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最努力的王晶,可还是差了一口气

最努力的王晶,可还是差了一口气

这个世界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当你是个一直认真拍电影的导演,突然崴了一下,拍了一部稍烂一点的片子,大家就会把所有的唾沫都给你,说你堕落了妥协了被资本绑架了;但一个十年如一日拍烂片的导演,突然拿出一部还过得去的作品,掌声与鲜花就响了起来。

后一个就是王晶,这个江湖人称“烂片晶”的、62岁的胖子。(他已经62岁了哦)

叫他烂片晶不冤枉,看看他这十几年北上拍的这些片子,不说全都不可救药,但就是泛着一股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劲儿:“反正我也没指望拿什么奖,烂片就是有人看,我就是来挣钱的”,你看,他抢先把自己骂了,你还真不太好开口。

王晶曾说自己是个二流的导演,一流的商人。你看看这个定位,多么的清晰,不要跟我聊艺术,我不是不懂,我是不选。

王晶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可以说是科班出身,父亲王天林是电影圈中早已成名的大佬,这个背景简直就是香港的陈凯歌,他本应该像陈导一样走精英路线的,最次也应该是个尔冬升,但他偏不,一头扎进屎尿屁的市井喜剧中。现在都说人设人设,王晶找到的人设竟然是商人,还是特猥琐的那种,真是眼光独到,卓尔不群。

商人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不是阴险、狡猾、势利,而是有“同理心”。他们不会陷入自己的喜好中,而专门喜欢琢磨大众喜欢什么。文艺青年做生意一般都会赔的人仰马翻,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家也应该喜欢,如果你不喜欢你就垃圾。商人王晶就没有这种苦恼,你们喜欢啥,我就给啥,毫无心理障碍。

我看的第一部王晶电影是1987年的《精装追女仔》,当时还是录像带的,也不知道王晶是谁,只看到海报上的周润发就租了。

当时觉得挺好看啊,风格想想和之后的《澳门风云》系列也没啥不同,就是胡搞瞎搞,但初中的时候也不在乎什么艺术不艺术,好看就行。所以我觉得现在影评人大肆吐槽王晶其实挺没道理,人家不是拍给你看的,就是给18、9岁的孩子看个热闹,这叫迎合市场需求,本来也没往艺术方面想。

王晶入道近40年,从编剧干起,至今参与了两百多部电影,作为导演和编剧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商业片,但也有一些不那么低俗的作品,比如1996年的《偷偷爱你》,1999年的《笨小孩》甚至拿下了金马奖好几个提名,这片儿我很久前看过,真是挺感人的,叶德娴阿姨演的非常传神,烂片晶也有温存柔软的时刻。

作为制片人的王晶就更加复杂,他自己不怎么拍严肃的东西,但他给愿意拍的人找钱,许鞍华的《天水围》两部、麦子善的《一个烂赌的传说》、霍耀良的《O记三合会》这些正剧他都是制片人或者监制,你说他完全没艺术追求吧,也是冤枉了他。

现在王晶又要认真一下了,他说这部《追龙》是他五年来拍的最认真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导演挂的是王晶与关智耀,我不知道他们俩具体是咋分工的,从成片上来说,我更倾向于认为关智耀的权重更大一点。香港电影经常会这样,挂个名,提携一下老伙计。但鉴于编剧是王晶自己,他非常深度的参与到了这部电影里,是没问题的。

看的时候我有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导演极力的想往老港片的感觉上靠。甄子丹饰演的跛豪这个人物刚出来的时候向天空大声呐喊了一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六七十年代黑帮枭雄的感觉就出来了,应该说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是不错的。

枭雄,不是哪个时代都会有,你必须得有土壤。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畸形殖民环境,就是个孕育枭雄的时代,电影中的两个人物伍世豪与雷洛就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他们的原型是曾经的大毒枭吴锡豪与总华探长吕乐,就是下面这二位,左边是吕乐,右边是吴锡豪。

这么嚣张的俩人肯定会吸引电影人的注意,之前公认最好的两部作品是1991年的《跛豪》和《五亿探长雷洛》(这部里王晶是制片人)。

其实现实中的这俩人没有太多交集,吕乐比吴锡豪大十岁,1968年吕乐就主动辞职,随后跑路到加拿大,那时候吴锡豪还没起来。

但没关系,电影里是可以关公战秦琼的。

王晶把他们俩基本放到了一个起跑线上,一个刚从南洋来的小混混和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警察,两个人在鱼龙混杂的香港,开始了自己的奋斗之路。

这种双雄故事一般来说是戏份对半儿劈,双线并进,然后搅和在一块互相映照,但现在来看,伍世豪的戏要明显多于雷洛,会有一种刘德华给甄子丹搭戏的感觉。

也就是说,甄子丹演的伍世豪这个角色是否成功,决定了这部电影的高度。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是有亮点,同时也有很大的遗憾。

或者说:在最要劲儿的时候,甄子丹饰演的伍世豪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让这个人物没有升华,这是本片最遗憾的地方。

听我慢慢道来,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黑帮片里坏人总是比好人多,当你面对一个没有好人的剧本,你该如何让观众感受到共鸣呢?这并不容易。因为大部分人天生是向善的,一部电影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个正向的力量让观众认可。

有两个办法让坏人有正面意义。

一就是比较常规的:“坏人也有好的一面”,在导演的布局下,观众一开始觉得他是个坏人,但演着演着,他也有让人心疼的一面,比如杀手在照顾孤儿老人什么的,《无间道》里刘德华那个角色就属于这种,他最后想当一个好人,也就是“向善”了。

第二种的层次要比第一种复杂,同时在艺术上也更有深度:

让人物充满巨大的悲剧感。

这样,同样可以引发观众的共鸣,也就是说主角并没有变成好人,他注定失败,但他最终的下场让观众感叹命运的无常,产生了某种悲悯与同情,这种情绪有种“物伤其类”的意思。

我刚才说的那最后一层窗户纸,就是这个意思:甄子丹塑造的伍世豪没有触及到“悲剧感”这个层面,所以它也许是部不错的娱乐片,但在艺术深度上终归差了一截。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里讲到了人的三种冲突: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冲突。比如你刚建好一房子就让台风给吹塌了,很悲伤吧。

二就是人与外界的冲突。这个外界大约指的就是社会人际,你想CEO迎娶白富美,路上不断打怪,输了的话,也很悲伤吧。

第三种就是最高的层次:心灵的自我冲突。黑格尔说最好的悲剧是“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只有到了这一层,人的悲剧性才能最大限度的焕发出来,人物的魅力才能达到最大化。

《追龙》中的伍世豪,达到了第二个层面,所以他只能是个英雄,而达不到枭雄。

在伍世豪的进阶之路上,“打”这个字眼一直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无论是刚开始,还是在九龙寨里救了雷洛,还是最后杀那个英国佬,虽然没像叶问那么夸张,但也都是“打”字当头。王晶肯定是想塑造出不一样的枭雄,再加上甄子丹的功夫属性,自然就会往这个方向上偏。

你会发现,伍世豪打的这些架,大多都是私怨层面,而不是为了更大层面的野心。特别是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他怎么救雷洛,把“义气”这两个字提的很重,包括最后干掉那个英国佬,也更多的是为了私怨。

他努力做一个好老大,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兄弟,但他的这些情与爱,都只停留在第二个层面,也就是在调和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这个选择见仁见智,有的观众会很接受,但对我来说,这个枭雄的形象有些太“脆”,渲染了太多的义气之勇让整个人物缺乏向下挖掘的厚度。

其实我这么说很主观很带偏见,因为我看的时候满脑子里一直晃荡的都是1991年的《跛豪》,因为那部电影里,吕良伟表现的实在是太牛逼了!!他才是达到最高悲剧层面的枭雄。

看看下面这个眼神,这是枭雄的眼神。

吕良伟不会动不动就去和人打杀,他一开始就说:“这些脏活不是我干的,我天生就是做大事的人”!

枭雄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什么?是“盲目自信”!

你没看错,这在普通人是个缺点,但对于做大事的人,一定要“自大!”,只有这样他才能干成框架之外的事情,才能成为枭雄,否则充其量只是个精英。

吕良伟在《跛豪》中非常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一文不名的时候就敢去找肥膘谈条件,脸上就像有雄兵百万(其实下顿饭钱都没有),单就凭这股胆识,他成功了,他的野心从不牵扯私人恩怨,而是纯粹满足自己向上爬的欲望。

成也自信,败也自信。最后他的“自我”在时代洪流下分裂,他的理智告诉他吃不下所有的蛋糕,但他内心有个更有力的声音,告诉他应该博一博;他绝不仅仅想要花不完的钱,而是一种生命野心命运般的归宿。他斥责他的兄弟们小富即安,有了点钱就失去了斗志,他不能失去斗志,成为最大的那个,是他的信仰。

然后在这种斗志之下不可避免的失败,才是悲剧最动人的力量,到达了这一层,让吕良伟饰演的跛豪极富魅力。

而且哈,枭雄身材不能太好,得来点肥膘才能散发出那种专横跋扈的劲儿,看看下面这个吕良伟霸气的肚腩。

相比之下,很能打很有型的甄子丹,感觉就只是个堂主了。

而且这次伍世豪的价值观有些分裂,他是个毒贩,注定他一定是个坏人、一个反角,但导演给了很多正面的刻画,他一直强调自己有底线,而这种底线就是:“其他人可以吸白粉,但我的家人不行”。好像这么说卖白粉就是个能接受的事情了。这段很浓墨重彩,看到这儿我就觉得奇怪,这个桥段想要表现人物的哪个性格呢?是盗亦有道还是阴狠毒辣?

我之前说过,价值观并不是评价电影的主要标准,有魅力的坏人甚至比平庸的好人更有看头。

可以举个类似的例子。在尔冬升的《门徒》里,刘德华也饰演了一个为自己开脱的毒贩,说那些吸毒的人都是活该,这为什么就不会让观众反感呢?因为他自始至终就是个反派,他为自己开脱,恰恰是强化了人物的厚度。

最后刘德华死的时候,观众会有些可怜这个毒贩,但绝不会认为他是个好人吧。但甄子丹在这部电影里被很明显被当成一个正面角色来塑造,这就导致他那条所谓的“底线”没有强化人物魅力,反而让观众爱不起来,我甚至觉得他有些伪善。

这一切,都是因为导演无法把甄子丹推到“悲剧枭雄”的层次,所以只好在善恶上来回纠结。

相比之下,《跛豪》中就没有这么婆婆妈妈,因为里面一个好人都没有,吕良伟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野心,不在私人恩怨上徘徊。兄弟情的部分并没有让我有种他是好人的感觉,他的魅力并不是有善良的一面,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宿命感”。

最后在他被警察逮捕的时候,他问手下我是不是喝醉了。那一刻真是人生如梦。

可惜啊,看的出王晶很努力了,但人物的深度依然是差了一口气。刘德华饰演的雷洛反而悲剧性更强一点,但他夹在黑白两道中间,又无比的憋屈,最终也没达到第三个自我心灵冲突的层面。

这种畏首畏尾可能也跟环境有关,六十年代是个很敏感的时候,《追龙》中大部分的时代信息一带而过,连主角都从潮州人变成了南洋人,这某种程度损害了人物的塑造,对此我只能表示理解了。

除了人物塑造上的分裂,在整体的节奏上,我也觉得可以做的更好一些,《追龙》的每一场戏如果分开来看,都不错,但连贯在一起,总有种随时要断档的感觉,看的提心吊胆。

故事有不少说不太通的地方,随便举两个:一就是伍世豪老婆死的那段,煽情的意味太明显,按理说英国人查偷渡,已经给贿赂了,马上就要放行,怎么还会去故意怼他老婆?而且摆明了是往死里整,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伍世豪哭一鼻子,太刻意了。

再就是玫瑰那个人物,加的莫名其妙,最后她死的时候,又是狠命的煽,但我基本没怎么带入情绪。

《追龙》另一个败笔就是煽情的段落,包括兄弟死的时候,老婆死的时候,都太过外露。枭雄是不能随便哭的,心里再苦他也得憋着,牙根儿咬碎了也得咽下去,有几个镜头感觉像是身处苦情戏里。

老拿《追龙》和那些经典的作品相比,我也觉得对王晶挺不公平,因为这两个人物太出名,很多桥段都能找到对应的优秀作品,《跛豪》珠玉在前,只要看过的观众就是无法绕开的;到了九龙寨里追杀的那场,我就不断的想起《省港旗兵》,比起那部戏里的惨烈与硬度,《追龙》显得怎么说呢,太浪漫化了。

黑帮片应该有些粗粝之美的,像下面这种台词,才是黑社会的语言嘛。

以上光挑刺儿了,如果抛开之前黑帮片的印记,那我觉得这部《追龙》还是有诚意的。摄影、剪辑、单场戏的气氛营造,都在水准之上,娱乐性上有,也保持了一定的深度,但确实和之前的经典还是有距离。

下面说一下观影建议:

我觉得本片应该更适合年轻一些的观众,因为不像我这样有很多“历史负担”,这是新时代的枭雄,谁也没规定一定要和以前的一样。王晶的选择我可以理解,虽然我并不觉得太出色。

如果你是个老黑帮片迷,那可能会有些失望,虽然在画面氛围上尽力复刻,但你很可能还是会感觉怪怪的。

我猜男同学应该更喜欢看一点,你出来后应该不会大骂浪费了电影票钱。

如果有条件,尽量看粤语版。我看的国语(粤语没有排片),不少地方还是挺别扭。

我总体给7分。王晶认真起来还是有料的,但说这片子有多经典,谈不上,不服的去看看《跛豪》,你一定会同意我的说法。

写着写着,我觉得“枭雄”这个题目也挺好的哈,想想能不能做一期枭雄的盘点,这里先挖个小坑。

好了,国庆档几个种子选手基本撸了一遍,接下来我要关掉手机和电脑,四仰八叉的瘫痪一天。

来源:电影最TOP 微信号:film_top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070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