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工作中的人脉到底重不重要

先声明,这篇文章的观点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想法或许跟一些朋友的理念违背。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分享你们的观点。

01

这是假期思考题系列的最后一篇,我想跟朋友们说说人脉的事情。

聊人脉的起因是亲戚送礼,我表哥是内向且实在的人,工作能力还不错,但就是怕跟领导打点关系,套近乎,说客气话,但他爹妈就坚持认为,要想在工作上升职加薪走得快,逢年过节一定要表示点新意。那么春节这么大的节日,此时不表示,竞争关系的其他年轻人做了,那我表哥岂不是落在了人后。

同样惧怕送礼说客套话的我,都能够想像到表哥的窘境:在新年第一天提早到单位,反复背诵几句吉利的客套话,然后眼观四方耳听八方,等到合适的时机,鼓足勇气敲开领导的门,强挤出笑脸,把反复练习的几句客套话快速抛出来,送上心意,立刻落荒逃回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有种虎口逃生的感觉。

家长们总是认为送礼是一种积累人脉,稳固职位的表现,否则职场上重要人脉就会被别人抢走,自家的孩子还混个屁啊。而对于曾经经历过这类事情的我,以及正在经历这类事情的表哥而言,家长们所谓的重要人脉从来没有属于过我们,我们也从未享受到这类行为带来的福利,除了内心深处强烈的屈辱感

我是怎么明白这类人脉积累是扯淡的呢。

几年前,逢新年开工,我爸妈会准备礼物让我表达心意去。其实我理解爸妈的苦心,他们觉得我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工作,被排挤是常事,不求别人提携一把,但求不要为难就好。

但实际上,这种爸妈自以为的“人脉”脆弱得不堪一击。光靠表达点心意,人家怎么可能把我当“本地人”,何况日常工作中稍微有点不顺从的行为,比如做了不站队的事情,比如酒桌上拒绝强迫式喝酒,什么人脉都成了扯淡。

人情冷暖,翻脸不过几秒钟的事情。说话做事顺心顺意,人脉圈子围着你转,反之,人脉圈子把你往死里逼。

但说实话,在我的圈子里,得到所谓“人脉”照顾的那些人又能如何?我亲眼看着一个妹子在酒桌上喝下了一整瓶红酒,然后在厕所里吐得一塌糊涂,因为听话顺从,长达一年时间跟着领导各种应酬,最后内分泌失调,生理期严重紊乱,整整两年都要靠中医调理。

她拿健康换来的人脉除了在她住院的时候看望过几次后,就再无关照,当人脉卸下了职务身份后,这个妹子所期望的那些事情一件都没有落实。

02

这些事情之后,我开始反思长辈口中的那些“搞好领导关系,多多积累人脉”的话有几分真实。

据我这几年的反思和观察,我有几个看法:

1、物以类聚放哪里都没有错。如果领导本身是有能力的人,往往会重视并且愿意提携那些有能力的年轻人,在靠本事吃饭的人眼中,送工作业绩要比送礼来得有价值得多。如果领导本身是靠溜须拍马上台的人,自然喜欢且重用溜须拍马的人,那就不要指望在这些人身上学到真本事了,不过日子久了,喝酒的能力到时会提高。

世界是遵循吸引力法则的,什么样的人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倘若一个踏实做事情的孩子给一个好收礼老油条的上级送礼物,这个礼物送的有啥用,这样的人脉圈子未来也压根起不上作用。

2、人脉资源也讲究质量的。我们要换位思考个问题,凭什么有些人的人脉关系就有价值,有些人的人脉关系就是一张纸老虎。酒桌上吹牛自己认识某某市长省长部长的人多了去,但真找这些人帮忙会发现,他们除了开口捞一笔钱外,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真正厉害的人根本不需要靠喝酒吹牛让别人追捧自己,而是不动声色就把很多棘手的麻烦搞定了。所以,在职场上与人相处的时候,对那些满嘴跑火车的人送太多的心意就是打水漂罢了。

擦亮眼睛,动动脑子,分清楚谁的人脉有价值,谁的人脉是假象。

3、这世界上哪里有抢来的人脉。说句实在话,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是遇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人脉的。重视人才的领导的确会提携年轻人,但这只是提携,而不可能共享领导的人脉圈。

再说难听点,他们是需要年轻人跑路干活做事情,他们生意往来业务交流这些核心层面,怎么可能让一个毛头小子入场,即便有心带入场,毛头小子又能听懂多少的门道。

就拿我自己举例,当我刚刚接触理财的事情,资金状况和知识能力都处在非常低的层面,即便我拼尽全力想去认识那些私募高手,谁理我,我充其量去银行大厅找大堂经理唠嗑聊天,或者去各种理财论坛跟一样水平的朋友讨论省钱的方式。

但当我知识储备和资金量变多,我所接触的金融界的圈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托私募都开始主动介入我的生活,一来我可以很容易去接触到他们,二来我很容易跟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自己在哪个层次,人脉就在哪个层次。越界获得的东西未必拿的住。

03

当然,有朋友说在体制内,人脉圈子还是重要的。对于这一点,我说点直白话吧。

假设一个年轻人进入正处级的单位,花了很多心思去经营人脉关系,尤其是局长一级的人脉关系。但是不要忘了一点,政府机构每5年就换届,苦心经营的人脉圈很有可能随着一届领导的更换而立刻瓦解。

比如局长书记空降,会把类似办公室人事处等核心部门的人做一次大轮换,人脉圈的根基都没有,咋办。于是硬着头皮再经历新一轮5年的人脉关系打点。

试问,人生有几个五年时间值得如此去折腾。

何况,在体制内如果想一条道走到黑,从科员做到副科,从副科做到正科,再从正科提到副处,正处等等,大多数人经营死了人脉圈,只能让自己的职务停留在地级市的正科职务上,然后用漫长十几年的原地踏步等待退休。

人脉圈不是想经营就能经营的,就算本部门里或者本系统里可以经营,试问,正科提拔到副处,这就是市管干部一级,那个层面的人脉圈又需要花多大的代价去经营呢?越往上走,越会发现,人精多的可怕,天生自带政治背景的人多的可怕,一个普通人连撬开人脉圈子的大门都难。

还有人会说,有人脉可以提前获得重要的信息资源,说不定能够提前布局。以前或许可以有,现在没那么容易,每一次领导换届,各种传说飞天,每个人都说自己拥有绝对可靠准确的消息。事实上,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猜错了,空降的领导根本就不在讨论范畴内。那么所谓提前布局有什么用。

说实话,如果一个普通人靠包打听就能获得的重要资源,也不是什么真有价值的信息。不要忘了,信息跟人脉一样,也是挑着人给的。

04

长辈们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缺乏安全感的一代人,也是深受“等要靠”这种弱者文化影响的一代人,出门办事先会想想自己是否认识什么熟人,他们不能快速地接受时代的改变,也跟不上时代的前进的步伐,更不愿意相信靠孩子自己的本事可以在社会上混得很好。

身边如果有年轻人事业做得不错,他们会本能地得出几个结论:一是人家家里有关系有背景,二是人家运气好遇到贵人,三是人家今年事业做得好,未必明年后年大后年也做得好。

所以他们信命,信“人脉”,这些是他们处世为人哲学论中极为重要的东西,也是不遗余力想让孩子(尤其是体制内的孩子)接受的东西。

但是他们搞错了一点,过去的人脉不过是特权的变体罢了,而现在的时代下,小老百姓看中的那些特权都在不断地被管控(至少在发达沿海城市的确如此),拥有这些权利的人不可能如过去那样翻云覆雨一手遮天,试问这样的人脉有何用?

现在的人脉求得是更高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资源渠道,这些东西怎么可能靠送礼来获取,自己没有足够相匹配的能力,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谄媚死了也得不到。

先把自己做好吧,能学的知识经验技能都学好,然后继续往上跳,每次主动跳到更好的一个层次里,就跟海绵一样多吸水,多认识真正干事情的高手,不求做朋友但求当个好学生,好下属。

当准备充分了,继续往上跳,重复过去的方式。到了足够高的层次,会发现,人脉其实一直都在自己的手上握着,不用抢也不用骗,不用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品德,该来的,终究会来。

来源: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