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含章、可贞
“对不起大家了”丰哥几杯酒下肚后,开始说话,“不是我,大家可能不会搭进去这么多钱。”
本来是丰哥离开后大家的再聚会,他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瞬间沉默了,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提这个干什么?既然做了就不后悔,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今天只谈情不谈钱!来!再干一杯!”三水打破了尴尬。
老婆的电话不合时宜地打来,我在低声说马上回去后匆匆挂上了电话。如果放在创业的时候,丰哥会第一个带头把我这个妻管严从头到下好好数落一遍,可这次他却默默地为我倒上酒,“赔钱的事情弟妹知道了吧?”
我慢慢地把酒喝下了肚,假装不在乎地说:“是私房钱,她不知道。”
本来想给老婆一个惊喜的我,没有和丰哥、三水之外的人谈及过我们在短视频上创业的事情。在开始做这件事时,我们都认为我们一定会成功。这种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猪在风口上都能上天,我们至少还算是聪明人,在短视频的风口上,我们的期待值不只是赚个小钱,而是融资、再融资直到上市,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一切都看起来都是努力后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个融资成为上市公司的距离。当扎进叫短视频的风口后,我们才真真切切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经历的一切,都比我们想象的要难。
有人脉有技术,说干就干
2016年8月的时候,电影摄像师出身的丰哥叫上我和三水,张罗着想投钱在我们都熟悉的影视圈做些东西。原本我们是计划拍些网大,可是等到8月份我们碰头的时候,网大已经有点盛极而衰的意思了。
丰哥曾经是几个颇有影响的电影的摄像师,也跟过几个名导,私底下还有一帮子剧组认识的小兄弟,在圈里多少有些知名度,而那个时候短视频算是正在资本的风口上,所以他看准了短视频,我们没多商量,直接投钱开干。
当时短视频的形势很乐观,今日头条开始贴补,其他的平台也陆续有好消息出台,但我们当时就看出来补贴并不能挣大钱,能挣钱的地方是在打出名号后的广告费上。而且随着运营商不断地降低流量的资费,我们认为那时候进入短视频的时间节点也正好。那时候我们都觉得,以丰哥导演兼摄像、三水编剧兼制片的影视背景。像这种三五分钟的视频简直就是小意思,所以在平台上注册完账号,我们直接就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第一次开机还是很仓促的,剧本基本上是在几天里攒出来的,除了演员以外,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我也是第一次在片场当起了所谓的剧务。
可还没等我们松口气,后期的问题来了。拍摄租机器的成本并不算高,但是后期外包价格却很昂贵。拍摄十天吃住行拍加起来已经花了近7万,后期最少还要2万至3万的样子。这样三十条成片成本要1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算高,但是这才是第一次拍,后面越拍越多的话,成本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考虑到长期做必须把成本降下去,于是我们商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相比起招人来,买拍摄设备、后期设备花的钱并不算多,只有十几万。接下来我们开始招人,导演、摄像、后期、运营,陆陆续续招到了十几个人,这一下子就成为了一项庞大的开支——每个月什么都不干,就有五六万的工资等着我们去发了。
我们也试着去签一些艺校的学生,但结果双方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所以只好现用现找。但不管怎么样,整个拍摄成本确实压了下来,吃饭住宿都成了小钱,费用折合下来每一条3分钟内的剧情类视频才不到五千,类似一条、二更的展示类视频二千左右就能拿下。
第一个10万+,感觉离上市不远了
团队稍微磨合之后,我们的短视频终于在头条、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上线了,不但可以达到日更,甚至能够保持三个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同时达到每天一条的速度。
可是新的问题随即就来了:播放量不理想。在最开始,各个平台的播放量只有一两千,不好的时候甚至只有几百。于是在费劲脑汁考虑拍摄内容、标题、标签的同时,和平台打关系就成为我们新的突破的点,毕竟有了平台的支持才有更多的曝光率。那时候,各平台对于内容还是比较饥渴的,于是在影视圈都有些人脉的我们很快接洽到各平台,播放量也有了起色,从几千,到两三万逐渐增多。
在团队组建完成三个月后,当第一条单平台10万+的视频出现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欢欣鼓舞,似乎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公司上下所有人卯着劲儿要创造短视频行业的另外一个奇迹,我们甚至能感觉到离融资甚至是上市都不远了。
不过,在大家都对未来满心期待的时候,团队内部的问题也随着工作量的增大显露了出来:剧本、拍摄、后期、运营每一个环节的小失误或者矛盾,都可能成为蝴蝶效应的源头给片子带来意外情况。
因为需要赶进度、压成本,剧本来不及打磨,拍摄要抓进度,后期要跟上节奏,就像一根绳子套在我们的脖子上越勒越紧。
最麻烦的是运营推广,因为这是我们最不擅长的。而我们最关心的也是融资,如果融不到钱,我们之前付出的一切就都付之东流了,但是运营推广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你没有钱就很难推广,所以我们不得不推动丰哥出去找钱。
这可难坏了丰哥,要知道丰哥虽然有一些影视圈的人脉,但是以前也没干过融资拉钱的活儿。在小范围的投递项目PPT后,丰哥感到形势并不乐观,在耳边传来几个大的短视频公司动辄数千万融资的消息后,我们更加急上加急。但投资者并不傻,他们关心的是我们如何有利润——
我们这时候才想到,我们要怎么变现?从哪里变现?这些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们的心中。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在短视频行业还在探索,但是在去年,它留给我们探索的时间并不多。
变现之路堵死,赔七十万遣散团队
尝试去融资不出意外的失败了。几方试探之后,我们瞄上了电商:电商已经开始注重内容了,而如果能与淘宝、京东、苏宁这些电商成为利益共同体,那么这是一条离钱最近的路。当我们意识到这条路的时候,绝大部分短视频公司、团队还没有意识到这条渠道,于是我们直接扎了进去。
由于算扎进这口最早的几个视频团队,我们与电商合作的开头还算比较顺利。依靠着全网近四千万的播放量,京东和苏宁都为我们提供了比较公平、甚至有些倾斜的政策,我们得以参与到为两大电商平台产品的提供视频服务。
可是没多久,现实又让我们感到了失望。可能是电商利用视频宣传产品的欲望还没有被激发,也可能是对于网购者还不习惯看视频买东西,电商并没有多短视频有多重视:一条展示商品的视频,价格才几千块;一条类似创意广告的视频,多则5、6万,少则才1万,而且这样的活儿,还不是天天有。
更要命的是,一些流量更好的短视频团队或者个人已经崛起成为了大号,当有这样的小活时,我们还需要和这些大号去竞标。价格算是我们的优势,但比起来我们的质量很难说是一流。对于一些不差钱的电商来说,他们宁可高价位,也不想低品位,于是我们的变现之路又被堵死了。
又过了三个月之后,虽然一些电商给了我们展示视频的位置,但是我们却连一条广告都没竞标到。最终我们也没从电商手里赚到一分钱,但是此时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八十万。除了已经买了的机器,我们三个赔了七十多万——因为干了这半年多,收入只有那可笑的几百块流量分成。
又尝试几次出去融资,没有拉到钱之后,我们选择遣散了团队,回到了起点。
经历了这次创业的失败,我才明白,创业不是赌博,99%的人输不起,不能孤注一掷,因为99%的人会失败。
创业也不是去当老板,而是事无巨细都要照顾,任何可能的生意往来伙伴都得贴笑脸。
在我们退出之时,还不停看到各短视频平台增加贴补的消息,在我们当时看来,这已经是一条愿者上钩的“假消息”了。除了少数获得千万融资的头部团队之外,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在进入这个行业,也有一批又一批人离开这个行业,而他们之中99%的人都会像我们一样,本想成为风口上的“鹰”,最终却成为了离开风口的那些“猪”。
来源: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