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军师联盟》,让司马懿这个三国人物再次火了一把。剧中有一幕刻画司马懿“鹰视狼顾”的桥段:曹操听人说司马懿眼神厉害,有意试探,故意在司马懿转身离开时往地上洒了一把棋子,司马懿听见身后响声,条件反射地回头探视,曹操借机看到了司马懿“鹰视狼顾”的眼神,透过眼神看到司马懿非同常人的能力。一把棋子、一个回眸,勾连两代霸主,无言之中尽显交锋,完成了焦点从曹操到司马懿的传递。这种重心与视角的转移,无一不宣告着这个定位为历史剧的剧组,试图摆脱“三国争霸”的旧思路,要将观众带入“以晋代魏”新主线的野心。而剧中反复强调的拯救苍生的抱负,展现了《军师联盟》想要让观众接受不同于传统形象的曹操和司马懿的企图。
在《军师联盟》之前,司马懿几乎从未成为影视作品的主角,而是身为配角——一般都是奸臣的形象,大胆的导演和编剧为何会有如此“创意”?
在历史上,曹操与司马懿的形象并不一以贯之,而是经历了无数史官与文人的塑造、戏说。也许,梳理历史中司马懿和曹操这些后世“奸角”形象如何变迁,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军师联盟》横空出世的原因。
奸臣之路:司马懿和曹操历史形象的演变
司马懿与曹操的事迹见于各类史籍,最早最权威的记载,一般要追溯到《三国志》。《三国志》有两大特点:一是为陈寿入晋后所作,以曹魏为正统;二是言词简约。秉承这两点特点,《三国志》中的司马懿是一个多谋善断、善晓兵机、任用人才的完美形象。他在《三国志》中无传,亦没有出身简介,一出场即是曹丕的托孤重臣、辅政平乱。曹丕去世之后,司马懿擒孟达,平辽东,逐渐大权在握,奠定司马氏以晋代魏的基础。对于曹操,陈寿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称之为“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受陈寿定下的基调影响,到了唐代,对于司马懿和曹操的评价都是以颂扬为主。对于曹操,李世民专门作《唐太宗文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称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亦可见官方评价之高。而房玄龄等人在编《晋书》时,为司马懿作纪,细致补充了司马懿生平。《晋书》记载了司马懿能够追溯到夏朝重黎的出身,以显示司马家族的深厚底蕴。特别是对于司马懿和诸葛亮“战绩”的描写,塑造了司马懿料事如神、算无遗策的形象。比如记诸葛亮北伐,兵临天水,诸葛亮认为“利在速战”,抢得上邽粮草。一时间之间曹魏众将领都十分慌张,唯有司马懿料定诸葛亮“虑多谋少,必安营自固”,下令昼夜追赶,使诸葛亮望风而逃。司马懿甚至善于观测天象,魏明帝青龙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在击败诸葛亮迫使其退回五丈原后,看见长星坠落,料定诸葛亮必败,于是遣奇兵攻击诸葛亮后方,取得大胜。可见《晋书》相当重视塑造司马懿的英雄形象,是《军师联盟》取材的重要来源。开头“鹰视狼顾”的源头,即《晋书·宣帝纪》。
以上种种并不意味关于二人的评价便是一味的赞扬,到了宋代,面对宋辽西夏并立的情况,“正统”一词如一块巨石始终压着宋人心弦。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虽言“秉笔直书”,但实际意图是借此以春秋笔法明正统、褒贬善恶。故而司马光实质上引领了一波对历史人物重新认识评价的风潮,司马懿和曹操这两位“篡权者”都在这波风潮中“躺枪”,走向了“奸臣”之路。
《资治通鉴》对司马懿的评价是性情深沉而不外露、为人城府颇深,奠定了之后司马懿奸诈多疑的主流形象。司马光重新编排、书写了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战,特别是祁山之围等司马懿战败事迹,抹平了《晋书》留下的“战神”形象。而对于襄平屠城等事的记载,突出了司马懿残暴狠毒的形象。
不过,司马光对司马懿还是手下留情的,相较而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正统”与“忠”的问题上,无疑被司马光诟病更多。司马光直言曹操心之无君久已,并非不想篡位,而是迫于名义而不敢自立。所以在与曹操相关的史料选择上,司马光充分展现了其褒贬取向。比如记述曹操征陶谦的事件中,司马光舍弃了陈寿《三国志》中“所过多残戮”的简要记载,而是取《后汉书》中所记,言曹操杀男女十万人,尸体堵塞泗水,使泗水断流。
历史人物的文学形态往往比正史记载更有影响力,其塑造的形象甚至能盖过史书记载,成为大众心中的主流形象。关于曹操的文学创作,可谓历史悠久,两晋南北朝时期,《世说新语》、《搜神记》关于曹操姿貌短小,神明英姿的描述,望梅止渴、左慈戏曹操等故事的记载,都是后世对曹操形象进行加工的源泉。唐传奇如《独异志》等在两晋南北朝的一些鬼怪故事基础上,创作了曹操派人盗墓、杀妓等故事,进一步刻画了曹操的残忍形象。
虽然明代罗贯中并不是一味贬低曹操,为了小说形象的立体与丰满同样对曹操的英雄形象进行了补充,但到了清代,毛评本《三国演义》又进一步夸张了曹操的奸佞形象。随后,京剧《华容道》、《捉放曹》等经典剧目将曹操的形象定格在“白脸奸臣”上,延续至今。《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司马懿为使曹爽放松警惕,在喝药之时“将口就之,汤流满襟”等举措的描写进一步凸显了他狡诈的特性。最后司马懿的反面形象同样被浓缩于京剧之中,一出《空城计》将司马懿白脸奸臣的形象表现至极致。
史观分割: “平反者”与“被遗忘者”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逐渐被接受与使用。在此影响与指导下,曹操与司马懿的形象从一致走向歧路:曹操的形象得到了修正,而司马懿则继续保持着奸臣的形象。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考察历史人物时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前提下,既考察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又考察其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新史观的指导下,建国后各界对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进行了重新评价与认识。
毛泽东都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常有人鄙夷曹操为“赘阉遗丑”,可以说是出身不高。在用人政策上,曹操发布招贤令“唯才是举”,从寒士中选拔人才,削弱了东汉以来豪族通过清议对人才选举的干预。所以,曹操一定程度代表上打击了旧的阶级再生产方式,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这种史观影响下,恰逢 1956 年“双百”方针提出,《光明日报》认为以曹操为切入点比较容易打开百家争鸣的局面,故而牵头组织了关于曹操问题的大讨论。1959 年年初,郭沫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谈及曹操拯救蔡文姬的史实,以此为切入点谈及了曹操的一些功绩。郭沫若认为:曹操“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的一大歪曲。”随后《光明日报》又约稿范文澜,发表《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一文。范文指出“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几乎同时,历史学界亦产生了一场关于曹操形象的大讨论,万绳楠、周一良、尚钺、缪钺等魏晋南北朝史学大家。都分别考证了曹操在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肯定了曹操的历史地位。
有趣的是,之前与曹操一直处于同一“文学战壕”的司马懿并没有搭上此趟东风,得到“平反”,如同被遗忘一般。这同样与唯物史观和阶级视角有关:司马懿高祖司马昂曾与各路诸侯一起伐秦,被立为殷王;曾祖父司马量,官至豫章太守;父司马防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可谓“世家大族”。而司马氏立国采用的“九品中正制”则发展成为了豪族垄断政治的工具。
1994 年开始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从“乱臣贼子”升级成为“乱世奸雄”:未完全脱离“奸诈”的印象,但雄才大略的部分也逐渐被被展现出来。最具代表性的是由鲍国安扮演的曹操吟诵《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片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气势令观众直接感受到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之后的电影《曹操》和《一代枭雄曹操》所塑造的形象皆与此相类。
曹操和司马懿形象的变化,体现的是属于不同时代的集体记忆和在精英导向影响下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在寻求、构建自己时代所共享、传承的事物。如果仔细观察,则会发现近十年来,影视剧中的曹操形象又有细微的变化。从电视剧《三国》开始,影视作品中的曹操形象,“奸”这一属性已经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代枭雄的模样。也许是长时间停留在《三国演义》式的三国叙事已经让大家感到索然无味,也许是信息时代带来的多元史观、价值观让大家已经不满足于曾经的道德评判。所以如今当我们开始尝试摆脱过去“印象”,打造自己时代的“英雄形象”时,总是受欢迎的。一直以来留白的司马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每次对历史人物的塑造是否正确、成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尝试中,我们的认知越来越容许多元,层次也更加丰富。就如《军师联盟》,对于司马懿的重新关注与解读,无疑是有意义的。它以司马懿为线索让大众看到——从三国到晋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自曹魏就已经埋下诸多伏笔,历史的演进环环相扣。
面对话语的导向与历史书写,在信息高度自由的今天,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手拿钉锤追求真理的人,既可以逆流而上,敲碎层层的时光壁垒,寻找事物最初的模样;又可以直指本心,击破 “历史的谎言”,理解不同时期不同表达所蕴含的真心。
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