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古代秀才有多难考?跟今天一样,还得看你考区在哪儿

科举这类制度史资料挺多,真要看政书,很容易讲,但是政书上讲的只是基本对,大部分活的内容根本没读过。想搞明白活的制度史,还得看笔记,特别是晚清经历过科举的人,入民国以后有大量笔记留下来。

明代笔记看的少,我就讲清代。至于秀才能不难考,分地域,分时代。

一、家乡越富越好考

明清两代秀才学额是按县录取,按赋税、文风归为三档,大州县 50、中等 30、小规模的 15 人。但这也就是书面上,具体学额是有变化的。比如是乾隆三十和泰州与其下属的东台县的学额分配,泰州由 13 人变成 15 人,东台县由 12 人,变成 10 人,看似对泰州极有利吧。但泰州应考人数是东台县的三多倍这是因为泰州很每年的总赋税是 8,906 两,其中东台交的税是 3,067 两。拿学额与考生做下粗步计划,东台的录取率是泰州的两倍

在这类背景下,基本上是,越富裕的地方学额越多,考生也越容易考上。考上的人数越多,中举的比例越高,而且越富的地方,能捐的起监的越多。不少考秀才时倒霉的,考举人时则运气极佳。比如左宗棠,他的监生就是捐的,然后直接中了举。所以文风也是经常是地方富裕程度的代名词。

因为秀才是分州县录取,拿考 211、985 与其相比不太合适。更直观的就是在 90 年代以前,各县里的学生考中专,当时中专毕业就是公务员,那时代最为激烈的就是这些地区中专。

二、读书不贵考试难

清朝是一个农业社会,大部分人是住在村里。读书不贵,全村集体找个开蒙的先生,一年用不了多少钱,因为这类先生自己本身也没中过秀才,而且都是本村农民。这类半耕半读的先生,一年用不了一两银子,学费给的就是粮食,灵活性很大。像洪秀全当年就是教书先生,孙中山当年的开蒙先生也是本村人,所以认字成本不高。因为考秀才不考策论,只要会写八股和诗就可以,所以学了韵之后,就可以大量的背八股集子。

当时这类的书籍有不少,归有光就是这方面的高手,《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的职业就是八股选家,里面的匡超人就是靠背八股集子,最后背成了八股能手。因为这类书籍的印量大,价格相对便宜,甚至可以到租书铺子租来自己抄。具体价格我没查到过,但按清朝江南地区留下的抄书资料可以算一下。当时抄书工,每页的工价是一文钱,一本八股册子,当年我在网上看到的是总共 500 多页,请人抄的话,要 500 文钱,如果买的话,不会超过 300 文,要是自己动手话,这就不用钱了。

各类中式的卷子,在书院、祠堂中有大量的保存。清朝特别流行将自己中式的文章的朱卷印出来,印完后就是为了送人。现在存式的朱卷里,上至进士,下到秀才,种类繁多,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会送几份留在老家这边存着,真想读书,这部分的资料是免费的。

因为识字成本极低,前清时,男性识字率在一半左右。如果说统计可能失误,就看看前清的政令吧。秀才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场。入关之初,顺治九年的规定是“县、府试取额有定,照入学名数,县考取二倍、府考取一倍,以送院考。”当时院考的性质是复考,因为府考过了,就已经等于中了秀才。而后因为考生日渐增加,到了康熙三十九年,规定为“令府、州、县考取童生不必限数,倘滥送由学政参覆。” 院试也就由此变成了决定性考试。府试的主考为了显示爱才,只要没违禁,没犯规的卷子就试其通过府试,最后这让学政主持的院试工作量极大。到了乾隆八年,清政府关于府试的规定便改成了:“府试童生,录取之数,向无定额,惟就其丈风之高下,酌量录递.若不论文理优绌一概申送,不特学臣阅卷,多费心力,且恐顶冒代倩诸弊丛生。嗣后,文童入额一名府取五十名,有滥送者,照数截去。”每个学秀才名额,府试放 50 人参加院试。如果识字率太低,就不可能出现这类情况。

三、考试费用是大头

因为现在都享受惯了我朝各类低价考试,而且考点大部分都设在本市或省会,没几个人知道古代考试占的费用要超过读书。

县试在县里举行,考生就必须从家里出来到县里考试,交通、吃饭、住店,都得不少钱。当时一亩地的地租是一钱银子,这一次考试吃饭住店的钱,就可能吃掉几亩地的收入。府试、院试也是同样的问题。

近代以前都没有现在的身份系统,在县试时,要搞联保与认保。联保即是五个童生相互担保,一人做弊,另外四人要受处份。认保是为了证明他们有考试的资格,这就必须找本县的廪生进行认保,如果出现问题,廪生也要受处份,最起码廪生升贡的资格没了。想让廪生作保,就不能不给些意思,否则那就太没意思了。这个没什么明确价码,一般是按家庭情况适当给予好处。我看到的资料上是,家穷的 10 个大钱,富裕的 500 大钱。而且县试之后,也要给封卷钱,朝廷规定是每人三分银子,但现具体操作时,又要给一钱到三钱不等。到了府试,保人又得加一名,这位也要给钱,考过后,降要交封卷钱。

如果县试与府试就考上了,就要提前给谢师礼,这笔钱一时一变。最少要 500 钱,最多不会超过 2 两。考场之中可以带吃的,但不能带水,所以需要买热水,那里面一壶热水 40 文,而在外面只要两文。

基本上这一次考下来,少说也要三、四两银子。许多人考到五十岁才考上秀才,原因无它,是在存钱,他不可能次次都参加考试。

四、文无第一

不少书上,包括讲科举的书上讲县考就一次,其实不确切。参加过科举的齐如山、周作人回忆录中,县试要考五次。每次考完之后出一榜,只要榜上有名的人,就能去参加府试。如果没赶上县试,那就考一次复试,这个也容易过。不少人考县试,就是为了要个文童资格。清代只要考过一次县试,在官府中的登记就是文童,到一定岁数有部分秀才特权,一般是 55 或 60 岁以后可以见官不跪。60 岁以上应考,会开恩给个秀才。

县试五场却相当讲究,只要第五场名字在榜首,考了第一名,那就直接被录为秀才。因为这关系到学官、知县等全县大小官员的脸面。所以第五场的评卷是最严的。县试主考是知县和地方上的学官,他们衙属里的师爷会在第五场认真评卷。所以前四场都是第一,只要第五场没第一,也是白搭。当年洪秀全就考过一次县试的第一名,最后一场没排在卷首,与秀才失之交臂。

府试考三场,考试由知府及学官主持,与县试一样,最后一场第一名直接成为秀才。通过之后参加院试,这次是在省里举行。

因为考试极严格,而且评卷由多方参与,所以清代的何刚德在《春明梦录》中说道,秀才最见真学问。因为乡试、会试为了保密,只由考官参与阅卷,所以经常会有意外,但因为文无第一,只要没有大问题,真是其余人也挑不出来毛病。这也是为什么,清代的学者中,有的人因为运气不佳没中过举人、进士,但鲜有未中过秀才的原因。就是蒲松龄本人就是秀才中的尖子——廪生。

五、鄙视链

不管哪一行都有一套完整的鄙视链,秀才一直有鄙视链。大部分人中不了举人或贡生,一辈子就是个秀才。秀才里身份最高的廪生,因为有国家给的补助,又可以在考试时给人做保,假如本地典礼时,没有贡生,学官之下就是廪生,廪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以升为贡生——贡生就有资格当官。所以成为廪生一直是许多人自夸的资本。清代捐官,最便宜的就是学官,之所以如此,这也是因为只有廪生及举贡以上才有资格捐学官。

晚清更有意思,整个地方上秀才这级士绅开始激增。原来 120 两一个的监生,可以 45 两买到减成的(如果中举,要补齐银两),甚至还有 15 两买个按揭的。又因为从军之人过多,当时监照由各个大帅发售,他们就把监照当成遣散费给退伍士兵,上面填谁的名字都可以,一般就填自己的儿子。晚清各种摊派也多,为了表示政府不是强买强卖,大量向各个铺子摊派减成监照,每张照的金额各省不一。在晚清日记研究上,就引过一位士绅的日记,那上面就有他自己与人商量如何买照的内容。晚清战争极多,清朝规定,阵亡官员的子弟,会被赐与“恩骑尉”的爵位,这个爵位正七品,如果不想到营里当差,就可以以秀才的身份直接去参加乡试,这部分人也是秀才,而且还是世袭的。

由此鄙视链就是:廪生——一般秀才——恩骑尉——监生。1901 年最后一次科举时,八股被废,只考策论。因为八股有一定的模式,又需要代圣人立言,需要极大的技巧,策论则不然,基本上就是现在的议论文,所以录取的随机性更大。特别是晚清的崇洋风尚,策论里讲洋务就容易被人看中,甚至被当成知洋的人才。晚清时候这类洋相极多,所以策论秀才又成了八股秀才的笑谈。

来源:知乎日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