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 星巴克在美国也是高端消费。 星巴克的店面分布是根据附近居民的收入层次了来决定的。 它的质量比较稳定, 随便到任何一个城市,走进一间星巴克,都不会有 “吃到苍蝇” 的意外,当然,也不会有惊喜。 我只是说咖啡和饮料。 至于星巴克的糕点和三明治, 只能说是 “shit” 。
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去星巴克。一般的劳动人民会去更便宜的咖啡店比如 Dunkin’ Donuts。 加拿大的大众咖啡店 Tim Hortons 比星巴克更受大众欢迎。
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 一般说,在美国咖啡分两种,一种是普通咖啡, 不区分产地,也不讲究豆子烘培方式,只是笼统说是 “哥伦比亚” 或者 “arabica” 豆子。其实实际上,你见过的所有咖啡豆子基本上都是 arabica 品种的。另一种是所谓 Gourmet Coffee, 字面上是美食咖啡,说的是” 有讲究的咖啡 “, 会告诉你豆子的产地是哪里,Java 还是 kenya AA, 用什么方式烘培的,比如美式烘培或者 french roast。
事实是: 多数美国人也不认为星巴克便宜。
但是,星巴克在中国卖的更贵,最普通的星巴克咖啡是 Fresh Brewed 咖啡, 应该是” 现煮咖啡 “, 但是在中国被称为 “美食咖啡”, 实际上是有误导的。 星巴克的 Fresh Brewed coffee 不限定产地,用各种豆子,或者混合豆子。 不过会区分是普通烘培还是 dark roast。
这样一杯星巴克咖啡, grande 大小, 在美国要卖 1.95 美元。
不过这个一模一样的咖啡(感谢星巴克的品质一致性)在中国要卖 25 元人民币。
如果按照现在的人民币美元官方汇率, 中国的售价约合 3.79 美元,是美国售价的 1.94 倍。接近两倍。 这是一个疯狂的歧视性价格。
有人说, 你不知道中国的关税有多高, 商业地价有多贵。这个应该承认, 但是也不要忘记, 服务业最大的营业成本是劳动力。 我们看看星巴克在美中两国的营业成本:
根据 Payscale 网站的数据, 美国星巴克的普通员工(有个很好听的名字 Barista- 咖啡师)每小时工资是 $9.73 美元, 而在中国的月工资,据说是在 ¥3281 到 ¥3634 之间,我们取中算 3400 元好了。如果我们算每月 22 个工作日,那么相应的小时工资是 19.3 元人民币,按 1:6.6 的汇率,相当于 $2.93 美元,不到美国员工工资的 1/3.
当然,另一个可能是, 星巴克,作为一个企业,看待汇率,有自己的视角。如果这算一个解释, 那么一杯 1.95 美元的咖啡,在中国卖出 25 元人民币, 意味着星巴克内部的人民币美元汇率是 1:12.82. 人民币美元汇率要再跌 94%, 才能支撑星巴克的咖啡定价。
这时候,一定有人会跳出来说, 所有的市场价格都是需求支撑的, 有人买,就是市场可以接受的。当然可以卖出这样的价格。
这也没错, 不过, 此需求曲线不同于此需求曲线,一个原因是” 人傻。钱多。还有任性 “ 。这是温和的经济学教科书不会写出来的。 经济学的基本 axiom 是理性 rationality, (当然理性假定也是可以怀疑的),任何愚蠢,装 B,不喝这一杯就 TMD 活不下去了,都是在讨论范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