流量”被少数几个大公司控制着。

快的比滴滴更早做专车、更早做数据平台分析行车数据。易到比滴滴更早做机场接送、做了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优步比滴滴更早接入私家车、发明了高峰调价体系、更早做出提升效率的拼车系统……滴滴每个功能都很快赶上了,但依靠资本和流量,它不需要第一个创造任何东西。

缺少流量和资本的公司,想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挑战领先者变得几乎不可能。

传统业态与新业态的颠覆与反扑

9 月 1 日,滴滴宣布,同北上广深杭等十余个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合作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智能派单”系统,打通出租车网约车订单和后台系统,乘客发出的快车订单,也可能派给出租车司机。

两个月时间,加入这个相互融合系统的出租车公司增加到了 150 家。

出租车公司看上去没什么选择,双方在效率上差距太大了。滴滴一战成名,是因为 2012 年北京的一场大雪。遇到恶劣天气,打车都会特别难。那一天,帮人们用手机叫出租车的滴滴火了,人们发现,叫出租车可以不仅仅是在路面上随机等待,而变成了一件可以预估时间、可以掌握的事情。被补贴吸引来的用户,最后因为方便留了下来。

出租车司机常常抱怨收入太低,因为本身出租车的运营模式是一件极其没有效率的事情。司机每天需要缴纳“份子钱”,跑够了份子钱剩下的收入才是自己的。但是在街上巡游载客的出租车,一天的收入多少靠的是运气。

“份子钱”被讨论了无数次,但一直没有被解决是因为车内的计价器是出租车公司对司机唯一的控制方式。如果采用提成的模式,司机有更多动力关掉计价器,绕过出租车公司的控制。固定的“份子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将对接司机与乘客的过程转移到手机上以后,而滴滴不需要给私家车安装计价器——司机只要接活就会被记录。

让每一辆私家车都能变成出租车,使得滴滴可以调动的司机资源远远超过了出租车。拼车技术则降低了司机每单的成本,在拼车特别成熟的美国市场,旧金山和纽约都做到了不靠补贴市区拼车 5 美元封顶。

高峰定价的存在则调动了兼职司机,当乘客太多、司机不够的时候,高峰价让更多司机出门。网约车是个远比传统出租车业更迎合供需关系的新业态。

短短三年时间,出租车这个业态,被滴滴摧毁了。整个行业里的人和公司,都被取代了。有过无数次出租车司机和滴滴司机围堵总部、提出抗议的麻烦。2015 年,专车、快车业务上线之后,出租车司机对滴滴的不满更加剧了。但传统业态毫无反击之力,现在有超过 80% 的出租车司机都在巡游时打开滴滴客户端,收听滴滴平台派来的订单。

直到监管的介入,绝大多数城市的网约车管理都对车型、司机身份、营运证做出了不同程序的限制。

各地政府和出租车公司也看到了手机带来的机会,广州、浙江、贵州的地方政府都开始政府都开始扶植本地的手机叫车应用。

刚刚宣布新一轮融资消息的国资叫车服务首汽约车在 12 月的最后一周宣布了扩张计划,宣布开放地方品牌加盟——主要是各地政府扶持的公司。

监管越来越严,它们最在意的竟然不是公平

10 月 8 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几个一线城市相继公示网约车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草案或是征求意见稿。四个城市分别从户口、车牌、车型拉高了专车的门槛。

滴滴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根据当时公示的草案,北京、上海这两个户籍管理严格的城市,都要求司机必须拥有当地户籍,直接将目前大多数专车司机排除在外。

当天,滴滴发表了一封公开声明,直接指出严格网约车政策会造成的影响:“数百万网约车司机师傅或将失去目前的工作机会与收入,这也意味着数百万的家庭将失去重要的收入来源。大量的网约车司机将面对失业打击,成为社会闲散人员,重新寻找工作,或将造成群体性危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几小时后,这封声明在大部分地方都被删除,少数留下的也删了上面这段话。

对于一个庞大的、关系几亿人日常生活的行业,监管是必要的。

但此次监管没有关注许多实际问题,比如乘坐拼车发生事故,平台、司机、同路乘客如何分担责任。甚至连具体如何考试上岗、在哪里办理营运资格变更,许多城市也未明确确定。

明确规定的内容大多是在限制网约车的发展。

各地充满创意地通过对车辆价格、排量、轴距、车长的规定提高了网约车门槛,多数城市将门槛抬高到高价高油耗的 B 级车,确保了网约车的行驶成本高于出租车。

大部分城市还对每天拼车的次数做出了限制,2-8 次不等。这个无助于环保和缓解拥堵的限制确保了网约车不能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每单的车辆行驶成本。

经历了类似监管的行业很多。

互联网电视去年被禁止聚合多个视频网站的内容。这是一个损害消费者体验、对阻止行业垄断毫无帮助的规定,但它可以帮助传统电视台。

跨境电商经历了跨境电商新税制和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相继出台,受到新政影响较大的是母婴和日用品,在新政后都需要加税 11.9%。此前无需缴税的低价化妆品,现在则会收 32.9% 的税。

一些商品是否能够按照原来的方式进口销售也因为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进口商品清单发生了变化。尽管到年底,跨境电商迎来了新政缓冲期一年的消息,但是经过大半年的波折,这个领域的投资和消费都冷了下来。

整个电商行业都在面临严格监管。历时三年制定的《电商法草案》在 2016 年 12 月正式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审议。这份草案对电子商务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有一条建议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由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先行向消费者赔偿,再由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向平台内的经营者追偿。这本来是平台通过评价体系解决的问题。

比商业竞争更敏感的冲突,是外来人口

“你看,这都是跑滴滴的车。看到车牌前面是冀、豫、鲁、鄂,我们都能认得出来。”2016 年平安夜,快车司机徐师傅指着马路上超过我们的外牌车辆说道。

她原本在武汉的一个工厂工作,半年前工厂倒闭了才开始开滴滴。当时交通部正好发文确定了网约车的合法性,并且发送了对网约车营运证的要求。

徐师傅不是一个对信息敏感,跟着补贴来开滴滴的人。 10 月初,她把家里的捷达从湖北武汉一路开到北京,成为滴滴平台上六十万在北京开车的外地司机之一。那会儿滴滴已经基本暂停了补贴,但徐师傅对收入已经比较满足,她说自己在武汉一天跑上十个小时才挣两百块钱,来了北京随便跑跑也有两三百。

失业、在大城市能多赚点钱,这也是外地户籍司机来北京的主要原因。滴滴的存在,给了这几百万人更好的谋生机会。

在我们早先对数十位司机的采访中,许多即便是拿掉补贴以后,大多数外地司机也觉得给滴滴开车是个好工作。他们有人之前开货车,常常一整个月没有一天休息日地在路上开车;有人之前在洗浴中心打工,拖欠几个月工资也要不到;有人之前在北京给租车公司开车,一天两班、工作 16 小时才拿 6000 元。

制造业下滑已经被谈了很多年。广东一些原本常年加班的工厂因为拿不到订单,从 2013 年开始就维持着从元旦放假到春节的节奏。《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15》显示,17 个重点去产能省份的失业人数为 486.4 万人。

但这些人的谋生计划和大城市的规划是冲突的。北京市明确规定了城中六区的常住人口到 2020 年下降 15 个百分点左右的计划。医疗教育和行政办事机构都已经陆续从城中心向郊县乃至河北、天津疏解。

北京、上海 12 月 21 日宣布了网约车管理的最终版,用司机之间的话说就是“京人京牌”和“沪人沪牌”。

不仅仅是网约车,制造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基地、小商品市场等外地人口集中的行业与地区,都是北京市“疏解”人口的重点。

“京人的问题,第一次征求意见稿问我。我认为不仅仅是网约车限制了需要规定户口,其实很多行业都在限制北京户口。”参与了北京市网约车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的首汽约车 CEO 魏东在年末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不是网约车这一个行业在限制北京户口,很多行业都在限制北京户口,基于是说通过底层的一些门槛,某种意义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是城市总量的控制,网约车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配合这一点而已。”

大城市过于拥堵,更多城镇则在为就业发愁。整个中国的 GDP 增长率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精准”地维持在 6.7%。冲突只会越来越严重。

从网约车的管理来看,政府还是更习惯一刀切,直接限制岗位来阻止人口流动。网约车之后会是什么行业受限?

徐师傅直到平安夜那天才知道北京市的政策限制,之前群里的几个武汉司机每天都忙着开车,没听说三天前出台的新政。她说回去要去了解情况看看,“应该不会不让我们开吧?”自始至终,徐师傅都没有抱怨过挣得少。

上百万外地户籍滴滴司机的 2016 年就这样结束了。

来源:好奇心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438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