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的《妖猫传》上映了,和冯小刚的《芳华》只隔一周,男主角都是黄轩。
《芳华》上映前一天,曹保平“灼心系列”第二部的主角也官宣了范冰冰和黄轩。再加上《海上牧云记》的同期播放,各种顶配资源加身的黄轩,成了这个冬天演艺圈最炙手可热的男演员。
十年前黄轩刚出道的时候可没有这待遇。当年黄轩为了《海洋天堂》训练了一个月游泳,还到孤独症学校体验生活,临拍时片方一句“你和李连杰长得不像”就被撤了角色。那几年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到《日照重庆》、《春风沉醉的夜晚》,黄轩屡战屡败,和现在片酬超高还等不来排期的流量明星情况完全不一样。
黄轩出道时还没迎来小鲜肉的红利期,等市场追捧小鲜肉的时候,又有点儿追不上,既不能完全吃颜,也没背景。于是干脆就不追市场,磨炼演技,逐个击破合作方,攒下好口碑。这条路按经纪人常继红的话说,就是“精品”和“低调”。
这一代青年演员里,像段奕宏、朱亚文、杨烁、张鲁一、周一围、蒋欣,都是这条路子,不说一部作品赚上天,要的是一部接一部有的拍,细水长流,守株待兔。在大荧幕对小鲜肉的流量效应开始减少依赖的今天,他们都或多或少迎来了事业高峰。
这些慢热型选手的春天似乎要到了。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进入百亿时代,达到了近些年房最高的增长率。也是那一年,各大院线爆发式向三四线城市扩展,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新增影厅数达到全国新增影厅数40%以上,2011年总银幕增长率已经达到了48%,往后接连几年都保持着荧幕块数的高增长。
小镇里的第一块大屏幕,不可能指望中年人去尝鲜;而要吸引小镇里十几岁的孩子们走进电影,还有什么比小鲜肉更高效的呢?
于是从2013年的《小时代》毫不费力拿下的近5亿票房,到2015年《捉妖记》二十几亿的票房奇迹,标准配方都是小鲜肉加IP加票补。
这个过程里,小鲜肉和小花们在资本和市场的需求下,走出了一条“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短期内大量透支流量价值,提升娱乐性,寻求变现,最好再开个人工作室、开公司,签个对赌协议,能上市的上市,赶在事业遭遇中年危机前迅速证券化。杨幂这两年为什么疯狂拍戏?就是因为15年时候和尚视影业签了三年的对赌协议,到今年结束要实现税后净利润不低于3.1亿元的目标。
但从去年开始,票房增速退烧,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一年前增长率还是48.7%;银幕块数增长速度也降了下来,比2011年增长率降了21.2%。全国院线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
当“拉新”不再是优先级最高的任务,“留存”才是时,小鲜肉加IP加票补的票房公式开始不 work 了。
郭敬明的《爵迹》、吴亦凡加持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包括刘亦菲和杨洋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等比前几年爆款配置更强的大IP反而扑街扑的很惨;反而是《湄公河行动》《驴得水》《战狼2》意外冲了出来。
90后的爸妈辈是不怎么看电影的,但等90后自己开始当了爸妈,自称佛系中年人时,他们进电影院的习惯会被保留下来。几年前看《小时代》的高中生,现在也快大学毕业了。平均观影年龄整体在往上走,人们对电影的诉求不再是有得看就好,或者看到偶像就好,人们需要看到更好的故事。
而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内容应该是很多元的。各种各样类型的片子都有,孩子、父母和老人都有适合他们看的好故事。今年的《芳华》把很多经历过集体主义时代的中老年人们拉到电影院,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所以小鲜肉的好日子差不多要到头了,而像黄轩、张嘉译这样的演员会迎来属于他们的好时代。
当然旧的不会完全淘汰,只是归位到该去的地方。陈凯歌说过一句话,“我觉得笨人上岗,聪明人下岗,我们中国电影会更好。”
我觉得倒不用聪明人下岗,笨人能上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