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全面屏”手机下半年将接踵而至,但体验还有改进空间

“全面屏”手机下半年将接踵而至,但体验还有改进空间

9 月 25 日下午,金立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它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机,金立 M7。

算上上周发布的 vivo X20 和华为麦芒 6,中国智能手机行业迎来了一次小规模的全面屏产品集中亮相。

从外观来看,金立 M7 和 vivo X20 都采用了三星提供的一块 18 : 9 比例的 6.01 英寸 AMOLED 屏幕,分辨率也均为 2160*1080。

两款手机的“额头”和“下巴”都有缩短,左右边框在纸面规格上比前代产品更窄,但视觉上仍然很明显。

vivo X20

华为麦芒 6 也采用了相同的宽高比、分辨率和正面设计,但屏幕尺寸要稍小一些,为 5.9 英寸,材质则是常见的 IPS-LCD,需要背光模组。

华为麦芒 6(渲染图)

按照目前供应链给出的宽泛定义,只要手机屏幕显示比例高于 16 : 9,四面边框比之前稍窄,就可以自称为“全面屏”。

而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屏占比(即显示面积与手机正面面积的比值)究竟高于多少才能算全面屏,全行业都还没有明确且公允的标准。各个厂商在发布会上通常会用一句话带过这个参数,从不细讲。

按照厂商自己的说法,vivo X20、麦芒 6 和金立 M7 三款手机的屏占比分别是 85%、83% 和 85%。

受到屏幕比例和屏占比这两项参数限制,之前手机顶部用来放置摄像头、听筒、光线感应等传感器的空间更小了。这可能要求更换体积更小的元器件。

为了在设计上保持对称,底部也要相应地收窄。这就差不多勾勒出接下来国产“全面屏手机”的基本轮廓。

全面屏手机正面除了屏幕,还有并不特别窄的边框

不切割屏幕,并且让上下左右边框保持对称,是现阶段最稳妥和足够低成本的“全面屏”手机方案。

在这个设计框架前提之下,各个厂商开始在硬件上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卖点。

比如 vivo X20 的前置摄像头首次采用了 DualPixel 双像素传感器,从而在自拍时保证进光量。X20 还引入 3D 人脸识别技术,宣称能快速提取面部的 128 个特征点,用于解锁和隐私保护。

而华为麦芒 6 前置有两颗摄像头,利用双摄成像视差的光学原理,号称能提供更好的自拍人像虚化效果。

金立 M7 屏幕的“额头”部位则没做什么特殊设计,只是在纯软件层支持了人脸识别。

接下来 OPPO、魅族、荣耀等厂商要发布的全面屏手机,很可能也会按照这个设计思路,基于最稳妥的方案推出一款中档价格的全面屏手机,然后再扩张到中低端和高端两个细分市场。

按照金立手机董事长刘立荣定下的产品策略,金立 M、S、F 和金钢四个系列将全部改为全面屏设计。预计今年 11 月前后市场上就能看到金立 1500 元档位的全面屏手机。然后再推出 3000 元以上的全面屏产品。

而华为推全面屏手机的顺序不太一样,是先中端后高端。起售价 2399 元的麦芒 6 发布之后,下个月将会在德国发布全面屏设计的旗舰产品 Mate 10。外界普遍猜测,Mate 10 会比 3399 起售的 Mate 9 更贵。

尽管先后顺序不同,但稍有实力的厂商确实都在争抢“全面屏”的早期红利。

然而在使用体验上,现有的几款全面屏手机并没有做到极致。

为了给屏幕腾出空间,三星 S8 将指纹识别模组后置,却放在了摄像头旁边,非常容易误触。S8 的人脸解锁也已经被多次破解。

苹果 iPhone X 拿出了看上去最好的人脸识别功能,但 iOS 11 明显还没有为新的屏幕形状做好优化,同时还有很多工作留给了第三方应用开发者。

同样是操作系统,虽然 Google 对 Android 做了些适配,但单手操作通知栏、窄边框带来的误触依然没有解决好。

而小米 MIX 2 放弃了初代 MIX 三边边框相等的设计原则,视觉上边框厚度反而增加了。还有部分抢购用户反映遇到了屏幕背光不均等问题。

vivo X20 在 5.5 寸传统机身放一块 6 英寸屏幕,则没有充分考虑单手操作的易用性。

每次手机硬件上的改变,都需要软件迅速弥补用户体验上的鸿沟。但目前来看,还不够多。

来源:好奇心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052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