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愿你被城市温柔相待

作者::周北树

去年回国后,对人生和世界充满了绝望,在写好我自认为的最后一张专辑后,我准备寻找一种不那么痛苦的方式离开。

上海的几个好友在察觉到我的不对劲后,邀请我来上海住一段时间,去与留那些之后的事情由我自己再慎重决定。

那个时候的我已经没有了感情,可本身还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于是去年 5 月只身去了上海,在上南路和静安寺住了一周多。

那些天,我都会坐地铁出行,因为本来也不认识路,也没有打开手机看地图的习惯,所以想在哪个站下车就在哪里下车, 切身体会了一下这个城市的拥挤与美好。

我一直都很明白,一切所谓的体验城市,实际上都是在体验和这个地方的人,所产生的各种交集和交流。

和很多人一样,曾经作为游客在上海待过几天,去过外滩、南京西路、东方明珠、城隍庙,这些游客一定都会去的地方。

只是那种感觉很怪,人潮人海多与你一样,四周都是在拍照留念的人,所以你能明显的感到自己就是个游客,大家都是在这儿各种花钱去买服务而已,所以没办法去切身体会融入到这个城市中,并长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就像曾经在 Fisherman’s Wharf 一样,耳朵听到的居然有很多中国各地的方言,要不是眼睛看到的碧海蓝天,鼻子闻到的不一样的空气,我绝不会相信自己是在三藩。

印象最深的是在上南路的一家便利店买烟。22 块,我掏出一百块,大妈非常嫌弃的问,没有支付宝啊?我说没有。微信呢?也没有。大妈态度一下变得非常火气,嘲讽我说,支付宝微信都没有,浓还出门买什么东西?你们外地人就是这么麻烦。

我说支付宝微信里面的钱是钱,我手里的钱也是钱啊。只是我没有手机支付的习惯,如果你实在是介意支付方式,我只有给你一百,你充到我支付宝里,不过这和我来自哪里没有任何关系吧。

大妈呢喃了几句我听不懂的上海话,但明显的能感到要么是在抱怨,要么就是在骂我,然后一把抢过我手里的现金,从收银柜里找了一把零钞,直接扔在了桌上,然后双手交叉倚靠在身后的货架上,扭头不看我。

我拿起钱,数了后依照自己的原则,对大妈说了一句谢谢你,然后离开了便利店。出门吹起一阵风,一个白色的塑料口袋从我面前孤零零的飘了过去。

非常应景。

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情的原因是什么,是歧视外地人?不是的。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妈过得不幸福。

在便利店的工作本来就非常辛苦,不只是每天工作时间特别长,还有便利店 24 小时白织灯和外面分明的昼夜反差太大容易造成人神经衰弱,也有可能大妈家里还有老人需要赡养、小孩需要供养,一家人生活可能也不太如意。总之,种种原因让大妈刚刚暴走了,所以我不能把理由归咎到歧视上。

同样我在接收了负能量之后,也不能把消极带给我将要遇到的下一个人。

后来有一晚在朋友家促膝长谈,他拿出一块瓦砾给我,敲了敲,有音调。朋友说,这是从冰岛捡回来的,你看,一块瓦砾,也有那么好听的乐音,你是一个做音乐的人,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过要将更多好听的声音挖掘出来,带给世人?

这一个理念,成了我决定活下去的意义。后来我找到一个在上海做音乐版权的朋友,问他公司还招人不,他说哎呦热烈欢迎大神来加 Buff,于是我第二个月就正式来到了上海。

后来我们把欧美的几个知名金属大厂和电子大厂旗下的艺人上千张专辑都带到了大中华区,又上架到了网易虾米 QQ,国内总播放量破了亿,不过这个都是后话了。

进公司的时候,我就问了一个上海人同事,说上海人歧视外地人,这件事是真的吗?

他想了想,很肯定的说,嗯,是真的。

我说那你歧视我不?

他连忙惊呼说,树哥,永远都不可能!

我说,那这句话就不成立嘛。

来上海工作这件事也非常有意思,5 月来过后我就回了四川,前公司是 6 月的某个礼拜五给我出的 Offer,问我可不可以下周一上班,我说为毛,他说好结算工资,我说行,配合一下公司的制度吧。然后买了第二天的机票飞上海,因为那段时间暴雨,结果礼拜天快天亮我才到浦东机场。

睡醒后下午出去租房子,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吧,我下午就租到了房子,大概 70 平米一个人住,租金也非常可观。

在家知道自己将有可能会到上海去租房子的那段时间,我在各种网站上看了很多来上海工作租房的亲身案例描述,很多都不可避免的提到了上海人歧视外地人。只是我自去年买烟之后到现在,就再也没有遇到过很明显的提到「外地人」这种略带歧视的词语。

我一直觉得这和我的理念有关系——温柔以待。我相信,当我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一定会温柔的对待我。这四个字,是某人让我用泪与生命体会到的,并且烙印在心中再也不会忘记。

今年房子一年到期后,我对房东说,谢谢你将自己的房子借给我一年,住在这里也非常开心,我还能继续住吗?房东是上海本地人,有数套房子,他说,我和我老婆都非常喜欢你,这个房子,只要你愿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永远不会涨你租金。

今年过年我没有回老家,房东还开车过来接我去吃年饭,有时候他搞到一些好东西还会问我有没有需要,有需要的话就开车给我送过来。

在我看来,好人和坏人,外地人和本地人,这样的概念都是相对的,所以我对每一个人都是同样的态度,就是认真的、好好的对待每一个人。

当时我来上海,只背了一个包,需要置办一些生活必需品。在网上买了很多东西,收货地址全写的在上海自己的家,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提柜,同事小妹很不理解,问我为什么不留菜鸟驿站,你看你到家都晚上 8 点了。

我说我邻居会帮我接快递的哈,同事因为知道我邻居都是上海本地人,所以依然呈不相信状。就像我很多在上海工作非本地籍的朋友,他们经常会告诉我的「忠告」一样:在上海你要注意下本地人,特别是大妈大爷,他们是不怎么待见外地人的。

但事实是,邻居不但帮我接快递,偶尔他们还会给我送点吃的、老家乡下自己种的菜这些非常「原生态」的东西,我记得有一次还给了我两个煮好的自家玉米。我来不久后,大妈们给我介绍了这边社区的负责人,说都打好招呼了,以后浓有啥事就直接找她,办起来快一点哈。

有时候社区有什么大妈大爷的娱乐活动还会问我要不要也去参加……前阵子我楼下的阿姨对我说,你楼上住了个单身姑娘(我楼上有套房子也是这阿姨的),我去帮你问了下,她说你一头金黄长发,感觉很轻浮,不愿意和你交往。

啊?

阿姨说,看你一直单身嘛,我们几个阿姨商量了一下,觉得那姑娘蛮适合你的,就没给你说悄悄去帮你说媒啦。天啊,我连忙说谢谢谢谢,不要不要,爱情这事情搞得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阿姨答非所问的说,还不是因为你的形象给别人感觉太轻浮了。我笑着问阿姨,我轻浮吗?阿姨拍了拍我肩膀说,不会,因为小周你是个好小伙。

可是浓一头金黄长发很容易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啊!

上个月因为酷热难耐,剪去了长发,小区里的阿姨大叔,大妈大爷看着我第一句话都是,哟,差点没认出来,终于剪去长头发啦?真乖!

哈哈。

我的上海本地邻居都对我很好,是因为我做了什么吗?我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我就是在做我自己而已。刚搬来这儿的时候,楼上楼下的邻居我都挨个去拜访了一下,介绍了一下自己,也表示很开心从今天起就和大家成为邻居啦。

我是一个连路旁的一棵树都会去问好的人,比如会感谢不同的大树让我看到了不同的树影斑驳,让我感到了来自于自然和生命的美好,虽然偶尔也会觉得这样的想法有点中二。

我碰到邻居也会问好,不是邻居的小区住户如果眼神不小心撞到了,也会笑着微点一下头表示招呼,不会快速的将眼睛移开或低头。进出小区碰到保安会笑着打个招呼说一句「你辛苦了」,最近我每天进出小区都是骑车,因为保安服特殊的造型,所以最近我就单手敬一个礼表示「你辛苦了」,有意思的是保安们也会回敬我一个礼,然后大家在一个一瞬的时间里相视一笑,各自又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

有时候我做了什么糕点,也会请邻居品尝一下,楼下的大门锁不好开,就顺便去抹一点油,停车场发现有单车倒了,也顺便去扶一下。我楼下有一个老太太喜欢去捡塑料瓶子,我知道后就把自己每次喝完的瓶子都收起来,装在袋子里,然后悄悄的放在她门口。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是一些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就是当我真正热爱自己,热爱生活后,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会主动的去热爱身边的一切,并且会去主动的感受美好。

当我发现自己心中有爱,想通了很多后,发现很多事情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交往交流,这并不存在地域差异,哪里的人都是人,都是一样的。我想很多人都可能这样认为过:

「如果我对这个城市还存有留念,一定是因为那里还有你在。」

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羁绊啊。

和我同层的一户上海本地邻居,是一对夫妻,刚来的时候,阿姨平时和我讲话就是一口上海话,管你听不听得懂,当然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后来熟了,我就去请教她说上海话,偶尔我会教她做四川菜。现在我们碰到的话,我会用上海话向她问好,她会用非常不熟悉的四川话回应我:你吃饭没得?

哈哈,很开心。

除了邻居,我在菜市场买菜,从一踏进市场,路过的摊位摊主都会和我打招呼,有些还会发烟给我,但这也是一部分。

上个月房东专门请假一天陪我去办居住证,办事人员随口问我为什么想要办居住证,我说因为我符合要求啊。办事人员鄙夷地说大家都符合要求,不符合的跑来这里干啥?

我笑着说不是,因为我要去芬兰演出需要签证,办签证需要去户籍所在管辖地录指纹,但如果有了居住证我就可以在上海录指纹不用飞回家了,省的机票钱可以吃好多顿饭了,该节约就要节约嘛。然后办事人员说哟你这小伙子不错哦,然后主动要了我微信,说之后有啥问题可以直接问她。

我在上海跑过不少政府机关办事,无一都觉得态度和效率都很高,不会萌生特别的性幻想,比如想操他大爷之类。

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上海是一个讲规则的地方,作为一个普通平民,但凡做事情按规矩来,基本上都不会遇到歧视和怠慢。当然,前提是你也得按照这个社会的规则来。

比如我经常遇到的例子就是坐公交车。公交车停站,开门,关门,准备发动的时候我到了,招手,公交车无视你直接开走了。这件事可以分成两种思路来看:我在四川就没遇到过这样的,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外地人;下一次我早点到。

有第一种想法的人不占少数,但这个属于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歧视暗示。第二种是最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问过一些中年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外地人都说上海人精明这件事吗?

他们给出的答案几乎都一样:知道的,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前大家生活条件不好,经常都能看到一家好几口人,老老少少,挤在几平方、十几个平方的屋子里共同生活,厨房厕所还得一层楼共用。

过生活,你说你不精打细算真心没办法活下去啊。后来很多人通过拆迁富了,有了好几套好十几套房子,但那么多年的苦日子都过习惯了,有些习惯实在是改不掉。

我忽然也明白了为什么我的邻居老太太那么有钱,还是喜欢去捡塑料瓶子来卖。我也明白了「排外」这件事的本质。

一个城市的资源毕竟有限,我爹经常还抱怨四川的房价都是因为来了很多外地人才被炒高的。换一个思维,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忽然来了几千万外地人,你会习惯吗?

当年的印第安人也好,雾社事件的台湾人也好,在面对一群外来人进驻的时候,固定族群的「排外」之心同样是会有的。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做到大爱,也不能做到人人都能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全局解析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只是想过好自己的生活罢了。

我认识的一个做建筑的中年人,原来是上海一个机电厂的工人,后来改革,厂子倒了,厂子原址变成了高新技术公司,从全国各地招来了人就职。

他说,厂子倒闭是时代发展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我也不能把自己下岗归咎于外地人来抢了我的饭碗,只能怪自己就会这么个手艺。

只不过我也知道,不是人人都能像他这样想,但也许就有人会把问题归咎于外地人来上海掠夺了资源。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而已。

而关于歧视的问题,这只是和个人有关,和一个城市没有任何关系。

我没在上海生活之前,也觉得上海应该就是个加强版的成都,其实不是。后来我回四川,去成都玩,发现我所遇到的成都人大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是大家都改变了吗?我不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改变了,可能是我有了更宽阔的眼界去看待世界,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去看待自己。

只不过让我很纠结的是,在生命中遇到过的女孩子,对我都说过一句相同的话,就是在我身上感觉不到和其他人的不同。

因为我很有可能对门口保安的态度,和对女朋友的态度区别不大。虽然都是好,但没有什么差异,女朋友不能感到自己在我心中所占的份量,也会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道理我都懂,就是自己现在不知道如何去协调自己,所以也不敢再交女朋友。

我只是觉得,世间万物生灵,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这个宇宙中,大家在一起共同呼吸,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大家应该和谐相处啊。同时我不能去伤害任何生灵,因为我们本质上都是一样,作为人类,应该多一点爱。人类的能力非常强大,要尽可能的去保护自己能保护的每一个生灵。

生命个体差异非常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组成这个宇宙的就是个人的三观,所以想改变谁都不容易。有些人的行为可能破坏了某种社会或伦理规则,但只要没有触及到我们的底线,有些能让就让,不必要计较得失,自己也会活得洒脱不少。

但无论如何,我都要温柔的去对待这个世界,这既是我的自我救赎,也是我生而为人所要坚持的信念。

可能我接触到的上海本地人还是少数,不能通过我的经历来以偏概全。但不管是哪里的人,前提都得是人,抛开地域,抛开身份去交往,会发现很多被忽略的美好。会错过大树下斑驳阳光的人,也会错过代表生命的太阳,在大地上画出的一幅幅美好的画。

对这个世界的人,对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爱自己,爱生活。

想要砸开一堵墙,只需要一个东西,就是源自于我们内心的真诚。当然也有我们死活都砸不开的,那些世界观本就和你不同的墙,就别砸了,绕道而行吧。

温柔以待这个世界,世界一定会温柔的对待你。

来源:知乎日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