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细说电商“黑马”拼多多

@老消道息: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是一个非常早熟的人,无论是做客人民网还是和巴菲特共进午餐,这种属于成名企业家标配的经历,他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者时就体验过。今年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创立拼多多的黄铮做起演讲也很有台风,“那我们这一代努力学习互联网,便是为了下一代更好的学习艺术,享受美好生活”。

上个月 Pingwest 一篇《消费降级巨头拼多多》的文章揭开了黄铮和拼多多的另一面, 低价爆款驱动、假货泛滥。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拼多多的投诉量为行业第一,高达13.12%。

知乎上搜索拼多多的回答,排在前面的几个问题都看到的是大面积的吐槽和零零星星的辩解,吐槽包括HR和业务部门的对待面试者不友好不尊重,员工的高强度劳动,以及最常见的对于商品质量和退货流程的吐槽。

拼多多上的诸多爆款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淘宝早年的9.9包邮。在经过多轮运营策略的升级后,淘宝的流量已经完全不向这类商家倾斜了。而且一向“克制”的微信团队没有拿拼多多开刀,所以后者成了低端商家“出淘”最好的选择。

拼多多拿到的巨额融资和流量支持是如假包换的。以电商史上最快的速度获得两亿用户,在日订单量上已经超越了京东,估值超过20亿美金。拼多多的投资人中甚至有大佬段永平、前淘宝总裁孙彤宇、网易丁磊、顺丰王卫和巨头腾讯。这是一个很显然的反阿里的同盟。彭蕾的丈夫当年如何离职淘宝有很多个传说,至今他和马云的关系仍然不清楚。

黄铮的早年经历在新闻稿里是比较清楚的,杭外毕业“考败来浙”,Google 中国的工作,以及先后创办电商运营和游戏两家赚钱的公司。之后他做了社交电商,把之前的公司合并在了一起,拿了大佬和腾讯们的钱。

黄铮不是一个典型的 Googler ,就是那种从谷歌离职然后进了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的那种典型的创业者,言必称“用户体验”和“改变世界”的北京创业者。他更多带着浙商的气质。2007年从谷歌离职后他先卖了三年的手机。2010年他创立乐其,做电商服务,最后成为细分行业的前三;电商之后,他又看中在游戏,游戏上线不足一年就开始盈利。

他自称影响自己最大的人是段永平,后者告诫他先做正确的事情,然后再把事情做对。

这件对的事情指的就是社交电商。阿里一直通过淘宝客在腾讯上薅羊毛,腾讯虽然极力的封杀,只是没有更好的方式发掘自身的社交电商的潜力。直到他们发现了拼多多。其核心逻辑便是用户选好商品后,邀请好友做组成团,一旦到达设定的人数就可以发货。微信的好友关系就是拼多多起飞燃料。

2016年腾讯参与了拼多多的B轮融资。你很难想象如果是腾讯自己的电商业务投诉量成了行业第一,这是什么量级的丑闻。但是对于一个初创两年的公司来讲,糟糕的质量管理就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还这么便宜。

拼多多可以称得上腾讯在电商领域的“黑手套”。黑相对于白,白手套是那些公开和阿里腾讯秀恩爱的小巨头,比如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东兴局上那一桌,那一桌是不会邀请拼多多的。

这两年在一些敏感的业务领域,BAT使用“黑”手套操作模式已经常态化。今日头条刚刚因为内容低俗被整改,我们就看到了一个腾讯投资的上海公司“趣头条”,传播类似传销,内容比头条还低俗。

在金融领域,面对争议巨大和监管不明的业务, 巨头在布局时格外小心,“黑”手套屡见不鲜。趣店陷入巨大的争议,幸好只是用了蚂蚁金服的数据,不然又是一个“支付鸨”量级的丑闻。百度投资的互联网教育 App “涉黄”,百度就可以第一时间撇清,避免魏则西式的声讨。

所以,未来中国创业者会经常要做选择,要不要搭BAT的便车,做BAT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

甚至,他们可能没有选择,套用开头黄铮的演讲,“我们这一代努力创业创办BAT,便是为了下一代创业者当BAT的白手套或者黑手套,而下一代的下一代,只能做BAT的白手套或者黑手套的白手套或者黑手套。”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