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朋友圈,看到有朋友转发轻松筹。停留不到1秒,没点开,就刷过去。就像街头遇到穿校服举“帮帮我”的人,我假装没看见,径直走过去。
我对生活中的职业求助者已经麻木。朋友圈差不多也是这样。以前也捐款,捐过几次,就麻木了。每周都能刷出好几条,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捐几次就无感了。请原谅我的凉薄。
还有个原因,就是我有顾虑。不是担心有人弄虚作假。平台有审核,捐款者也会留心核验,朋友圈内有认识的人背书,通常才会捐。这种情况下,中招受骗的概率很低。真遇上骗子,认倒霉吧。
我真正担心的,是受捐款者是不是真困难,是不是迫切需要帮助。这不是几张纸就能证明的。
在个人求助便利,收益可观的情况下,许多人向外界求捐款,通常不会等到山穷水尽。很多人是不希望意外或疾病给生活带来压力,希望维持原有生活水平。从很多筹款额度就能看出来,治病需要多少钱,他们就筹多少钱。预计费用都是往高处报,实际花多少,到时候再说。
最典型的,是去年的罗尔事件。罗尔的女儿得重病,他家里有两套房,一套在深圳,一套在东莞。房子不想卖,因为要留给儿子。治病钱谁出呢?向网友求助。这件事情之所以火爆全文,罗尔引起群情讨伐,原因就在这里。
正常人的理解,家人得重病,首先自己要尽全力。不说走投无路吧,总该把家里储蓄拿出来,房子车子卖一卖。向亲朋好友借一圈,实在没办法,再到网上向陌生人求助。
一句话,自己得先尽力吧。罗尔明明还有余力,有几百万资产,却向公众求助。很多爱心捐款者,搞不好一个月收两千三。
就算不想破财,不想降低生活标准,也得把家庭情况向网友坦白。你家有几百万,别人还愿意给你捐款,那是他们自愿。罗尔选择隐瞒,形同欺骗。这是他招致讨伐最主要的原因。
一个人发起朋友圈筹款,得什么病,医药费多少,这些都有翔实资料,造假通常不至于。至于实际的经济情况,收入多少,有没买保险,存款有多少,名下几套房,有没有车,家庭成员经济情况,则非常模糊。这时候,能不撒谎作假就不错,很多人选择讳莫如深。大额利益面前,不要考验人性。
很多人会说平台审核。平台抽管理费,他们只做形式审查,况且筹款方要有隐瞒,真实情况也实在难以查明。
去年我看老家有人得病,在朋友圈筹款。医药费大概要花二十万元,保险项目可能报销一半,还需十万块钱。描述差不多是这样,“没有收入来源,经济困难,恳请帮助”等等。
患者有三个已成家立业的儿子,他们各家条件不错。这当然没必要写进去。事实上,几个家庭凑十万块钱,怎么会没有?老爹生病,先到网上筹钱,感觉哪里不太对。
朋友说我想太多,人家有困难,捐点钱做好事,斤斤计较做什么。哪怕有人不想因病返贫,想保持生活水平不降低,到网上求助,有什么问题呢?
”纯粹做好事“的人当然有。不过我想,很多人还真就计较这个,要不罗尔事件能那么火?生病是个人事务,不应让陌生人先承担,这个道理很多人都认同吧。爱心是很珍贵的,需要有人捍卫,不能使它被辜负。
朋友圈筹款这种事,长期都会存在。它不应该成为主流。人类爱心虽然不会消灭,但是它会脱敏。当网上爆出几个“生病能赚钱”新闻,许多人都感到寒心。长此下去,冷漠会不会蔓延,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会不会呼告无门呢?
朋友圈筹款这种模式,本质是:既不想花钱,又想避险。哪有这样的好事,一定会有成本搭进去。这个成本,现在看来是公众的互信和热情。
最后,我还是推荐古典的互助模式吧,保险。保险从本质说,每个人自助,所有人互助。保险需要缴费,到手赔偿金也不是善款;保险会精算不同人的偏好,通过概率计算,让所有人都满意。保险是建立在自利基础上的互利系统,它本质上是商业。商业是可以扩展的。
对于陷入困厄之人,我抱予同情,不说什么。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欣赏自我负责的作风。我有买一些保险,无事花钱买平安,一旦有事,保险公司能解决很大的困难。我喜欢安静地处理个人事务。即使不幸跌到谷底,那时再吁请求助,也算无愧无怍。
所谓天助自助者,习惯背降落伞包的人,通常也不会硬着陆。如果更多人买保险,让专业公司处理,而不是把生活避险寄托在“××筹”,朋友圈这类转发应该会少很多。到那时,我会恢复献爱心的热情。
来源:菁城子 WeChat ID:jingchengzi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