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博纳影业发展史

@老道消息:

“于老板,你不要搞我啦,这个戏我真的做不了。”

《湄公河行动》筹备拍摄的时候,林超贤对于冬说过这么一句。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相关部门的审查事无巨细,光剧本就改了二十多版,林超贤一个香港导演哪里 hold 得住。有一场戏,团队想拍一个车队开进天$%安门的镜头,航拍设备都准备好了,被告知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申报安排,来不及了。

但在于冬的坚持和安抚下,电影拍成了,拿下来 12 个亿的票房。于冬的判断被证明是正确的。所以到了《红海行动》,于冬说海军想拍也门撤侨事件,林超贤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于冬对主旋律电影坚持其实很好理解:创业快二十年了,他终于找到一条路,把博纳送到跟中影、华谊平起平坐的位置了。

93 年广电发布了一纸《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宣布过去计划经济下国产片由中影“统购统销”的情况成为历史。这揭开了电影市场改革的序幕,制片厂从此有了独立发行自己影片的权力。在那之后,不少人开始分食改革的红利。

华谊兄弟是 94 年创立的,而那年,于冬从北影毕业。他被分配到北影厂,当个小发行员,当时全国得有 50 万个这样的一线发行员。于冬很拼,背着拷贝请满中国的电影院经理喝酒,硬生生喝出来了好业绩,后来得到了韩三平的赏识,26 岁就成了厂里最年轻的副科长。

没事儿的时候,于冬喜欢坐在厂里的台阶上晒太阳。在他喝酒晒太阳的同时,新画面的张伟平投资拍摄了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两个人携手并进到了第三个年头;华谊两兄弟投资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这是双方第一次合作,没人料到后来冯小刚一度成了华谊盈利的标杆。

直到 99 年,北影厂和中影合并,于冬副科长的职位“被撸掉了”。

眼看着比自己低几届的小师弟成了自己的领导,于冬坐不住了。他离开了北影厂,拿了3万,再借款27万,开了家公司,专门负责电影发行。

名副其实的“屌丝创业”。于冬找“开张片”的时候,想起了自己在北影厂时就想发行的《说出你的秘密》。不过当时北影厂出价太低,想用60万买断发行,就一直没谈下来。当于冬重新找到导演黄建新的时候,这部片子已经丢在库房三年了。

这次,他给黄建新开了翻倍的价格,把全部注册资金都做了定金,一分钱也没给自己剩,还是跟新影联老总魏建借的5万块做拷贝。半年多时间,公司仅有的4个人无数次忙到睡办公室不回家,才把这部片子运作完毕。最后票房800万,于冬获得第一笔发行收入,50万。

再到后来,《我的兄弟姐妹》以小博大,200 多万成本拿了 2000 多万票房,成了博纳的成名战。后来在只有六个员工的情况下保底发行《天脉传奇》拿了近 3000 万票房,于冬打响了他在香港电影圈的知名度;再后来林超贤想拍《激战》剧本无人问津,也是于冬慧眼识中,成就了林超贤第一部纯内地投资的电影。

于冬的雪球就这么滚啊滚,滚啊滚。2010年,博纳赴美上市,成了国内第四家上市的影视公司,纳斯达克的中国影视第一股。

但于冬不满足于“以小博大”,他想成为“大”本人。

博纳上市当天破发,大跌 22.6%。几年来市值老在二三十亿人民币之间徘徊。好莱坞在没落,硅谷在影视行业的话语权正在崛起,“中国版派拉蒙影业”的故事已经打动不了美国的资本市场了。反观前一年在国内上市的华谊,首日收盘后市值已经破百亿,后来最高冲到四百多亿。

但于冬不服,“我问过王长田,也问过王中磊,你们觉得博纳和华谊、光纤的差距真的能有十几倍吗?”从小到大,于冬干很多事情都是第一,他是第一批入团、第一批入党,也是第一批提干的。为什么博纳不能做到第一?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赶上主旋律的红利,从早期的民营主旋律《十月围城》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到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一炮打响,再到林超贤连着两部《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博纳变成了“低开高走大爆款”的代言人。

于冬找到了一个新的叙事方式——用好莱坞的模式套反战、反毒、患难与共的真情这样的普世价值和英雄主义讲一个主旋律故事。香港导演在低成本高淘汰率的香港影视圈打磨出来的扎实商业化能力、内地的钱和资源,在于冬手上完美结合。

和他合作的公安、海军部门也很高兴,能把主旋律拍得赚钱又圈粉。要知道当年八一制片厂的黄厂长,集中各种资源、调动济南军区力量支持的《目标战》拍了6000多场,最后票房只有24万。宣传时列了炮弹、火箭、枪械、直升机等一串数字,但光是“60多吨油料”这一项的开销都超过了全部票房,赔大钱又没口碑。

如今“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的八一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于冬和他的博纳,看来是要顺着这条线顶了老八一的活儿了?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