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1.倒贴福字的习俗保守估计有88年历史,又因暂时未见更多的清代记载,所以很可能爲近140年(张恨水生辰往前推18年的约数。因爲现在过年,所以用18)出现的风俗。
2.应长期只在部分地区流行,近三四十年才波及全国。
3.此风俗的发源地「到」「倒」同音或者谐音(如广州话「到」音dou3,「倒」则有dou2、dou3两音)。
4.部分流行倒贴福字的地区有相应禁忌,如不能贴在大门之类。
5.传说五花八门,可视同转发锦鲤。
6.「示一口田」的拆字法有悠久历史(毕竟拆字先生只会这麽玩,而文人有时也这样玩),如奕绘(1799—1838)《金缕曲》有「示一口田埋薄命」。不过这种拆字解释也可视同转发锦鲤。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近日某专家说不能在大门倒贴福字,引起许多议论。其实之前也有人提出类似观点,如冯骥才曾说,传统民俗确有倒贴福字爲「福到」的说法,「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这麽贴,尤其是大门板上」,「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另一个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至于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2006)
又如许嘉璐说:「从前这个福字只贴在钱柜上,只有这上面贴一个倒福,现在是哪都贴福字,恨不得连厕所也贴个福字,用的地方不对。」(《汉语汉字与哲学》)
再如民俗学家陶思炎说,倒贴福字有三种情况,一是须要转运,二是讨口彩,三是所贴处爲马桶、垃圾桶等,并说门窗上不能倒贴。(《老南京的风土人情》)
亦有说,无论在什麽地方,福字都不能倒贴。如《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热热闹闹过大年·除夕》(2007)说,老兰州人决不倒贴,因福倒过来就是祸。
但是《江山风俗志》(1986)、《土家族风俗志》(1989)、《高邮县志》(1990)、《莱西县志》(1990)、《胶南县志》(1991)、《宁河县志》(1991)、《吉林省志》(1992)等均有记载倒贴福字的习俗或传说,且无注明禁忌。
而《芜湖古今·风土人情·过新年》(1983)及《首都博物馆丛刊》(1986)收录的李秀兰《又一个〈老北京的叙说〉——记北京岁时风俗展览》,均提到福字倒贴于照壁。
另外历史学家、民俗专家顾军也说:「老北京人还喜欢将『福』字斗方倒贴在门上。」(《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多福多寿的吉祥追求》,2004)
再来看看其他文字记录:
1.梁实秋(1903年生)《钟》(写于1949年后):「此地(台北)有一股歪风,许多人家喜欢挂『福』字的猩红斗方,而且把『福』字倒挂著,大概是仿效报纸上寻人启事之把『人』字倒写,都是利用『到』『倒』二字同音,取个吉利。」
2.张中行(1909年生)《再思福倒了》:「此风不知由何时何地起,记得我幼年在农村,……多数人家不识字……于是有时就出现福字倒贴……的笑话。可见彼时,至少我们家乡(河北香河)一带,倒贴之风还没有流行。」又说直至七十年代在京郊丰台表弟家再次看到倒贴,他才想到倒到同音,说此爲「新发明」。
3.陈原(1918年生)《倒『福』》(1990):「在香港人的寓所门前,看见这麽一个倒挂的『福』字。问其意,即『福倒了』……就是『福到了』。」
4.曹禺(1910年生)《日出》(1935年):「依门倒贴一个红『福』字,说是『福倒(到)了』的意思。」
5.田兵(1913年生)《T村的年暮》(僞满洲时期):「老赵头家……还有些『福』倒贴上,意思在讨别人的吉利话『福到了』。」
6.李景泽(即马庶民,僞满军校五期生)《与立三同志的几次接触·解决『苏联问题』》:「光复后,我在家(桃南)住不到半年……(苏军士兵)把工厂机器等大批物资运往国内,甚至连贴上了倒福字的民用大缸也不放过。」
7.常永淑(1923年生)《乙亥春节感怀》(1995):「宝盆悬显壁,倒福贴盈门。」
8.郭良蕙(1926年生)《邻家有女》(1988):「门上贴了个倒福字,红纸已被风吹日晒成黄白色。」
9.郁青(1929年生)《上海船王》:「阿荣爷叔使一个小厮进来禀报说要在大门内贴『福』字了。按照风俗,这『福』字是要颠倒贴的,而且必须主人亲自动手,才能应验『福到了』的口彩。」
10.张道一(1932年生)《中国审美的意蕴》:「人们在贴斗方时,喜欢将『福』字倒置,以『倒』谐『到』音,也就是『福到(倒)了』。」
11.李华章(1937年生)《家乡年俗》:「除夕,每家都把『福』字倒贴在堂屋门上。」
12.张明明(1940年生)《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家乡的习俗》中有一情节——她哥哥过年时见别人的福字倒贴在牆上,就跟主人说「福倒了」。事后他跟张恨水和作者说起,张恨水说:「幸好,你没有说贴倒了。」
13.王承典(1949年生)《春联琐忆》:「故乡(山东临朐)的春联,是极其讲究的。……影壁牆上多数写一个大『福』字,且须将字儿颠倒了贴上,取『福到』之意。」
14.张持坚(1951年生)《外侨孤老的笑声》(1986):「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哈尔滨外侨养老院的)服务人员在她们居住的七个房间的门上,都倒贴著大大的『福』字,意思是『福到(倒)了』。」
从1~3可知,梁实秋、张中行*、陈原的小时候是没见过倒贴福字的。
*与张中行所说家乡不流行倒贴之风相对,王柏山(不详)、尹玉如(1945年生)在《香河文史资料集存·香河的风俗习惯》(1989)说:「不贴门神的门窗上,倒贴『福』字。」那香河流行倒贴福字,可能是后来兴起,也可能是各村镇风俗有异。
从曹禺一例可估计,1930年左右就流行在门上倒贴福字,因爲戏剧佈置等须贴近观众,不太可能用刚兴起的民俗。因此即便说此习俗开始于1915—1920年(曹禺5~10岁)也不算无理推测。
从5、6可知,三四十年代时当地流行倒贴福字。
从7~11,13、14可猜想,在他们小时候或许已流行倒贴福字,而且好像没有禁忌。
至于张明明一例,从张恨水(1895年生)的话可看出,倒贴福字当时是常见习俗。张恨水庆倖儿子没说错,即儿子还小[文中的哥哥应是她三哥张全(1934年生)或四哥张伍(1937年生)。鉴于张恨水家教甚早,譬如长子小时候就被要求熟读四书五经等,张老太责备他太严苛后才稍稍放鬆;另外他1949年5月底中风,1950年末大概恢复。如果此事是1951年后发生,即便那哥哥是张伍,张恨水也不太可能要庆倖他没说错话了],而张明明对此有印象,年纪应不会太小,保守估计5岁以上,那当时就是1945—1950年了。而如果说1900年左右(张恨水5岁)就流行倒贴福字,也不算太无稽。
虽然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部分地区很早就存在此风俗(至今起码有88年历史),亦无特别禁忌,而且发源地「到」「倒」同音或者谐音。正如彭会资所说:「(在桂东南客家地区)『福』字也不能像桂柳话地区那样颠倒著贴,因爲在客家话中『到』与『倒』不同音。」(《客家民俗文化美初探——从桂东南客家说起》)
而《福州习俗》(2001)也说倒贴福字「显然是北方一些地方的习俗,并非闽俗。因爲,福州方言中『倒』和『到』的发音区别很大」。
最后,说说关于倒贴福字的几个传说。
比较著名的传说主人公是朱元璋、满清恭亲王奕訢。
朱元璋的传说基本是朱元璋要杀政敌或开罪了他的人,以福字爲标记,但细节则有所不同。如部分说以倒贴的福字爲标记,部分说以正贴的爲标记。而马皇后也在部分传说中没出现,结果是许多正贴福字的人被杀了,后人于是发觉倒贴能避灾云云。
此故事应该脱胎于吕毖《明朝小史·门帖福字》:「帝尝于上元夜微行京师。时俗好爲隐语,相猜以爲戏。乃画一妇赤足怀西瓜。众譁然。帝就观,已心喻之曰:是谓淮西妇人好大脚也。甚衔之。遂于是夜著人以福字私帖守分之门,明日招军士大戮其无福字者。盖马后淮西人故云。江南风俗至今除夜犹以福字帖门。」(褚人穫《坚瓠集·门贴福字》有相同故事,部分字句不同)
《明朝小史》的故事又或变化于马生龙《凤凰台记事》:「元宵,都城张灯,太祖微行至聚宝门外,见民间张一灯,灯上绘一大足妇人怀一西瓜而坐。上意其有淮西妇人大足之讪,乃剿除一家九族三百馀口,邻里俱发充军。」
而奕訢的传说则有两种:一是慈喜赐福字与奕訢,而他倒拿了,然后李莲英辩说这是福到。二是奕訢家人倒贴福字,管家跟福晋辩说这是福到。
此外,传说主角爲名人的还有王献之、苏东坡与黄庭坚。
王献之的故事爲他替贫穷人家题字,而对方贴错了,最后讨口彩就说是福到。
苏东坡与黄庭坚之事则是黄庭坚说自己的邻里都有学识,结果苏东坡看到有人倒贴福字,最后黄庭坚辩说这是福到云云。
这些传说都不足徵信。
另外还有类似「古时有一个人,他如何如何」的明显穿凿的故事。
如穷人不识字,倒贴而富贵了;富人故意倒贴,反而破产了。又如笨而老实的弟弟倒贴福字得了金子,而正贴的哥哥则破了财。
来源:乾風Kin-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