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这样的电影,就应该挣大钱

最近几天后台里十条有七条都是问我《战狼2》这部电影,我一看票房,乖乖,三天票房已经奔10亿去了(刚才已经超14亿)….第一部一共才5亿,这是吃了啥药,爆成这样。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周一周三都有节目,那就今儿发吧,昨天的海报我已经提前交作业了,今天就聊聊《战狼2》。

看来国产月最大的赢家,已经非吴京莫属,之前没几个人能想到这个结果吧。

我周日去看的是中午场,虽然正好在饭点儿上,但基本人也满了,门口买票的同学也大多是冲着《战狼2》去。这部电影之前没看到太大规模的宣传,但最近倒是经常能看见吴京的脸,因为每部电影前《中国梦》的短片里都有他,他的这句台词我都会背了。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觉得《战狼2》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这确实是一部“劲儿往一处使”的作品,看完之后我感觉整个剧组的人都在较着劲,要做出一部出色的动作类型片。

我觉得,他们做到了。电影不完美,但我能感受到这种用心的劲力。

无论从视觉、叙事完整度、动作场面,这都是一部拿得出手的国产电影,即使把把这些硬指标与好莱坞的同类作品相比,也不算太跌份儿(画面的精细度上还是有些差距)。何况在内核上还是一个中国的故事。

自从成了“专业”的影评人,每次在散场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注意观众的反应。一般是回头看看观众们的表情。然后就是去厕所,放水的时候注意听同样在放水的观众对电影只字片语的评价,这次我听到了好句类似的话:“卧槽,那小子也太牛逼了”!

观众的反应很粗暴啊,就是这张票值不值。每个人的“燃点”肯定不一样,但《战狼2》显然是抓住了大部分观众的燃点,我问了几个看过的朋友,他们也说——“值”。

《战狼》系列是战争动作片,这个类型有两个最重要的元素。

一个是钱,二是动作明星。

只要带上战争两个字,就是笔费钱的买卖。据说吴京为了这个系列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钱,还抵押了自己的房产,自掏了几千万的腰包。

《战狼2》我查到的投入是近2亿。市场上战争动作片并不算多,主要是风险太高,回报率不可预期。

战争动作片一般都会有一个动作明星垫场子。国内走“硬功夫”路线的还真是没几个,张晋可能算一个,刘烨在《硬汉》系列里也客串过两回,但自始至终走这条路的,似乎只有吴京了,《战狼》就是他的羽化成蝶之作。

故事从主人公的人生低谷开始起笔。我以为会延续第一部的军队故事,战狼中队继续执行下一个任务。没想到一开头吴京就被组织给开除了,走上了个人英雄之路。

《第一滴血》里就是这么设置的,越战英雄兰博回到自己的祖国,却连个停车场的工作都找不到。吴京倒是没这么惨,他被开除之后到了非洲的商船上当护卫。

电影一开始就有点惊艳,海盗打劫商船,冷锋纵身入海,然后是一段超长的水下搏斗长镜头。我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到30秒左右的时候,我想不会就这么一镜到底吧。卧槽,还真是,镜头一刀没切,一口气解决问题。

从这个长镜头开始,我就觉得这部国产电影有点厉害。要知道水下拍摄不容易,而且是这么长的镜头,鬼知道排练了多少遍,据说是把《加勒比海盗》的水下摄影师请来给整的。

这片子最可看的还是场面。

有了《战狼》的成功,看的出来这第二部吴京手头上明显宽裕了很多,各种重型武器、爆炸往观众脸上猛砸。我们总说国内没有“重工业电影”,现在总算是有点这个感觉了。

电影中有大约六段比较大的场面戏。

第一段水下搏斗很惊艳;然后是与非洲红巾叛军的枪战算是常规过场;在医院那场稍短,完成的也不错,在工厂打无人机的想法很有意思,执行的也好。吴京第一次回去救工人那场比较没劲;

最后的坦克大战与Boss对决瑕瑜互现。坦克那场气派上比较够,但我觉得有些乱,不说他们的那辆怎么那么牛叉,就说最后一辆坦克,是怎么被搞死的?一闪而过,我也木有看清楚。

最后的打斗很带感,就是对冷锋的最后一句台词…..呃,我明白吴京是要营造踢翻东亚病夫牌匾的陈真时刻效果,但看的我有点…怎么说呢,有点太直白了,略显尴尬。

文戏,一直是这种动作片的软肋。一到武戏就打鸡血,一到文戏就各种Excuse me。

动作片导演不太会处理文戏,几乎就快成绝症了。

在《战狼2》里,文戏的部分不算出彩,但也没有让我觉得多尴尬。吴京很聪明的绕开了很多东西,把主角的情感简单化,这种简化会损伤人物的魅力,但好处是不至于让观众迷惑,从而更专注于动作场面。

前任女友执行任务被杀,有个线索,他要复仇,然后在这复仇期间又喜欢上了一个并肩作战的新女娃。观众理解毫无障碍的套路化人设,但就是有效,吴京的选择很稳妥,要我我也这么弄。

下面说说我觉得不够好的地方。

对于很多同学评论的剧情bug,确实是有,但我进影院之前自我上了眼药水,就没预期它是一部写实电影。主打飙荷尔蒙的动作片,有几个是写实的呢?所以也就还好,在剧情的大框架逻辑上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有个细节让我有点不能忍,就算军队不方便出面去救人,必须吴京自己去,但好歹您也给几把枪啊!不能是登记的枪,找几把私枪也可以啊,结果啥装备也没给,吴京光着膀子开着吉普就去了,这里的主角光环太生硬。

一些武器上的细节我不是很懂。前几天在微博上有军迷跟我科普到底徒手能不能接火箭炮(电影里有这个情节),有人说那是反坦克RPG火箭炮,只要没有接触到触电就不会爆,推进力也不是很大,所以影片中的动作是有可能的。

反正我也不懂啦,就当它可以吧。《速度与激情》里还有更过分的神技。反正是个卖爽的片子,只要吴京不飞起来发龟派气功就好。

再就是脸谱化。

这种类型化的作品基本避免不了人物脸谱化的弊病,坏到骨子里的雇佣兵头领、市侩的超市老板、惨兮兮但是善良热情的非洲人民。对于一部强节奏的动作片,《战狼2》在人物塑造上还是扁平。

比如那个雇佣兵领袖,他应该是个只对钱感兴趣的职业军人,连反抗军领袖金主都干掉了,那他应该卷钱走人才是最佳选择。但后面却好像对复仇更感兴趣。有人说他是想抓住那个女孩,控制疫苗,进而控制这个国家。但这更说不通,他这种职业雇佣兵赚的就是短线的钱,控制一个国家可得有多少麻烦事儿啊。

然后是动作戏的节奏。

不少同学反馈打到最后看的有点累,这也是我的感觉。整个戏如果能再精简10-15分钟就好了。吴京回工厂救人那一场可以和雇佣兵屠戮工人结合起来,不用非得跑到野外去再折回来,把他们关在一个密闭囚室里就可以了。这段打戏基本就是拿枪突突,看的我有点烦躁。

顺便说一句,我觉得张翰在里面表现的还不错,主要是他这个角色讨巧。本来就是个以装逼为主业的熊孩子,“张翰演什么都像是在装逼”这个评价刚好适合这个角色,而且有几个笑点埋伏的也算可以。但最后他把雇佣军里很能打的那个壮汉给干掉了我觉得有点不可信,吴京废了一顿劲都没搞死他….

《战狼2》并不完美,但类型片的手法已经比较成熟,大投入、大产出是一个成熟电影工业必然要走过的道路。这样用心拍的商业电影出的多,对于中国电影百利而无一害。

那些说这种商业电影是速食垃圾、毫无营养的同学一定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欣赏艺术,对大多数人来说电影是个娱乐工具,电影诞生之初就是这个定位。如果这个市场里没有人能赚到钱,那些所谓有追求的创作者,也一样得遭殃”。

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反哺系统,靠商业电影赚到钱的投资方,才会愿意冒险去投资那些不那么赚钱但有追求的电影。艺术是需要钱的,电影艺术尤其需要Money。要是整个市场萧条了,大家一起完蛋。

《战狼2》用有诚意的高投入和合格品质把观众留在电影院,有功!吴京就应该挣大钱!

关于影片的调子俺要说两句。

我看了一下豆瓣评论,有个短评是这么说的。

这个评价我真是得说道说道了,“意淫”是什么意思?是你做不到但幻想你能做到。

但我们现在能做到了啊(利比亚的中国军舰护航撤侨事件就在不久之前)。好莱坞电影里美国人无数次的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人民也没什么意见。还记得90年代的《独立日》么?美国代表全世界怼外星人,你说那算不算意淫?那时候的美国如日中天,他有“意淫”的资格。

但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已经很少出现这种“美国当仁不让”的设定了。电影是现实的镜子,这从侧面说明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在下降。

如果《战狼2》放到20年前,一定会让观众喷死,别说那时候拍不出这种全球视野的电影,就算拍出来了,也是真正的“意淫”。

电影中最让我血脉飙升的一场戏其实不是打斗,而是海军军官得到上级命令说可以开火的时候。那个演员直面镜头的一句嘶吼:开炮!!

《战狼2》的格局看似不大,其实吴京的野心却很大。中国的军队没有参与到直接的战斗中,但一直作为一个有力的背影在后面站着。这声“开炮”,就是国力的呐喊。

最后吴京手臂上缠着五星红旗经过交战区,反叛分子知道是中国人都不敢开枪。这个桥段很煽情,但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力量。

曾几何时啊,在民国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谁都可以踏上两脚。那些在长江上航行的中国商船只有花钱去让一个英国人入股,挂上大英帝国的旗帜,才能免受沿路的军事攻击。想想都觉得心酸,那时候的中国人何尝不想挂上自己的国旗,他们也想爱国,但却爱不起。

现在我们可以了啊,这怎么就叫意淫了,我们还没怼外星人呢。

有的人对“主旋律”这三个字有本能的排斥,我曾经也很不喜欢,觉得假大空太多,这种调调的作品依然在不断的拍(已经算是政治任务了),只是你很少看见他们在影院出现就是了。但现在不是八个样板戏的时代,没人能逼着你去看,《战狼2》首先是作为一部好看的电影出现,它其中有主旋律的成分,但我是接受的,正气满满有什么不好?

最后的那个护照的镜头,我觉得OK。我身后站着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国家,这一点让人安心。

再说了,妈蛋的,漫威拍的那些超级英雄电影哪个不是主旋律?美国人能主,咱们中国也能主!

来源:电影最TOP 微信号:film_top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