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顶住计生成赢家

顶住计生成赢家

作者:菁城子

我的父亲是普通农民,像其他农民那样,对于国家政策,一辈子恭顺。他这辈子最不听政府话的时候,大概就是,政府说只许生一个孩子,父亲一共生了三个子女。

就凭这点,我觉得父亲是生活的勇者,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他做出自己想要的决定。

当时是1980年代,计划生育已经很猖獗。父母没有反对计划生育的任何知识,他们完全凭自己的愿望办事。生完姐姐之后两年,我也出生了。按照计生政策,这当然违法。当时政策对“头一胎是女孩”的情形,还是比较宽松。没有罚款,只是告诫一定要领母亲去上环。

父亲没有听从,他认为两个小孩并不多,母亲身体也很健康,他们想再要一个小孩。很快地,就有了我弟弟。在福建农村,生养两三小孩很正常。父亲带着母亲东奔西躲,有一段时间还躲在山上。可以想象那时的心惊肉跳。幸好,一切平安。

由于“超生”,整个1990年代,我们家受到罚款,还有政策歧视。十多年生活清苦,父亲不为所动,努力工作,培养三个孩子上学。我们姐弟三人全部考上大学,在家乡传为美谈。此后工作也很顺利,我在北京,姐姐和弟弟在福州,说不上出人头地,至少是安家立业,不负父母所望。

3月份的时候,父母到福州参加弟弟的婚礼。弟弟在福州工作多年,买房置业,已经定居下来。姐姐也在福州多年,父母前往,自然受到很好的照顾。

婚礼完成之后,家人带着母亲到医院做检查。最近一年,母亲总感觉脖颈不太舒服。检查发现是甲状腺结节,中年女性常见病。医生表示,做手术吧,消除隐患于未发。姐弟几人奔走,办理住院手续。手术那天门口守着四个家人。一切顺利,又过一周,顺利出院。

整个过程,我并没有在福州。他们把事情办得漂亮,我只有电话问候的份。父亲夸弟妹很贤惠,姐姐很周到,这样就很好,你不必过来。我满声惭愧,那我就不过去,其他需要承担,到时候说。

我想起一位朋友,他是家中独生子。2014年父亲生病,他请了一星期假看护,精疲力尽。过几个月,丈人也生病。老丈人只有一个独生女,女婿胜似亲儿,总不能撒手不顾。请不出假,只好驱车几百公里,每天回河北老家看护,一连折腾半个月,人仰马翻。

花钱能解决一些问题,不过很多事情还是要亲力亲为。老人一生病,几百公里外的独生子就是最近亲人。大病床前无孝子,老人多么无助寒凉,儿女心中也很过意不去吧。

人到中年,上面有好几个老人,万钧压力一人肩上扛,有时想想,是挺崩溃的。重压之下,不敢多生娃。可是,越不多生,下一代的负担越重。恶性循环。这样的人口结构,如何能支撑长久的繁荣。

幸运的是,我很少为父母养老发愁。他们年近六十,身体还很健康,有赚钱自养的余力。再过些年,父母不再劳动,姐弟几人承担赡养,也构不成沉重的负担。父母生病需要照顾,就近照顾,互相照应。这一次我远在北京,惭愧且深感庆幸。

前几天我还和妻子说起:我们在北京遇见,也许都沾了老家有兄弟的光。你不担心父母养老(她在家乡还有弟弟),我爸妈也放手让我漂,我们才能在北京相遇,一起努力,在异乡定居。

身处多子女家庭,意味着更大自由度,更多选择项。有志者到异乡闯荡,无论发展如何,也没太大压力。至于父母养老,姊妹兄弟共承担,通常不是问题。独身子女面临的家庭羁绊和负担,则显然会很多。

我问父亲,将来想怎么养老?他说,再干几年才考虑吧,偶尔到儿女家住一住,看一看。不过,他还是喜欢在农村老家,空气好,熟人多,生活水平也不错。我很高兴父母有不同的选择。他们的晚景应该很不错,没有大烦恼。

至于当年羞辱人折磨人的计生政策呢?很快被扫入历史尘堆吧。

推行计划生育期间,政府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这个口号迷惑了很多人。城市养老金寅吃卯粮,受通胀侵蚀,问题越来越多。农村养老问题也很严峻,负担重不说,独生子女不敢离家太远,不敢冒事业风险。这个时代,谁能真的指望“政府来养老”呢?

来源:网易博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640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