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一个苹果员工每年贡献 186 万美元,阿里是它的四分之一

一个苹果员工每年贡献 186 万美元,阿里是它的四分之一

“员工是我们最有价值的资产。”

不少公司说过这话,比如科技公司苹果、Google,医药公司辉瑞、礼来等。这话听上去也没错,因为对多数公司来说,人力资源支出是最大的单一成本,并且没一家公司愿意把一件事分给两个人做、支付两份薪水。一个高效员工能为企业在单位时间内创造高于其他人的收入。

根据《商业内参》(Business Insider)近期的统计,在 500 家标普 500 指数公司中,按行业划分,整个科技行业的员工平均创造的收入也并不高,为 48.4 万美元,跟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造业一个水平。

标普 500 指数初创自 1957 年,金融将其视为美国股市大盘晴雨表而广泛采用。

不过,这是科技行业的平均水平。包括苹果、Facebook、Alphabet 在内大科技公司的员工,人均创收仍处于表现最好的公司之列,超过 100 万美元。

其中,苹果作为今天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以 186 万美元的人均创收领跑所有标普 500 科技公司。这还是建立在它拥有大量时薪 13-20 美元低收入零售店员工的基础上。

苹果在全世界开设约 490 家零售店。按照每家门店 50 名全职员工计算,大约有 2.45 万人。

排名第二的 Facebook 的广告收入虽然还没有 Google 高,但增长速度是 Google 的两倍多,人均创收数字也超过了后者。2012 年 Facebook 10 亿美元收购 Instagram 的时候后者只有 13 名员工。

Google 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有太多的“赌注”项目(Other bets)。Waymo 无人汽车、送热气球上天传输网络、智能眼镜、甚至延长人类寿命的药物。

无论是出于个人志趣、还是为公司寻找未来,Google 的三位创始人都尝试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探索。这些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的项目动辄招募数百人,但一时却没法给公司带来收入。

贝索斯是全球第二富有的人,他的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电商。亚马逊雇佣大量低收入的仓库工人,全职员工数量大约为 14 万人,人均创收 34 万美元。这点不同于榜单上的其它科技公司:主要招聘设计和开发人员,制造、仓储外包给其他公司,亚马逊自己做,使它成了劳动力高密集的公司。

所有行业中,工业和制造业(非必需品)员工人均创收最低,为 32.1 万和 42.4 万美元。能源公司单个员工创造的收入为 178 万美元,几乎是第二名医疗保健公司的两倍。

石油化工、制造业和汽车业将大量资金用于非人员开支上,比如购买生产设备、油井采掘建造。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 2016 年收入为 2100 亿美元,跟苹果相当,但它的员工数只是苹果的一半。

它们的从业人数都受技术影响巨大。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在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后,发现美国工厂里每增加一个机器人,平均干掉 3 – 5.6 个本地岗位。

中国科技公司中,腾讯的社交、百度的搜索、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电商是各自的核心业务,现在还没有遇到什么挑战者。

四家公司里腾讯员占了两个最:员工最少、人均创收最高,分别是 3.87 万人和 56 万美元。

刘强东的京东正好相反 —— 员工最多、人均创收最少,分别是 12 万人和 9.6 万美元。

现在的情况是,原本齐头并进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从 2014 年开始,在增长速度上开始有了变化。百度 2014 年开始有一次人员激增,当时正值百度投入 O2O 业务,但这个激增没有带来突破。京东赶了上来。

百度原本的收入里,有九成以上都来自广告,但自 2016 年百度广告问题集中爆发、业务受到监管以后,百度的收入已经停滞,利润大跌。广告业务从 2016 年第三季度开始下滑,这是自百度 2005 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

沃尔玛拥有 230 万名员工,这使得它尽管收入第一(4858 亿美元)、但员工人均创收只有 21.2 万美元,在前十名公司里排第九。

沃尔玛曾靠大量的门店重塑过美国人的生活 —— 曾经 50% 的美国人口居住在距离沃尔玛 5 英里之内的地方,只要开车 10 分钟,人们就可以在 6400 平米至 24200 平米的超级购物中心里买到大部分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现在亚马逊接管了网上、并收购线下电商,第二次重塑美国人的生活。

总收入二三四都是中国的央企,它们是国家电网、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有着臃肿的人员结构。比如中国石油拥有近 130 万名员工,人均创收 17.3 万美元,排第十。同样是石油公司,壳牌和埃克森美孚员工数加起来还不到中石油的 1/6。这三家央企列员工人均创收倒数前三。

丰田汽车以高效生产著称,早在 1970 年代,它只靠大众汽车 1/3 的人力就能造出比大众多两倍的汽车。这种效率使它成为唯一进入前十的工业、制造领域公司。

如今当我们谈论一个公司的人数,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数字。

放在 1860 年以前,这还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那个年代,美国首富亚斯特即使在事业巅峰期,他所经营的美国皮草公司也雇佣不到 10 个人。

来源:好奇心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011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