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中国,最不该出五毛钱特效的国家

中国,最不该出五毛钱特效的国家

撰文 | akid

出品 | 网易浪潮工作室

《变形金刚5: 最后的骑士》在北美上映后差评如潮,观众们批评它“笑话烂俗”、“剧情俗套且毫无逻辑”。美国本土首日票房只有1500万美元,是上一部的四分之一,刷新了《变形金刚》系列的最惨记录。

而在中国,《变5》光零点场就收入了票房4175万人民币(约600万美元),八个小时后,票房就已经达到了1.11亿人民币(约1610万美元),超过了美国一整天的票房收入。中国观众对其视觉特效的期待,应该是超过对演员表现和剧情的。

《变形金刚 5: 最后的骑士》截图 / 豆瓣

但可能没有人想到,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斗场面并非完全出自好莱坞的特效师之手,它的一部分工程,是在北京三里屯的一个办公室里完成的。

富士康里的特效师

为《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制作了特效的这家中国公司叫 Base FX,虽然老板Christopher Bremble 是一位美国人,但公司在北京三里屯办公,450名员工95%以上都是中国人。

成立于2006年的Base FX已经获得过三次艾美奖最佳视觉特效奖,2012年开始和工业光魔合作。除了这次的《变形金刚5》,他们的作品还有很多你熟悉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环太平洋》《星球大战 :原力觉醒》《美国队长2》《星际迷航:暗黑无界》。

而Base FX只是中国众多特效作坊的一个剪影。中国现在的本土特效公司有上百家,比较知名的有Base FX、聚光绘影和天工异彩。

工作中的Base FX团队 / Variety

但大部分中国的特效公司规模都不大,根据《影视白皮书》的调研,超过两三百人的仅有不到10家, 80%以上的中国特效公司是只有几十人的小公司或小工作室,如原力动画、非凡影界等,知名度和规模都较小。

如果说studio在好莱坞有个听起来很洋气的“工作室” 的翻译,在中国,这些特效studio更合适的翻译是 “作坊”。就是这些几十到上百人的小作坊,承包了如今好莱坞超50%-75%的特效。它们和为苹果做手机的富士康很像,承包着宏大巨制中最繁重无趣的部分,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天工异彩曾参与《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敢死队3》《龙纹身的女孩》的部分特效,非凡影界则参与过《星际迷航》的制作——但这些记录仅仅存在于公司官网和行业报告里,国内外的媒体都只字未提。

它们的地位在国产电影里也可见一斑。在《封神传奇》的宣传稿中,列出的特效公司包括美国Blur、Tippett、Hydraulx 及 韩国 Dexter digital;而很少人知道,中国的天工异彩和星河视效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特效工作。

《封神传奇》中的特效 / 豆瓣

2016年票房冠军《美人鱼》,突出的仍然是韩国特效公司MACROGRAPH, 其实幕后还有中国特效公司非凡影业。中国的影片尚且这样,好莱坞大片的特效项目中,更难找到中国这些小作坊的名字了。

勤劳朴素的中国人

好莱坞蜂拥到中国来找特效师的原因和苹果一样:中国人便宜。同一个项目,中国特效公司的报价仅为好莱坞公司的一半,有些时候甚至只有三分之一。

一部好莱坞电影的特效工作,在电影开始拍摄第一个镜头之前就早早开始了。特效总监在前期就要和导演合作,设计整部影片的视觉特效。

中国特效作坊需要处理的只有拍摄后期的特效部分,没法参与到设计和特效现场拍摄,只能接那些片方分配的技术含量较低的特效镜头订单。

给好莱坞外包特效部分的中国公司,排名前列的因为名气和商业成熟,多少和甲方还有一些沟通互动。小作坊的从业人员,只能是流水线上埋头劳作的螺丝钉,根本没机会一窥一个完整项目是如何统筹规划的。

工作中的 Base FX 成员 / China Film Insider

但这并不重要,发展了二十多年的特效行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有着统一的行业标准,特效师们使用着相同的软件和工具来进行标准化的制作。特效制作已经从最初的创意工作变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作。大部分从业者并不是在做设计,而只是完成高度分工的特效工作中繁杂、重复而报酬并不高的苦差事。

中国报价这么低,一部分羊毛当然是从员工身上薅。中国的特效师跟美国的相比,是拿着一半的薪水干着两倍的活儿。

中国特效工作者平均月薪不到10000,其中,刚入行的新手也就5000,干了3年能赚到超过20000那是很不错了。而根据美国劳动部的数据,行业平均月薪为20000,正好是中国从业者的2倍。

而中国人的吃苦耐劳也是全球罕见的,这导致中国公司不仅报价低,工期也比好莱坞的同行要短。“比可蒙多工作室”的主管Wil Manning说,他曾经和美国同行一起看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尽管特效粗制滥造到辣眼睛,但他们无法想象这些特效是在短短三个月里完成的。

“怎么可能有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多的工作?而且一开始他们到底是怎么同意的!”

倒塌的好莱坞特效帝国

好莱坞为什么这么图便宜地把活儿外包了呢?因为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2013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了85届奥斯卡4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视觉效果奖”。

绝大多数观众并不知道,《少年派》中栩栩如生的老虎,其实大部分是数字合成图像。它是“节奏特效工作室”1300人工作了一年的成果,期间还有一些其他的艺术家和小团队来帮忙。电影特效逼真到,演员苏拉杰•夏尔马拿着一只蓝色袜子拍摄了其中一个场景,但不明就里的印度人,却谴责影片虐待动物,让老虎挨饿。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电脑合成老虎 / 豆瓣

然而,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三个月以后,“节奏特效工作室”就申请了破产。他们对媒体说,破产并不是财务调整或者管理不善导致的,就是现金流断了,没法给员工发工资。

不仅是“节奏特效工作室”,2003到2013年间, 至少有21家知名的好莱坞特效公司倒闭、申请破产或者转型,包括业界顶尖的“数字王国”。

这家制作了《泰坦尼克》等经典特效案例的公司,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创办,为上百部影片制作了特效,但后来它被一个中国公司收购了,又因为效益不好转手卖给了香港奥亮集团。难怪卡梅隆眼中常常饱含泪水,“(特效行业)利润微薄啊,赶上好年景,利润率也就在5%。是的,我们涉及的金额巨大,但是利润低啊。”

今天的好莱坞特效师,或许只能怀念过去好莱坞特效业的荣光。就在四十年前的1977年,电脑合成动画(CGI)出现在电影里还只是个幻想。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的出现实现了这种幻想,也由此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1977年《星球大战》的特效,在现在看来难免生硬,但仍然经典 / 豆瓣

那时,Apogee、 Dream Quest Images、Boss Films 和工业光魔(ILM ),是扛起好莱坞70年代特效行业的四巨头。《星际迷航》里的太空大战、《回到未来》里的飞船、《鬼驱人》里的恐怖形象,无一不出自这些公司之手。

1993年,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了另一部特效大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不仅给许多孩子留下了童年阴影,还促使一大批有情怀的人加入特效行业。他们沐浴在新技术的光环下,愿意花很长的时间慢工出细活,做出艺术品般的特效作品。

负责制作《加勒比海盗》特效的“工业光魔”,为了让滔天巨浪与震撼漩涡看起来更逼真,请教了物理学、数学和海洋方面的专家,甚至不惜租用卫星,对太平洋海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遥感测量。

《变形金刚 3》中大楼被破坏的场景 / 豆瓣

工业光魔和同期的特效公司们,推动的是整个电影行业的改变。观众们愿意为视觉盛宴买单,也没法再容忍曾经的“五毛钱特效”。只可惜,汇聚了顶尖人才、资源和资金的特效行业,也快速地“成熟”了起来。行业成熟的必然结果就是成本的降低和专业标准的制定。

当使用了统一的标准以后,电影公司就可以把后期镜头按照难度和耗时分配给不同的公司,特效公司们和电影公司就成为了乙方和甲方的关系。

甲方爸爸说这电影有15000个特效镜头,要在6个月内完成,那么竞标的公司就按多少个镜头多少钱来报价。这样的一纸合约关系,与当初特效师在统一剧组中和导演、摄像师一起设计激动人心场面的合作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除了特效行业的商业化,特效师们的入门门槛也因为软件的普及而降低了,摘下光环后的他们变成了普通工种,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10年前,好莱坞顶尖的特效师年收入可以到20万美元,而如今,最好的特效师收入也降到了16万甚至10万。“节奏特效工作室”甚至传出没钱给员工买医保的消息。

原本的创意行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行业,这就给了最不缺人的中国可乘之机。

中国电影只有五毛钱特效

但就像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它不断追逐着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价比,并不会忠诚于某一个国度。

一直以来,中国的特效公司也和印度和韩国抢好莱坞外包的单子。印度的外包公司更有语言优势,而韩国的技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更好。

更大的危机来自于不同国家政府的补贴和减税。好莱坞特效生意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伦敦。2016年一年,好莱坞的公司在伦敦花了17亿制作电影。

英国政府对电影行业补贴实在太慷慨,一部在英国制作的电影最高可以得到 25%的补贴。所以像《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等大片特效都到英国去制作了,最近热映的《神奇女侠》也是。

《神奇女侠》的一部分剧情也发生在英国 / 豆瓣

但全球化对好莱坞来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数据,如今好莱坞电影70%的票房都来自海外,《速度与激情6》在海外的票房是美国本土票房的两倍,广阔的海外市场给好莱坞的工业体系带来了质变。

就像刚刚上映的《变形金刚5》:加入了日本的演员,在香港取景,让中国人做特效,讲述英国人的故事。

尽管中国电影如今也常常宣称请来了国外的制作团队,但它们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好莱坞主动在全球寻求最优质的资源和团队,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一方面是为了寻求更高的性价比。

如今工业体系已经完善的好莱坞,在电影制作上就是一条流水线,所有制作人员都是一颗螺丝钉,他们个人的能力不会决定影片的质量。比如中国公司天工异彩制作了《饥饿游戏2》中的嘲笑鸟标志和《敢死队3》的爆炸特效,而对于电影的全局,他们在制作时几乎毫无概念。

《饥饿游戏2》中的嘲笑鸟标志 / YouTube

而中国团队在制作电影时寻求海外合作,是因为国内没有好的技术,他们需要海外特效师、音效师甚至导演的帮助,他们寻求的不是性价比,而是能力与经验。这就意味着,一部国产电影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人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导演能力堪忧,对特效所知甚少,不仅做不好品控,自己对希望达到什么样的视觉呈现也说不清楚。横扫十亿人民币票房的《大闹天宫》,其制片人也只能不好意思地承认电影特效不及格。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里的蜜汁特效 / 豆瓣

而好莱坞的大导演如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彼得・杰克逊(《金刚》导演),他们本身就是特效大师,对特效的成果有着较高的要求。

除了做不好特效品控,缺钱也是国产电影的一大硬伤。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数据,2007年一个大型剧组的影片预算是1亿600万美元;而国产电影是中等成本为3000-5000万人民币,少有的大制作高成本才能达到1.5亿人民币以上,两者之间相差一整个汇率。

更何况,好莱坞对特效非常注重,特效会分得预算的20%-50%。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阿凡达》时,自掏1400万美元来做其中的3D技术特效。但对于国产电影来说,拿出几百万做特效就已经是大制作了,电影的后期预算只占总成本的12%-25%左右,钱都流向了导演和小鲜肉。

可能是向国内的豆腐渣工程看齐,中国制作方还一味追求他们引以为豪的“中国速度”。在好莱坞,一部特效电影光筹备就要一两年,留给后期特效制作的时间又有一两年;但在国产电影里,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种花三个月做特效的比比皆是。这也就是为什么好莱坞能拍出《变形金刚》,而给他们做特效的中国人却只能做出《爵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826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