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近年来很多自媒体巨额融资,这笔钱他们是如何使用的?

近年来很多自媒体巨额融资,这笔钱他们是如何使用的?

作者:清五郎

第一实际上钱不是给了自媒体,是给了运维这个账号的公司。

这种手握自媒体的公司一般都是传播/传媒/广告公司,都有直接的生存压力。

我以前自己公司有个二十万人左右的自媒体账号,每年盈利和基础运维费用几乎就是齐平的,最早第一步做到一万人的时候就一个工作人员,更新内容就是了。

然后跨入到3万人~5万人这个阶段的时候,就不行了,因为第一要做一些广告收入来补贴这个项目,第二个内容不好掉粉很厉害,有段时间增粉和掉粉几乎差不多。这时候又上了个编辑。
这个阶段还有个投资前面几位没说,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技术支持,微信公众号到了一定的量级几乎都需要后台支持了,什么小猪、微盟、微擎,主要是完成一些诸如菜单、讨论区、投票、游戏等等额外功能。

等这个号过了十万人,奔到二十万开外的时候,人员又需要增加了,因为我们的号是个活动类的公众号,所以特别强调这些插件和后台的开发,加上运维压力,这个项目由一个人打理变成了一组人,我干脆批了个部门出来,大体上由以下组成:

1,该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体运维这个项目,因为公司会同时开很多项目(很多公众号的拥有者也是,一家下面各种号,比如冷兔系列、我们爱听冷笑话、搞笑GIF什么什么,一家下面好多号,这时候基本都有个主要负责人),所以有人要管这一摊。

2,内容专员,一般就是1~2,我们不是那种主要靠优质内容的微信号,如果是那种的话,我估计4~6人也不夸张,我们美工是在我公司平面部门调的,按工单算,如果不是我这种综合类的传媒公司,一般还要自己养个美工。

3,运营专员,2~3位,这个不必说,拉营收的,跑关系,微信大V自己有圈子,需要参与圈子组成的联盟来拉广告(微信实际上最多的是各类行业号,一般投精准行业的多),而且行业内内有较为稳定的刊例价(我们那时候大概万人/400),大家都咬死这个价格,成为攻守同盟,稳住市场。

4,技术专员,负责技术支持和维护,插件更改等等,这个实际上后期还增加了俩人,因为投票类活动或者人数达到一定量级后,对技术要求(包括带宽、安全等)都是等比例增加的,很多活动人多了(几十万)后台很容易崩,要额外的带宽预算等等,这个前期没料到,吃了很多亏,中间还迁移了一次服务器,还碰到投票时的流量攻击,刷票等,因为活动不停,又买了很久的高防服务器,这个投入也不小。比如高防很多都是8000一个月,一年十万没有了,ios相关的程序员目前年薪10+很正常,这些人力成本很隐性,但都是实际支出

大体上是每月占用六人力左右。

还有其他一些杂项费用就不说了,搞活动每次都要出礼品、红包、礼物等等,这又是一笔开销。
比如领红包活动,每天都是几千几千的烧,活动多了一个月烧进去多少都不一定。

剩下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费用等等就不说了。

总体来说运维压力一年在五十万上下。

当时基本上就是盈利和运维持平,压力一直很大,因为我们立足山东(我公司山东的),大一些的企业思想比较陈旧,不爱在这种自媒体投资,所以一直疲于奔命,加上踩了几次腾讯的红线(违规关注、分享、吸粉活动等),后期运维情况并不好,止步在二十多万,没再有起色,加上当时我们的推广和活动主阵地上选择失误(我们把阵地放在了微信推出的微社区,但是后来微信一刀切,停止了微社区更新,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迫不得己我们只好自己的技术给微社区迭代,但是效果极差,逐渐稳不住情况,我又不懂这方面技术,插不上手,那段时间我就睡在办公室,眼巴巴看着几个技术给我们号续命),后来开始走下坡路,渐渐入不敷出需要其它部门补贴这个部门,公司内部就不平衡了,股东会上会讨论,后续这个项目打包卖给了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算是止损了。

所以管窥一斑,如果是百万大V号,说真的真是需要一群人去做,如果需要篇篇十万+,那一个月光人工和技术费用十万都不算多,一年人工一百五十、二百万很正常,办公经费再追个一百也不算多(北京写字间遍地8块12,一年办公室租赁大百十万的有的是啊),一年合计合计二三百,一千万不过是两三年的运维成本罢了。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

来源:知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810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