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舌尖上的中国3》正式收官,口碑却崩塌了。
先有食物,再有故事和文化,食物永远是核心,这才是观众期待的“舌尖系列”;但《舌尖3》对于“宏大主题”的迷恋,食物在无意中就被放在最低的位置。
“知道”跟你谈谈,《舌尖3》为什么不“下饭”了?
时隔四年,《舌尖3》带着观众们的期待回归荧幕,从大年初四开始播出的第三季。第一集播出后,《舌尖3》的全民性热度就充分体现出来了,第一集的全网播放量就超过了2000万,第一集中的“山东章丘铁锅”一夜爆火,某宝卖到脱销。
但遗憾的是,观众对第三季的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第一季豆瓣9.3分,惊艳;第二季8.4,略有下滑,但保持在较高水准;第三季播出,豆瓣评分不断下跌,第一集尚维持在8分,之后急转直下,第三季一完结,评分跌至4.2分,口碑上并没有什么缓和的迹象。
《舌尖3》到底怎么了?
创作团队变更,创作“背景”变化
《舌尖3》播出后,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涌向前两季的导演陈晓卿的微博底下质问:怎么把《舌尖3》拍成了这样了。
2012年,陈晓卿率领团队制作的《舌尖1》凭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精美展现,一经播出迅速抓住了全国吃货们的心,并在豆瓣上取得了9.3分的超高成绩,“舌尖系列”也成了“下饭神器”。2014年,第一季原班人马带来的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做了些微调,增加了食物背后的生活故事,好在美食依旧,因此口碑虽有回落,但依旧下饭。
但《舌尖3》陈晓卿被骂,就蛮冤的了。事实是,去年陈晓卿从央视离职,自然也就退出了《舌尖3》的创作团队。本季总导演,是去年4月才从新闻频道调入纪录频道的刘鸿彦。
虽然创作团队进行了变更,但不容否认的是,《舌尖3》的制作依旧用心。比如制作投入节节攀升,由一季的400万到二季到4500万,再到三季的千万量级。同时,第三季拥有近200人的制作团队,特邀外籍摄影师、剪辑师加盟,制作团队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地方,采访300多人,纳入400多种美食。其中,光是第二集《香》,50分钟的片子,就花了分集导演黄鹤和主创团队200多天的时间,去了20多个城市、接触136个人物、调研及拍摄了120种小吃,光拍摄素材就有40T。
创作团队变更,创作“背景”也有所变化。《舌尖3》播出后遭到观众批评,《舌尖3》发文澄清——《为什么要创新?创作背后有哪些“味道”要变?》,指出这些年来美食节目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观众对美食纪录片有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舌尖1》播出时,全国仅有40到50档美食节目,而现在每年约有400余档“泛美食类”节目活跃荧屏,“基于传承和创新的双重要求,第三季在呈现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食的基础上,增加了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
《舌尖3》的整个创作思路和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更——而这才是决定一部纪录片成败的核心。《舌尖3》的初衷和定位无疑是好的,那么相较于前作,《舌尖3》在具体落实上呈现得如何?
美食哪里去了
《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在采访中的阐释,我们可以理解《舌尖3》的定位:“大家都会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这个博大精深到底是什么?肯定不仅仅是食物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
食物背后有人,有故事,有文化——这其实是“舌尖系列”的共同特点。《舌尖1》和《舌尖2》的侧重点是食物,再经由食物这个窗口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食物是核心和重点,纪录片俯拾即是关于食物的种种科普。比如第一季介绍年糕,“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的过程,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第二季讲述豆花:“通过加热,卤水是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
不过到了《舌尖3》,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依旧是食物,但导演更侧重的是所谓的“博大精深”,是“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也就是说,食物不过是引子,不过是起兴,导演想重点呈现的是,赋予食物的种种意义。其结果是,《舌尖3》美食的比重严重缩水,食物背后的故事成了主角。
《舌尖3》全片共8集,每集50分钟,分别讲述关于器具、小吃、宴席、食养、厨人、点心、节气、融合八个主题的故事。第一集《器具》播出后就引起争论,因为没有食物,主角是各种难以掌控的炊具和打铁锅的老爷爷。第三集《宴席》口碑开始崩塌,在47分钟的时长里,关于一个老武术家如何收徒、传承武术就占据了四分之一篇幅。
第四集《食养》,对中医理解不深,科学上的漏洞百出。第五集《厨人》,患有严重疾病的妈妈每天给老公孩子做早餐,但并不讲述早餐怎么做,而是讲述年轻妈妈感谢疾病给她带来的变化……
总之,食物的出镜率非常低。主创团队似乎无意于告诉观众,一道美食所需的素材是什么,具体该怎么烹饪,它最后的味道是什么样的,甚至有时“停留在食物上的单个镜头都不超过2秒”;他们想要的是借助食物,讲述食物背后一个个“感动中国”的故事。也难怪《舌尖3》被某些观众批评为“知音体”“仪式控”。
除此,《舌尖3》对食物的展现,也不如前两季那么诱人,这主要归咎于色调、剪辑、镜头语言等方方面面的“退步”。
没有了美食,就少了魂
《舌尖3》总导演曾说,第三季最核心的三个点是“食物、人物和文化”,“食物是我们的载体,人物是我们要讲述的故事,而人物与食物背后的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来处”。
我们也不难理解创作者的良好初衷,的确,许多食物背后有着非常动人甚至传奇的故事。但这些传奇故事,不见得就是食物文化,真正的食物文化应该是依托于食物本身的,比如它是怎么发明的,和历史或者人物有什么样的关联,它之于某个地方的人们又有什么样的意义。食物文化是有独特性的,脱离了这一样美食,与之相关的文化可能也就不复存在了。
遗憾的是,《舌尖3》有主题先行之嫌,先提炼出一个又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然后再找到有之关联的食物故事填充进去。而这些食物故事,有时与食物也没有直接关联,你如果将食物替换成其他什么东西,也不影响整个主题的展现。
先有食物,再有故事和文化,食物永远是核心,这才是观众期待的“舌尖系列”;但《舌尖3》对于“宏大主题”的迷恋,食物在无意中就被放在最低的位置。这不仅让《舌尖3》的美味大打折扣、不再“下饭”,也令主创团队麻痹大意,在对食物的展现上常识错误不断,漏洞百出。比如第2集中有关西安回坊的介绍,有悖史事,第3集错将大口黑鲈当成花鲈,第4集自制“中药口红”的片段被质疑造假,“药食同源”的提法背后还蕴藏着种种健康风险……
如果不是前两季的对比,《舌尖3》可能也不至于遭遇如此严重的差评。在吐槽《舌尖3》之余,也不应忽视这一季还是有亮点存在。作为一个超级大IP,《舌尖3》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美食定位击中了中国客厅文化的“灵魂”。
因此,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舌尖系列”还有休整的机会,《舌尖3》的口碑滑铁卢是给后继主创者的一个重要提醒:如何在美食与“宏大主题”之间均衡,这个尺度还需准确拿捏。
来源:南周知道 WeChat ID:nz_zh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