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涨姿势,赚18%的「死亡期货」

涨姿势,赚18%的「死亡期货」

有一类美元金融产品,

投资回报率能达到18%,

这类产品的构成,和保险挂钩。

1、

所以,先从保险说起。

我们手持一份保单(高现金价值的人寿保单),突然急用钱,有两种选择:

A、退保。

收回保单的现金价值,保单的保障功能结束。

B、保单贷款。

把保单抵押给银行or保险公司借钱,

保单的保障功能继续,但需要按时还钱给保险公司。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保单贷款利息相对高,而且一般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半年,可能一年)偿还一次本息,再贷款,不太灵活。

(香港有些类型的保单贷款稍好些,利率低,只付息,本金随时还,所以有些产品可以做套利。)

对于急需用钱的人来说,两种方式其实都不太让人满意。

而保单贴现,相对来说,算是另辟蹊径。

2、

保单贴现,和保险公司以及银行都没有关系。

本质上,是保单持有人把保单的权益转让给保单贴现公司,这个公司付给保单持有人一笔钱,这笔钱会大于保单的现金价值(退保金额),但低于保单的保额。

同时,保单贴现公司继续支付原保单持有人的保费,等到他死亡,保单贴现公司获得他的保额。

举个例子,

一个65岁的老人,买了一份30年缴终身寿险保单,他死后,保险公司赔付100万给他的受益人。

这份保单,他已经缴了25年,但这时,他急需把保单变现,这个时候,保单的现金价值约30万。

如果找保险公司退保,那么他只能退回30万,且保单失效。

但如果找保单贴现公司,那么,保单贴现公司能给到他50万,保单权益转移给贴现公司,这个30年缴的保单,剩下5年的保费,也由贴现公司负责缴纳。

他死后,保单贴现公司获得100万保额的赔付。

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保单贴现,如果一个人离死亡还剩二三十年,贴现公司不可能学雷锋,帮他交几十年的保费的。

所以,在美国市场,投保人通常在65岁以上,预计剩余寿命大于2年,小于12或15年。

保单的贴现比例如下,这里面具体计算比例: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丰的天空之城)

上述这个例子,

于老人而言,50万的贴现现金比退保拿到的高。

于保险贴现公司而言,算是一笔投资,最后可以获得100万,收益 ≈ 保额 -(50万+ 5×每年保费),如果他在5年内死亡,则为对应年限 × 保费,即越快死亡,收益率越高。

于保险公司而言,没有退保的损失,现金流稳定。

算是三赢。

但,通过产品的设置可以看到,

保单持有人死得越快,贴现公司的收益越高,人血馒头……

所以,从道德上说,这是一个违背人性的产品,被誉为“死亡期货”。

3、

前阵子,国内保监会发布了保单贴现试点管理的征求意见稿(发布意见稿的时候还叫保监会,这会儿,已经不存在了……),

国内应该也要开展这类业务了。

在美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保单贴现已经算是一种标准化的业务。

很多基金/信托公司都参与进来,把保单贴现业务“证券化”了。

基金/信托公司将贴现公司的保单打包成一个资产池,向市场发行、融资,

投资人通过认购基金/信托,获得资产池未来的权益。

简单,但不准确地理解,

投资人买的是保单贴现公司未来从保险公司获得保额赔付的权益。

总体,这是一类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区间差不多在10%-18%。

一方面,美国,乃至全球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比例上来说,其实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贴现的需求。

另一方面,开头就提到过,这类产品的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小,双方并不直接相关。

不论是经济是好是坏,产品只和保单持有人是生是死有关。

但,也别完全认为它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保单贴现产品同样受到了重创。

一方面,投资人没钱购买这类产品,市场规模下降。

另一方面,美国一些州政府重新制定了购买保险和销售保险的政策,从而也影响了保单贴现行业。

再一个,重大的经济危机下,保险公司倒闭,也是有可能,虽然总体概率非常非常小。而且,即便保险公司倒闭了,也基本会有其它方案来接管保单。

保单贴现产品,更大的风险,其实在于现代医学的进步。

随着现代医疗的进步,部分重症和绝症患者的生命预期得以延长,

这意味着,保单贴现公司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待保单持有人死亡,需要替他交更多的保费,收益率自然下降。

同样反人类……

除了这些,其它就是基金公司操作层面上的风险了,涉及它的管理能力,甚至道德风险,所以,选择好公司的产品非常重要。

来源:海马小姐 WeChat ID:ladyhaima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4763/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