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香料演义:复合香料“混搭”香

香料演义:复合香料“混搭”香

​​​烹制菜肴,特别是大鱼大肉时,往往少不了加入各种香料,既提升食材的味道,又能遮蔽不好闻的气味,甚至产生更奇妙的香气,可谓一举多得。

在世界各地的饮食料理中,香料不下几百种,比如中餐常见的花椒大料、香叶桂皮,西餐中的迷迭香、百里香、罗勒叶等等。而且这些香料常常不是单独使用,需要相互“配合”——人们经过千百年摸索,发明出很多配方相对固定的香料组合,这就是“复合香料”。

印度的马素拉粉作为“香料包”炖鸡和牛肉印度的马素拉粉作为“香料包”炖鸡和牛肉

复合香,掩味强

香料的独特香味,都源于其中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它们除了产生香气,还能掩盖异味。比如白芷中的环烯类物质,能中和牛羊肉的膻味;山萘里的山奈酚,对付鱼虾的腥味特别有效;桂皮中的桂皮醛是祛除内脏那股“脏腥味”的法宝;小茴香里的茴香醛可以让豆制品的豆腥味变淡……

生肉在烹制前常用符合香料来腌一下,以祛掉它的异味

生肉在烹制前常用符合香料来腌一下,以祛掉它的异味

​于是,把多种香料混在一起使用,不仅能“调”出让人沉迷的复合型香气,还能把各种异味掩盖住。不过,并非随手抓两把香料一混,就能达到这种效果,所以每一款久经考验的复合香料配方,都是无数次试验的智慧结晶。

“王牌”复合香料

对于那些成名已久的复合香料,香料种类、比例和用量都有一定标准,有的甚至还申请了专利保护。如今,我们最常见的、有配方可依的复合香料,便是十三香、五香粉和咖喱这三种。

十三香:传世秘方

“十三香”顾名思义,是由13种香料配成的:草寇、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山萘、良姜和姜。

​相传,十三香是北宋年间,开封一家叫“兴隆堂”的药铺,依照春秋时期易牙的“八和齑”(齑音“鸡”)改良而成。只是时至今日,人们也只知道它所用香料种类,至于比例,兴隆堂后人一直秘而不宣。

十三香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

​由于选用了多种香料,十三香几乎适用于任何荤素菜肴,非常百搭,民间故有“宴席离不开十三香”的说法。特别是在北方农村操办“红白事”的棚宴上,隔老远就能闻到“席味”,那便是十三香的味道,如今,用十三香烹制的菜肴中,最出名的当属“十三香小龙虾”。

五香粉:经典“味型”

“五香粉”的名字更直白,用5种香料调配而成,比例差不多各占五分之一,但由哪5种香料组成?中国各地则有截然不同的版本,有的是大料、干姜、小茴香、花椒和陈皮;有的是砂仁、丁香、豆蔻、桂皮和山萘。

​而流传最广的则是花椒、桂皮、大料、丁香和小茴香——因为这五味香料是所有香料中吸附性最强的,能大量渗入食材中,让食材的香料味最浓烈。

​如今,用五香粉制作的食物俨然形成了一种“味型”——五香味。无论是菜肴、小吃还是零食,都有“五香味”这个配置,五香锅巴、五香卤蛋……五香粉也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复合香料。

咖喱:混搭之王

若论起世界上复合香料的王者,恐怕只有“咖喱”担当得起。咖喱起源自2500年前的古印度,咖喱的英文“curry”,就是源自印度南方泰米尔语中的“kari”,意为“多种香料混合在一起”。印度常年闷热潮湿,让人吃饭没胃口,才让当地人发明出这种用多种香料混合、口味浓烈又偏辣的复合香料,烹饪出的食物更能刺激味觉。

​咖喱的主要配料是姜黄、藏红花、肉蔻、桂皮、丁香、黑胡椒和生姜等,但在印度,每个家庭都会依自己祖传的配方来制作,所以口味差异很大:不光有甜、甜辣、辛辣几种辣度不同的口味,按颜色还能分成红咖喱、黄咖喱、绿咖喱等,如今人们最常吃的,通常属于甜辣味的黄咖喱。

不同辣度的咖喱粉不同辣度的咖喱粉

​随着咖喱传播到亚洲各地,当地人对它进行了各种本土化改良,比如泰国的咖喱通常加入椰浆来增香,日本的咖喱多加入苹果来增加甜味,斯里兰卡的咖喱则混入酸奶来中和辣味。至于“咖喱菜”:咖喱蟹、咖喱牛肉、咖喱角……更是多得不胜枚举。

泰式咖喱蟹泰式咖喱蟹

(摘自《博物》2015年04月号。原作者:艾晓䯄;摄影:唐志远;改编:潘文君,张辰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247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