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谢璞
微影将与猫眼合并?
有记者求证微影时代 CEO 林宁时,林宁说得很不客气 ——“猫眼只是个票务公司,就别自作多情了”。
与王兴一样,林宁也是福建人,按照王兴的 “盟友论”,林宁的微影时代与猫眼,都算是 “腾讯系”。林宁瞧不上猫眼,应该有渊源 —— 林宁的 F 团创业时兵败千团大战,即便后来集结了 F 团、高朋网、QQ 团的新高朋,林宁担任 CEO,也是兵败与美团,心有块垒,不吐不快。
猫眼虽然滥觞于美团,更有前腾讯高管郑志昊担任 CEO,但不算血统纯正的 “腾讯系”—— 毕竟光线持股高达 57.4%,美团不过是 32.6%,美团只能算第二大股东。
微影时代的出身,却是算血统纯正的 “腾讯系”。2013 年底,微信电影票成立,林宁出任 CEO,半年后,林宁写信给马化腾,建议微影从腾讯拆分,外部独立融资,腾讯持股,微影团队也持股。历经 4 轮融资,腾讯股权不断稀释,腾讯占微影时代股份约为 15.99%,但依旧是第一大股东。
当微影与猫眼合并传闻风起之时,林宁肯定心里是不爽的,毕竟我才是血统纯正的 “腾讯系”,凭什么?要知道,即便是一年前,微影时代也曾加入到 “买下猫眼” 的队伍中,光线王长田出价是光线传媒 6% 的股份和 23.83 亿元现金,只是比林宁给的报价高出一点点。
所谓的 “盟友” 抵不过现实利益。
公司大了,内部的斗争远比外部激烈,虽然美团点评与微影时代都是 “腾讯系”,但猫眼与微影时代的竞争,其实十分激烈。此刻,有点后宫争宠的意思。
百度 All in AI,糯米自然成了鸡肋,式微之势,难以改变。在线票务市场,接下来便是,淘票票、微影、猫眼的三进二。
市场不是请客吃饭,是利益最大化的讨价还价。“腾讯系” 的美团点评,深思熟虑之后,把猫眼 “卖给了” 光线传媒,同样是 “腾讯系” 的微影时代,则一次次融资不断稀释腾讯股权,努力摆脱腾讯操控。从这点来说,王兴与林宁,其实是同一类人 —— 宁为诸侯,不为将。
拥兵自重,或者说,渴望独立。
很不幸,猫眼与微影时代的 “独立梦”,很有可能被冰冷的现实打破:2017 年电影市场骤冷,资本市场不愿再次 “蒙眼狂奔”。
当然,猫眼与微影,都有自己的算盘与难处。
猫眼的难处在于,两个股东经营吃力:光线传媒于 7 月 4 日,宣布裁员 10%,而去年的 9 月,光线传媒裁员 20%,连续裁员,其用意与经营压力,可想而知,此外,便是美团点评,它与携程、口碑、饿了么、滴滴的四处交锋。
今年上海电影节上,王长田说,猫眼已经盈利,正准备上市。根据公开数据,2016 年猫眼收入 10.53 亿元,亏损 5.11 亿元。4 月 27 日的光线投资者交流活动中,王长田说到猫眼近况,第一季度收入超过 6 亿元,前三个月平均利润超过 5 千万,单月最低利润超过 4 千万。
但与此同时,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电影票房负增长,猫眼电影业务和商业模式也没有重大变化。也因此,不少媒体质疑,猫眼可能是几家关联公司之间采取了新的财务手段。上市公司光线传媒持有猫眼 19% 的股权,光线控股持股 38.84%,早在收购之初,便有了巧妙的股权设计。
此刻,猫眼一度占据领先的市场地位,已岌岌可危,淘票票追上来了 —— 最新数据是,淘票票与猫眼,只有 1.5% 的市场差距,微影时代只拿到了 15% 的市场份额。这里也有影视圈的某种 “默契”,猫眼背后是光线,光线既有自家影片,又做分发,裁判与运动员身份难捏不准,电影圈也有意愿扶植淘票票。
此次猫眼与微影时代的合并消息,便是投石问路。从林宁的谈吐中,听起来像是林宁认定了,这是猫眼的 “自作多情”。
倘若获得腾讯与微信的支持,挤掉微影,入驻微信支付,猫眼倒是可以暂缓市场危机。
微影时代的难处在于,贪多嚼不烂。影视娱乐,属于长线,慢工出细活的产业,这与互联网方法论,南辕北辙。林宁治下的微影时代,过去两年疯狂布局,四处出击,但效果了了。
去年《致青春 2》、《盗墓笔记》、《铁道飞虎》的保底发型,票房惨败,其中《铁道飞虎》保底 10 亿,最终票房 7 亿元,而今年参与的《攻壳机动队》、《变形金刚 5》亦是不佳。
虽然微影时代是依靠融资的创业公司,却成立了 10 亿规模的 “微影资本”,两年时间投资了 40 多家公司,覆盖影视、体育、演出、媒体营销。与此同时,微影时代成立仅 3 年,累计融资规模约为 50 亿。
值得注意的是,2015 年 12 月,微影时代并购格瓦拉,目前格瓦拉市场份额已经微乎其微,遗憾的是,微影时代坐拥微信入口,却并未如愿的甩开淘票票,追上猫眼,反倒在淘票票与猫眼竞争中越发式微。
回头品味林宁那句辟谣的话,意味十足,“我们是个电影、演出、体育的泛娱乐公司,猫眼只是个票务公司,就别自作多情了”,这话听起来,像是说给王兴与王长田,也是说给他的腾讯前同事听的。
微影时代与猫眼,何去何从,最终考验的就是腾讯的决心与智慧了。
微影时代固然拥兵自重,业务布局与框架都有了,但比较起猫眼,在票务与发行市场,还是不够精深,两家公司,寸有所短,尺有所长。但合并,也将是必然。
在微影与猫眼争宠之际,淘票票俨然准备好弹药。据说,猫眼与微票,都已停止补贴了,与此同时,淘票票正准备发起新的一波补贴用户的大战。7、8 月的暑期,在线票务市场会十分惨烈,当然,对用户来说是好事 —— 反正是马云与马化腾补贴大家看电影。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如此局面,腾讯不会坐视不理,只是,谁该出局?
来源:“创事记” 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