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逐渐消失的东北互联网

逐渐消失的东北互联网

文/脑极体

传说中,中国的互联网写作中有个独特的体裁,叫做“过年回家体”。

这类文章里普遍会充斥一些“残酷”“逃离”之类的词,显得非常之高大上。本文也是回到东北老家这几天的所见所感,但显然没有那么充沛的家国情怀,也无意感慨和刺痛什么地域问题,只是说一点小观察而已。

先交代背景:老家在东北一个四五线小城市,曾经是著名的工业基地。人口嘛,不好说,感觉过年这几天和平时回家,街道的人口密度根本不在一个次元里。

而笔者的有趣发现是:我们在北上广玩的风生水起,引以为豪的移动互联网,非但没有渐渐影响这样一座东北小城。恰恰相反,曾一夜间覆盖东北的互联网产业,正在这样一个平静的舞台上快速消退,乃至于濒临真空。

事如春梦了无痕。

“我给每个打滴滴的都发名片了”

事情的开始是这样的。回到家的第一天,我要出去办点事,习惯性打开了滴滴想要叫车。结果发现发出去的订单半天都没人应答……说好的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我在北京不是说司机都回家了吗?我也回家了咋还是没车捏?

等了半天之后,我放弃了,挥手拦了辆出粗车。上车之后,跟司机抱怨了一下失灵的滴滴。结果司机大哥把我这顿数落,在飞快的表达了“滴滴根本没人用,你就活该挨冻,在大城市呆傻了吧”等意思之后,这大哥给了我一张名片,告诉我再叫车就打这电话,老好使了…

在我正回味这件事的时候,司机大哥突然开始接电话。对话我听得非常清楚,因为他是用免提….电话那头是说,某某位置要用车,赶紧的。

这司机大哥说,行,马上到,你把你手机号说两遍。然后他就开始记录这位的号码,重点是,整个过程这哥们是在一个手机上听号码,然后记到另一个手机上…同时还以极快的速度开着车……

好在好奇心战胜了我对死亡的恐惧,我决定义无反顾地搞明白他还要怎么玩。只见司机大哥挂掉约车电话之后,打开了一个类似对讲机的功能,对着里面问,谁在某某地点附近?有人约车,电话是XXXX。说了两遍之后,他终于不再同时操纵两部手机和一个方向盘,而我也到目的地了…

临下车的时候,这大哥骄傲的跟我说,他车里也装滴滴了,但他会给每个用滴滴的乘客发一张名片,告诉他们用车就打电话。“这样婶儿就没银抢钱了,拉多少都是自己的”,司机大哥满脸幸福地告诉我……

此后我了解到,家里人确实也都不再用滴滴了。一方面小城市本来出租就很便宜,滴滴上的价格不合理,另一方面这种看似老土的“电话约车”能更快约到车。固定的车队还会记住每个乘客的手机号,并以手机尾号命名为XX大哥、XX大姐,这样做的优势是,你很多时候只要一打电话,司机就会知道应该到哪接你,根本不用多说什么。

为了能够更好了解东北这种“去网约车化”的工作方式,笔者随后在家乡以密集打车的方式做个了小规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我坐的出租车百分之百都加入了某个车队,车队少则十几辆车,多则上百辆车,平时通过同一个电话接活,在平台里报上地点,谁距离最近谁执行。

这种“小规模局域网”化的出租车联盟如何建立,笔者也多方面打听了一下。首先,你需要购买一个类似传呼台的系统,安装到车队每个人的手机里。据说这种系统淘宝有售。但当我打听购买关键词的时候,好几位司机都没有告诉我答案。但都告诉我其成本大概是每个司机每月几块钱——相当于大家拉个群,在里面用人工对讲的方式执行约车。

接下来的步骤就有点复杂了,购买系统之后需要有人接电话,然后在群里“人工派单”。这时候有两种选择:

1.车多的车队,会专职雇一个人来接电话派单,司机们普遍称其为“总台老妹儿”。根据笔者观察,一旦司机说“总台总台”,那就是要接单或者反应情况;一旦司机说“老妹儿啊”,那就是要讲荤段子。所以这大概是个需要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工作。

2.车不够多的车队,一般无法平均分摊一个专职人员的薪水。这样就会出现上文中所说那种情况,司机们轮流来担任电话接听和派单员。当你坐上一辆出租车,发现司机开车的同时好几部手机紧忙活着,那就说明你遇到“轮值主席”了……安全问题?笔者还真跟一位司机讨论了这种可能,得到的回复是“要不你别坐?”

确认这种局域网出租车已经十分普遍之后,我在多个地点测试了滴滴。平台还是可以工作,但显示车辆已经寥寥无几。尤其作为“快车”的私家车,据说会面临各种巨大的阻力,已经全线退出网约车市场。

而家乡的朋友认为这很正常: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事儿,我为什么要在手机上鼓捣半天?

外卖小哥?不,我们是“跑腿公司”

传说中,移动互联网创造了三个最大的就业机会: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小哥。

在见识了网约车平台的变化之后,我决定探究一下其他两种职业。不巧的是恰逢春节,快递产业除顺丰外已经全部停工,所以我只好把目光集中在了外卖这个O2O王者身上。

首先,我问了家人使用外卖平台的情况。结果得到的答案是,已经完全不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订餐,而是直接给名为“跑腿公司”的地方打电话,跟她说要某个饭店的哪些东西,然后等待上门见面付钱。

这种“跑腿公司”,会按照送餐距离的远近决定外卖费用的多少,在我家这里平均每家店5元左右,多跑几家店的话还会有个优惠。

乍听这种模式,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看不到菜单和价钱,怎么决定吃什么呢?结果问了几家亲戚,普遍告诉我反正就是那几家经常吃的,根本不用看菜单。一般情况下,“我要某某家的锅包肉,某某家的酱骨头,某某家的烧烤”这样的句式就可以解决问题。

为了检验这种依靠电话沟通的“跑腿公司”,是不是真的已经给外卖平台造成了威胁,笔者又做了个小范围抽样测试。方式是跑到几个不同区域,打开外卖APP,观察入驻商家的多少。

如果记忆没错的话,外卖平台的入驻商家确实已经较比前两年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很多店铺的配送半径大幅降低,往往只能送到最繁华的区域。

我采访…确切地说就是吃饱之后跟饭馆老板聊了聊,他们普遍证实了我的观察:“跑腿公司”收的钱跟平台外卖配送费差不多,但是抽成却很少,配送人员可以得到更高的回报。所以大量外卖小哥转到了“跑腿公司”,这就导致了平台外卖员大量减少,只能在高频配送区域内活动,稍远一些就难以回本。

而“跑腿公司”却是全城活动的,市场份额当然会有差距。

经过笔者多方面的吃…不对,是多方面采访,还发现了另一种情况:有些商家会在外卖平台接单,但选择“商家配送”的方式。其实商家也无力配送,他们还是雇跑腿公司来执行。这样做的效果就是商家每单可以多赚一点,因为跑腿公司会每月返给商家一定数额的配送费。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跑腿公司没有专业外卖员的保温箱等设备,配送环境难以保证。东北这温度,不用保温箱仅仅弄个塑料袋配送,那么订的任何食物都会附带冰镇效果——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总之在目所能及处,这种地方自行发展起的跑腿公司,已经快把外卖平台弄没电了…

手机里只有微信和快手

在我们感叹平日里的生活,越来越被手机捆绑的时候,猛然回头却发现家乡正在越来越不需要手机,这其实是种挺神奇的体验。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北日常生活中的手机APP使用构成,笔者又进行了一次小范围抽样调查。这次我找了四个生活在东北家乡的同学(能找到四个就不容易了,谢谢),希望了解他们哪些APP用的最多。

四个调查对象中,两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工人,一个正准备接着考公务员。最终我发现,只有快手和微信是这四个人手机中都安装了的APP,其中有一位支付宝都没有。

感叹快手的渗透力强劲之余,不禁为移动互联网日常热血澎湃的自信捏一把冷汗。O2O和共享经济这种需要依托大量劳动力资源的行业,其实很容易在狭小市场中被地方经济体给取代。而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其实也远没有我们平时想象的那么坚固。

比如在东北,很容易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移动互联网产品都在发生后退。

电商,基本可以使用“找我姐们拿货”这种神奇的方式进行替换。

视频,手机太小看不清楚,还费流量,最多看个直播、短视频。

共享单车,不存在的。

地图导航,用不着的。

知乎、简书,那都是啥?

最有意思的是手游,笔者又一次进行了个小范围抽样调查(笔者是有多闲)。结果发现,旅行青蛙是什么压根没人知道,而最多人玩的居然不是王者荣耀,而是穿越火线手游版。这估计可以单开一个故事好好讲讲。

总之,对于生活在家乡小城,20到30岁的年轻人来说,手机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微信加快手,或许代表了一种文化符号,以及某种似是而非的荒唐。

移动互联网,也许不是单行道

直到文章的结尾,我还是没有任何想要抨击批判这种“去互联网”文化的想法。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自然的优胜劣汰:要知道,无论是团购大战、滴滴快滴之争,还是O2O浪潮,都曾席卷这片黑土地。

但浪潮之后,平台进入收割期,往往当初能看得见的实惠就一夜蒸发,加上全国级平台在四五六线城运营质量很低,如此不牢固的商业模式,被“民间智慧”给反手一刀难道不是极其正常的事吗?

真正应该被在意的,大概是我们平时过分相信的所谓互联网思维,认为“一日互联网,永远互联网”,相信只要方向对了就多远都能走到,于是我们信仰风口,认可跑马圈地。但现实却是,一个地区市场,完全可以一步步退回到没有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状态里,完全可以不要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移动时代生活方式”。

中国如此之大,说不定当你回到家乡,才是到达了笼子以外。

这么想想,过年还是蛮有意思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406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