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曹政
来源 | caoz的梦呓(ID:caozsay)
微信正在灰度测试不常见联系人的功能。
不免俗,这个事情值得说道说道。
这涉及社交产品的运营策略。
对于社交产品而言,是不是好友越多越好?是不是社交资料越全越好?
又回到那句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乏味的话,凡事皆有度。在一定程度内,社交需要活跃度,需要参与度;但是如果运营者过度强调去提升活跃度,参与度,就很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一个社交平台,进去孤零零的,没有联系人,没有好友,没有互动,那肯定不对;但如果无节制去创建联系,引入互动,各种提醒,各种推荐,各种群的邀请,也会出问题,因为用户会感觉受到骚扰,侵犯,以及面临隐私暴露的风险。
对于微信而言,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呢?
用户失去对这个社交平台的信任感。比如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敢乱发朋友圈了,或者把朋友圈的显示缩短到3天,我越来越多好友的朋友圈里已经没有内容了。(基于朋友圈爆料的新闻也实在太多了。)
我有个观点,也是一个观察心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思考一下。一个微信群,是不是用户越多越活跃?这事并不那么绝对,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某些群不活跃,很可能不是因为人太少,而是人太多了。
某些人的存在,可能导致另外一些人不愿意发言,或者不愿意说一些更私密的言论,这导致群的活跃度下降。相当部分人群面对陌生人,会存在防范心理,这是很多社群难以持续活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之前我说过,对微信而言,朋友圈污染是他们最担心,也是防范力度最大的事情。那么,当好友关系逐渐失控的时候,朋友圈污染也就更难控制。
微信这次的想法就是,适当提供一些工具,让用户清理一些弱联系。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针对那些好友已经满5000的人,也是让更多用户恢复到熟人社交场景,增强用户对平台上社交的信任感。
从我的个人来说,我是支持这个方向的,我自己也有清理联系人的需求,但很多时候确实无从下手。
但从具体的产品形态,根据一些网民的爆料和分析,我觉得产品还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不常联系的信息不准确,这是很多人爆料的问题,一些仍然有联系的朋友,被列入了不常联系,不知道这个策略是基于什么。
2、实际上,删除单向好友是刚需,但微信一直不开放这个查询,很多第三方的工具在做,其实那些工具骚扰性更强。查询单向好友并删除,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合理诉求。如果说为了保护那些单向删除好友的行为不被曝光,我觉得这个保护意义不大。我要删除谁,是不介意对方知道的,没必要偷偷摸摸。
3、共同好友是一个重要指标。我看一个好友,希望知道他跟我有多少共同好友,都是谁,这样可以快速帮助我回忆这个人是哪个圈子的,做什么的。我比较懒,不太给通讯录做标签,所以经常搞不懂这个人是谁,哪里加的,为什么加的,但如果知道共同好友,我至少大概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个圈子体系。
4、添加好友的最初场景,建议网络存储。这也是一个辅助回忆的手段,经常不知道这个好友是怎么添加的,有些信息可以追溯,有些不能,我不知道微信的策略是什么,我怀疑这些信息仅仅保存于当前手机。如果我能知道任何一个人最初添加的原因(我对添加好友的请求是要求提供文字说明的),和最初添加的文字描述,就可以回忆这个人究竟是谁了。现在只要换手机,或清理聊天记录,就完全不知道了。
当然,这里可能存在一个顾虑,是否会存在隐私风险,那我觉得至少给用户一个选择开关,用户可以选择网络保存添加好友的最初文字说明,也可以选择不保存。我肯定选择保存,因为我记性差,确实很多人记不住,找不到,谁在意自己隐私的选择不保存就是了。
5、联系人智能分组。我认为,基于人际网络关系,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某些人有封闭的彼此关联,可以基于此自动分出不同的组,然后作为建议给用户使用,用户可以选择接受这样的分组并打标签,也可以不选择。
6、最后强烈吐个槽。苹果都不给微信赞赏了,为什么微信所有新的产品测试都是先发苹果。身为安卓用户饱受歧视有没有,难道不应该鼓励用户转向安卓么?
眼睁睁看着其他公号作者发各种新版本测试报告和体验,我身为公号作者都晚人家好几拍,从公号内容搜索,到现在这个联系人灰度测试,真的是各种被鄙视的感觉。
所以,新的灰度测试,我只能通过其他公众号来了解情况,完全没有机会体验!
还有一些吐槽,可能比较特殊一点。
我有个特别需求,如果有人公开了我的朋友圈信息,或者我的群聊天记录,我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查出来这是谁,我会拉黑这样的人。
我相信有不少人有这样的需求,朋友圈爆料,群聊爆料是一个非常讨厌的行为,很多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表达和描述,存在隐私性,非公开场合与公开场合,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还会被别人断章取义,失去上下文,从而引发更大的曲解。
这个有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就是每个人的聊天记录存在一些肉眼不可见背景,可以通过特殊工具分析出当前截图人信息。但这又涉及另一种隐私保护。
我以前说过,要想维持一个高端社群,群聊天记录严禁外传是需要严格遵守的一条铁律,否则社群活跃度和交流的深度根本不可能维持;但问题在于,这条规则实际上很难被贯彻,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完全无法追溯泄露者。
当然,一个可选的方案是,建群的时候,可以有规则设定。此群存在追溯背景,可以追溯泄露者,加入群的人可以知道这个明规则。但当用户知道这个规则的时候,就有无数其他方式可以规避。甚至肯定会有第三方处理工具出现,专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问题依然难解。
实话说,虽然我经常吐槽说keso的文章写得不咋地,不过人家确实影响力比我牛多了,你看人家说说网易严选的问题,对方各种处理,各种解释,各种改进,立竿见影。
我前几天实名点名说新浪广告里一堆股票美女的广告,都是割韭菜的,你看新浪有半点反应没?广告照放,韭菜照割。
嗯,在人家眼里,我吐槽的问题,我的影响力根本不值得一提,这样读者又有一个退订我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