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别让自己变成自媒体的流量

作者:Lachel

知乎最近又有一个话题火了。

事情是这样的。先是有人提问:

为什么一瓶水加氮气制成、成本不超过10块钱的某品牌喷雾,能卖到180元(300毫升)?

果不其然,这个问题底下,立刻被各种互相攻讦的回答刷屏。

男生们纷纷嘲讽妹子是在交「智商税」,还不如买矿泉水加个瓶子自己DIY;女生则以「理工男」「直男癌」回击。

甚至又有人提了一个问题:

如何评价男生因为让妹子「用矿泉水加喷壶」替代某某喷雾,而遭许多妹子反驳的事?

截至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前一个问题有500个回答,后者则有1000个回答。

我翻了一下这些回答。大多是类似这样的:

「化妆品是重税区,谁交税不是交,她们交了我们还能省一点。」

「花点钱让自己开心的方式不多了,又人畜无害,揭穿这层窗户纸干嘛?」

「比起买那些几万块的包,一瓶180块的水已经很好了。」

而女生们的回答则多半围绕这几点:

「我愿意买,吃你家大米了吗?」

「你们这些什么都懂的理工男,找到女朋友了吗?」

「你做一个效果更好的出来,做不出来不要BB。」

真正想从工艺、质量和消费心理学把这件事情讲清楚的回答,有多少呢?

有,但是没看到几个。

其实,这正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对立、标签和群体认同煽动情绪的例子。

在自媒体行业里,永远不乏这样的例子。

四平八稳、严谨中立的文章往往没有市场,能够造成轰动效应的,能够变成另一个「10万+」记录的,永远是争议和对立。

先树立一个靶子,再挑动对立双方的情绪,让他们去骂,骂得越狠越好。

炮制出这些内容的人,需要的从来都不是「把事情讲清楚」,而是「把水搅浑」。

只要吸引到更多的关注,争吵越热烈,它们的流量就越庞大。

但是,这样一波争论下来,有哪一方能说服另一方吗?事情的真相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解释吗?

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

许多人看到一篇文章,被文章里描述的「靶子」刺激到,情绪亢奋,肾上腺素急剧飙升,或者参与到口诛笔伐之中,或者转发以示认同感,也许还会加上几句「说得好」「说到心里去了」,以获得一种宣泄的快感和优越感。

然后呢?

情绪回落之后,这一切就会被抛诸脑后,于你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你不会更进一步去思考文章背后的任何东西,也不会得到任何有意义的启发。

而挑起事端的自媒体,则看着蹭蹭上涨的阅读量、粉丝数,弹冠相庆。

我针对的不是这个问题,我说的,是许多自媒体同行,每天都在干的事情。

自媒体们是如何通过各种技巧,撩拨我们情绪的呢?

通常是下面这几点。

一、制造对立

如果说人有什么本质的劣根性,那么「党同伐异」,一定是其中之一。

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觉得:跟自己一致的人就是对的,不一致的人一定是不对的。

我们习惯了用动机去揣测他人。如果对方说的不是自己认同的,那么,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是智商欠费。

但我们却很少真的会去思考: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对方会这样想?是不是我真的错了?

——不会。我们只会去指责那些「我们认为错了」的人。

这就是对立。

常见的对立,莫过于这几种:老板与员工,富人与穷人,政府和民众,中国和外国,男性与女性,大城市和小城市,高学历和低学历。

这其中的重灾区,就是男性和女性。

男女之间,由于思维、习惯和性格的不同,会产生种种差异。但是,很多人却难以直视这种差异,不会想试图去理解对方,反而把这种差异,强加到「性别矛盾」的刻板印象上面去。

想一想,「男人就是这样」和「女生就是这样」,类似这样的论调,你听到过多少次了?

前段时间有个事情很火,是说女生让男朋友猜自己的化妆品值多少钱。剧情大多是这样:女生拿出一大堆瓶瓶罐罐,男生开始猜,然后进入茫然模式:

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这玩意儿为啥这么贵?什么,这东西要上千块??疯了吗??

说实话,我有点诧异。

单身的就算了,都在一起了,难道不应该尝试着去理解对方,了解对方平时的生活习惯吗?

你连女朋友喜欢买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一起生活啊?

回到喷雾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对立是什么呢?至少有两对。

其一,是:女生没脑子,乱买又贵又没有性价比的东西;

其二,是:理工男自以为是,低情商,又不会说话,活该单身一辈子。

但这种对立,是真的存在呢,还是我们日常由「刻板印象」积累而成的偏见?

我们这些刻板印象和偏见,又是来源自哪里呢?

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为了简单,为了容易传播,为了撩拨你的情绪,自媒体们不会试图去消除这种刻板印象,而是会不断地利用它们,强调它们,来获取你的认同。

而每一次强调,又在无形之中,强化了我们对其的认知。

「女生都感性爱发脾气乱买东西爱交智商税」和「男生都死板低情商下半身思考喜欢出轨」,类似这样的刻板印象,还要固化到什么时候?

女生里面明明有许多理性又可爱的,男生里面也有许多聪明又忠诚的。

我的读者里面都是啊。

二、贴标签

「标签」是我们认知事物的基础。理论上,贴标签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认知资源,迅速掌握对方的总体特征,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利的。

但是,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标签的出现,都会把文章或谈话的水平,拉到极低。

你居然买这么贵又没用的东西?这是交智商税!

你居然为政府的行为洗地?你一定是五毛!

你居然让女人当家庭主妇?你这是直男癌!

在这些时候,标签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可以调动起我们记忆中的「图式」,提取标签所象征的一类人的整体特征,并投射到对方身上。

当我们对另一个人贴标签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攻击的,是标签代表的这一类形象——而眼前的这个人,只不过是穿着这个形象外衣的一个稻草人罢了。

这一类标签,在自媒体的语境里,实在是太多了,随口就能说出一大堆:

小粉红,美分,精日,公知,女权癌,中华田园女权,绿茶婊,文艺青年,装逼党,直男癌,理工男,小资女,文科生,理科生……

这些标签,大多朗朗上口,易读好记,又带着浓重的感情色彩,特别容易让人入戏。

当它们出现在文章中的时候,目的往往是获得你的共鸣和认同,唤起你对这一类人的厌恶,从而撩拨你的情绪,达到转发和点赞的效果。

但是,轻率给某一个具体的人,贴上一个大而无当的标签,也是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再去思考他背后的逻辑和缘由,而是把一切都归因于「标签」本身。

喜欢买贵的东西,就一定没有脑子,是在交智商税吗?

批判女权的言论,就一定是大男子主义和直男癌吗?

理科生就一定木讷呆板,文科生就一定低智商吗?

女汉子就一定率真、直爽、没有心计、值得信任吗?

最无用的行为,莫过于企图用一个简单的描述和逻辑,去套在任何一个复杂的人身上。

下一次,如果你在文章中读到这些标签,也许,你可以试着过滤一下:不再把着眼点放在这一类人身上——因为这一类人或许压根就不存在——而是思考每一个具体的人本身,思考他的处境、想法和逻辑。

也许,你会发现,世界并没有这些自媒体所描述的那么简单。

三、群体认同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只要人与他人发生联系,就必然处于各种「圈子」和「群体」之间。

这些圈子,可以是收入,地缘,血缘,性别,学历,单位……诸如此类。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倾向,就是在群体里寻求共性,在群体外寻求差异。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是广东人。当有人说「广东人如何如何」(说的是坏话)时,即使你明知说的不是你,你不具备他说的那些特征,也会忍不住生气,也许还会跟他吵起来。

同样,当有老外说「很多中国人不讲礼貌,随地吐痰」时,即使你从来没有随地吐痰,你也会感到不高兴。

这就是一种「圈子效应」。

对于我们所在的圈子,我们会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认同感;而对于圈子外的对象,我们则会夸大这种差异性,把它们对立起来。

以文章开头的例子来说明。

当你看到别人说「爱交智商税的女生」的时候,如果你确认自己没有交过智商税,那你就不应该生气——但很多女生做不到,她们关注的点在于「女生」这个群体。她们会觉得这个群体受到了攻击。

同样,如果你是理工科男生,当你看到「低情商的理工男」的时候,如果你情商不低,那就应该无视——但很多男生就会觉得,「理工男」这个群体受到了鄙视。

这个时候,他们往往就会被激起斗志,群起而攻之。

流量就诞生了。

最后说几句。

曾经我在知乎写过《为什么我不用新浪微博》,里面有这么几句话:

在微博看来,用户不是用户,而是一个个的流量。

他们每天思考的,不是怎么服务好用户,而是怎么从用户和KOL身上,赚更多的钱。

其实,又何止新浪微博?有人的地方,都有江湖。

下一次,当你看到另一个令你产生共鸣、认同和情绪高潮的观点时,也许可以思考一下:

作者是真的把你当成读者呢,还是当成流量?

来源:忽悠 微信号:huyoudeyuanli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