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星球大战》 40 年了,它刚出生时影评人是如何评价的?

1977 年 5 月 25 日,有一部拿土豆当太空陨石的科幻电影在美国 32 间电影院不起眼上映了。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个年轻人,排片量也不高,上映的时候有点儿不起眼。但,从电影院到电影公司就意识到,它们手上握着一个多么特别的东西。

就因为这部电影, 32 间影院的销售额创了纪录,制作这部电影的公司二十世纪福斯的股票飕飕地大涨,媒体上也是连篇累牍地报道。这部电影,就是昨天过了 40 岁生日的《星球大战》。

过了 40 年,我们看待《星球大战》的心态已经定型了,有趣、充满想象力、一个超级 IP ,在全球拥有无数粉丝。但 40 年前,当大家面对这部横空出世的电影时又如何去看它呢?趁着《星球大战》 40 年之际, Mashable 翻出了当年影评人门给《星球大战》写的观后感。看看当时的人们如何面对这样一部横空出世的电影,也是很有意思。

美国传奇影评人罗杰 ·埃伯特( Roger Ebert )说,看电影的过程好比灵魂出窍,《星球大战》是当之无愧的年度第一电影。

但也有说反话的。比如《纽约客》的保罗·凯尔( Pauline Kael )说,他觉得《星球大战》就是一些零配件的组合,情感方面没有抓地力。他嘲讽说,“《星球大战》对那些有幸正好是个孩子和那些不幸永远长不大的人来说是个好东西。”

不过大部分评论都比较接近于《多伦多之星》说的,“《星球大战》是有史以来最令人愉快的电影之一。观众会在两小时有趣的、令人兴奋的、波澜壮阔的幻想体验中喘不过气来。”

《星球大战》的影响力还在于,从那以后,所有相关题材的电影都会被影评人说成是类《星球大战》的影片,比如在罗杰 ·埃伯特笔下,《魔境仙踪》《飞侠哥顿》和《2001 太空漫游》都包含着《星球大战》的元素。

有意思的是,虽然当时影评人都很看中这部电影,但对黑武士达斯·维德却不怎么在意。《芝加哥论坛报》说他像“一个黑色的聚乙烯涂鸦青蛙。”有些影评人甚至没记住他的名字,比如《卫报》即把他混在各种各样的恶棍里一笔带过了。

他们当时可能没想到,到了今天,对于《星球大战》来说,黑武士头盔的意义就像米老师的耳朵之于迪士尼一样。

那他们喜欢谁呢?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就是那对活宝机器人 R2-D2 和 C-3PO 。

《芝加哥论坛报》说他们是“电影中最令人愉快的人物。”《纽约时报》说他们是“今年最好的喜剧团队。”

那人类角色里谁人气最高呢?答案是绝地武士欧比旺。Alec Guinness 在影片中的表演被《丹佛邮报》评价为“天才的一击”。

那最受欢迎的场景是哪个呢?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有一一样的答案:小酒馆里那场戏!那些千奇百怪的外星人实在太有意思了。影评家们都把它列为了整部电影中最有趣的一个场景。

大家爱的,还有《星球大战》里夺目的特效。虽然今天看已经有点 out 了,但在当年,它的震撼指数绝对无人能及。《纽约时报》说,整部《星球大战》真正的明星是负责设计的约翰·巴里和特效师们。宇宙飞船、星球爆炸、太空站、手绘战斗,以及具有冲击力的光剑当时可把大家惊艳坏了。


有时候我有点羡慕过去的人,甚至怀念小时候看科幻电影和漫画的自己,总是能不断收获新的技术新的惊喜。《星球大战》的故事还没讲完,但我们已经长大得太快。再回过头去读保罗·凯尔那句影评,长不大的人真的是不幸吗?

来源:好奇心日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