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也许你被苹果发布会刷屏了,但我们想科普一下这座苹果新总部


今天凌晨,苹果正式发布了 iPhone X、iPhone 8/8 Plus,以及第三代 Apple Watch 和 Apple TV 4K。iPhone 诞生10周年之际,本次苹果发布会首次在苹果新总部 Apple Park 旁的乔布斯剧院举行。

世界上存在太多千篇一律的办公大楼,营造严肃紧张的办公氛围,为此 Steve Jobs 创想中的苹果公司新总部则以圆环形状进行设计,提出将14万200人置于一座四层建筑中的概念。本期荒野气象台带你走近 Steve Jobs 留给世人最后的杰作。



新总部 Apple Park 位于加州旧金山附近硅谷的核心城市之一的库比蒂诺市,自2011年开始筹备设计,这个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的建筑,像一座降临地表的宇宙飞船,也似 iPhone 上的 Home 建按钮,将科技的力量汇聚于圆环内,也把新的创想输送到全世界,这是 Steve Jobs 留给世人最后的杰作。

Norman Foster

2009年 Steve Jobs 第一次与著名建筑设计师 Norman Foster 联系,谈论建立苹果新总部。 Jobs 对这个项目的看法非常清晰,他希望建筑物在地表,融入周围景观。


建筑最大特点是包裹于外部的曲面玻璃墙。而在内部,他把餐饮空间视为一个很重要的交流空间,希望将室内和室外的相互连接,在 Apple Park 的餐厅建立一扇可以在12秒内完全打开的门,消除对外界的障碍。

这些设计为员工之间的工作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在用餐的同时增进彼此的沟通。这个旨意落实到项目里的结果是——诺大的建筑里有一个5500平方米的餐厅,成为园区内部人流最密集的场所。


由于 Steve Jobs 对细节的不懈关注,大楼设计自公布以来一改再改,工程也一再推迟。作为著名建筑师的 Norman Foster,其公司花了8年时间完善对苹果新总部 Apple Park 的设计,Foster 对目前建筑的结果感到非常满意,Apple Park 如今终于即将投入使用。

除了注重科技在总部建造中的运用之外,这座耗资约50亿美元打造,单是建筑内部设计就花了超过10亿美元的新总部非常注重能源的循环再生。

Apple Park 以太阳能和天然气提供70%所需的能源,因此除了屋顶,窗户也都嵌上太阳能面板获取能源;巨大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可以循环使用生活用水;打开的巨型玻璃门采用自然通风,苹果称一年中的 9 个月里都不用使用冷气或暖气;此外,园区内也向员工提供1000辆自行车,便于其穿梭在这个巨大的工作环境内部。


对于新总部,Jobs 的初衷是将通过植被将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界限模糊起来,从而唤醒人对所处之地体验的感官。

为达成他将建筑与周围景观相融合的愿景,建筑周边以绿色空间为主,在150英亩土地上由斯坦福树艺师 Dave Muffly 引入 309 种植物,使得园区内的植被覆盖率达到 80%,且共有 7000 株树木覆盖在正中的中央公园上。

植被数量之多,以至于有报道称,苹果公司买光了加州的树。而这些树不仅用于观赏,还能是餐厅食材的来源之一。不过因当地的天气因素,这些树木的生长情况似乎不是很乐观。

未来工作场所的舒适程度取决于设计灵活性。建筑师 Foster 认为最好的建筑需要强有力的观点输出,设计必须精巧,以适应人类和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的方式。

以细节而言,正如对自身产品的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苹果公司,甚至在门把手的挑选与制造上都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由精密铣削的铝轨连接到玻璃门,与门框融合,其中没有可见的螺栓,手感和 MacBook Pro 一样有铝合金质感,这可称其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门把手。

从整体来看,不仅仅是建立外部的开放式布局,Apple Park 设有一个庞大的地下车库,可以容纳11000辆车。这是一个优化设计,停在地下的车辆为办公区域腾出更大的空间。而少于实际员工数的车位,似乎也在鼓励员工乘坐上班大巴,节能减排。

乔布斯剧院


“这是在一座山上,在这片土地上的最高点,就像乔布斯一样。”耗费1400万美元建造的史蒂夫·乔布斯剧院(Steve Jobs Theater)除了为纪念乔布斯,主要目的是未来苹果产品的发布中心。

剧院本身完全是地下的,为了进入,你需要从一个被树环绕的玻璃圈下来,剧院的入口被包裹在巨大的圆形玻璃中。在可预见的未来,苹果打算在能够容纳1000人的剧院举办主要产品发布活动。

让办公环境成为一种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建筑师 Foster 回忆道:“最开始,我反对建立一个新办公室总部,无论办公的地方大或小,都只是工作的地方,但现在我认为一个良好的办公地点确实成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耗时多年,磨砺细节的苹果新总部大楼最终开始投入使用,这是向 Steve Jobs 致敬的最好作品。

来源:荒野气象台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