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全国十大火炉城市,苍了个天,为什么这么热?!

全国十大火炉城市,苍了个天,为什么这么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中国夏季炎热程度总体呈增强趋势

“火炉”名单也越来越长

气象资料显示

中国自1951年到2010年

全国平均温度上升了1.38度

每10年增加0.23度

和全球变暖情况基本一致

极端高温事件和高温日数范围扩大、频次增加

全国十大火炉城市

苍了个天,为什么这么热?!

南京

《中华遗产》2010年06月 摄影/余准

南京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昼长较长,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既增加太阳辐射能的吸收,又增加大气逆辐射,产生保温效应。每年的七八月份,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再加上三面环山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传导,网友们纷纷自嘲“梅姑娘来了,江浙沪包游;梅姑娘走了,江浙沪包油!”

西安

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05月 摄影/Jose Fuste Raga/C

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西安天真热!我国夏季一般盛行的是东南风,可惜东南风穿过秦岭之后,就明显的减弱,再加上西安在关中平原,海拔有些低,类似于盆地,温度自然高于周围地区。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

南宁

南宁就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南宁盆地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这里极端最高气温40.4℃。虽然南宁在广西三大城市中距大海最近,但直线距离也有200公里左右,南宁到大海之间,有十万大山阻隔,从海上吹到陆地凉爽的风及造成降水的水汽,由于受到十万大山的阻挡,很少吹到南宁,一年四季,南宁大部分时间闷热难耐,即常说的桑拿浴。

武汉

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05月 摄影/喻志勇

入夏以后,武汉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主空处于高气压控制下,空气从高空向下流动,不能形成雨,但会使气温逐渐升高,形成同温伏旱。其次,武汉位于河谷地形,地面热量不易散发,也会使气温不断升高。最后,水田密布,空气湿度大,人体出汗后不易干,因而显得十分闷热。

长沙

图片来自网络

长沙位于我国东南部,属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冷夏热。且长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梯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因此冬冷夏热的大陆性气候特征较明显。另外,长沙所处的湘中地区由于地质时代的升降运动,造成南高北低的地势,特别是其南有五岭,东有幕阜山,西有雪峰山,北为洞庭湖区,使其地形为一向北开口的马蹄形,阻隔了东、南海洋委风的调节,使冬寒夏炎的特征尤为显著。

南昌

图片来自网络

南昌除了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外,其北有庐山、梅岭等小型山脉围绕,南季风吹来时,起上升阻挡作用,容易形成高压天气,再加上深居内陆、季风难以进入,潮湿的空气聚集于中部,并且南昌的近年来城市扩建的热岛效应的不断加剧,当夏天温度升高,南昌就会出现持续高温,闷热,无风,潮湿的极端气候,每年7月初到8月末极为难忍。

杭州

《中华遗产》2014年07月 摄影/谢光辉

杭州的热在梅雨季节后,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副高向北推移,杭州在北纬30度,正好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最少会半个月的时间既无风无雨。你知道的以赤道为中轴,南北副高控制的很多地方都是沙漠,副高常年盛行下沉气流,极少下雨。

合肥

夏天在合肥,桌子太烫,刚码好,糊了!气温偏高是一个原因,而真正导致闷热不适感的元凶还是空气湿度。6月中下旬,合肥通常会迎来梅雨天气,天无三日晴,抓把空气能拧出水,加上气温居高不下,经常会出现这种闷热的天气。随后出现的“三伏天”,同样也是如此。

福州

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05月 摄影/曲利明

于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晴热多雨,闷热感强。且福州市区所在地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近年又常出现热岛效应,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

重庆

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5月 摄影/田捷砚

重庆一向是中国着名的夏季炎热中心,每年到7月盛夏时节,烈日当空,四野里没有一点风,温度总在30℃以上,最热时可达44℃。处在长江流域的河谷盆地里,四周山地环抱,中间是不大的平原,地势相当闭塞。从海洋上吹来的东南风,遇到山地、丘陵的阻挡,所含水蒸气有相当大的部分变成雨降下,到达盆地时,水蒸气不多,加上它是从山地往盆地吹,是属于焚风,不能成云致雨,反而愈来愈干,温度也愈来愈高。

新疆、广东、海南的热友们你们在哪?

还有那些没点到名的,我就问问你们,你们热不热?!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微信号:dili36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838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