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30 美元的手机,到底 “偷工减料” 到哪一步?

30 美元的手机,到底 “偷工减料” 到哪一步?

30 美元能买到什么样的智能手机?

Google 公司 CEO 桑达・皮蔡(Sundar Pichai)上周在接受采访时说,新的入门级 Android 手机价格有必要降到 3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00 元),因为 Google 想让更多低收入人群接触到互联网。

按照皮蔡的计划,Google 将继续跟富士康、本土手机制造商合作,生产低配置的 Android 手机,其中的入门款售价不超过 30 美元。

但 30 美元的手机会是个什么样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产品牌手机制造商告诉《好奇心日报》,30 美元手机的元器件成本可能在 24-26 美元左右,剩下的 4-6 美元是加工费、营销、给渠道商补贴的费用,还有资质证明,例如入网测试成本。

以印度厂商 Micromax 旗下的一款 30 美元手机 X853 为例,如果你买的智能手机是这个价格,那么它可能会长成这样:

具体来说就是:

有触控屏幕,但不大:这个价格,要买 5 英寸大屏幕手机很难,所以手机屏幕可能会在 3.5 英寸到 4 英寸之间,类似 iPhone 4;
网络可能只能用 3G;
处理器也很弱:这是一台手机最贵的也是最重要的元器件,但受制于成本,没法像旗舰机那样用 “高通” 顶级芯片了。代替品很有可能是台湾厂商联发科的低端芯片。使用更低端的新片,也意味着手机玩游戏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卡顿;
电池续航很短:Google 的低价手机项目 Andorid One 在 2015 年就被吐槽 50 美元的手机续航很短,而更便宜的 30 美元手机,情况可能只会更差;
可能只有一个后置相机,像素也只有几十万:这大概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刚好能把物体拍清楚的程度。

自从 2014 年 Google 推出廉价智能手机项目 Android One 以来,这次已经是他们第三次调低入门机型的售价了。从最初的 100 美元,到 50 美元,再到现在最低 30 美元。

为了更直观的对比这三档价格能买到什么样的手机,我们找来了几款代表机型来对比:

这几年,Google 在第三世界国家推广的 Android One 低价手机计划,并没能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

Android One 手机主要是由印度本地的手机厂商如 Micromax 代为设计和生产,再通线下渠道在印度农村地区销售。

《印度经济时报》曾经写过一篇报道谈 Android One,使用的评价是,“Google 低价手机并没有引起印度大众消费者的关注”。因为手机配置低,使用起来跟价格更便宜的功能机差不多,并没有吸引太多印度消费者。

根据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的数据,2014 年 9 月到 2015 年 9 月,印度市场一共只卖出了 130 万台 Android One 手机。

而且当地的 Android 合作意愿也不那么高。

厂商不愿意合作主要是因为:低价手机利润微薄,必须非常大的数量才能赚钱。而能赚钱的软件系统 Android,又被 Google 把控着。

Google 不允许做 Android One 的合作厂商做商业化定制。所以印度厂商也不像中国手机厂商那样有应用分发、游戏分发、预装等赚钱渠道。这方面带来钱并不少。在 2014 年年末,小米光是通过游戏分发每个月就有 2 亿人民币的收入。

而从 100 降到 50 美元,再到现在的 30 美元,Android One 很难在没有给手机厂商高额补贴的情况下光靠印度手机厂商自己持续推行下去。

Google 是想把第三世界国家的新智能手机用户都转到 Android 阵营上。但靠补贴卖低价硬件的模式能走多远呢?

在国内,代表着 “硬件不赚钱,通过软件赚钱” 模式小米在今年走不通了,尽管已经做了 6 年的 Android 操作系统软件服务,但小米公司 2015 年来自软件的收入只占了公司总收入的 4%。

而这两年成绩更好的 OPPO、vivo 、华为,都是把硬件本身做成了一个赚钱的生意。

来源:好奇心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457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