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讲一段王熙凤被气的故事

@ 青菀啊 :

来,我讲一段凤丫头被气成唬丫头的段子给大家解解闷。以嘻嘻哈哈对应这波强势水逆。

贾母过生日,这是件大事,正日子八月初二,从七月初开始,就陆续有人送礼。你想想,人家礼物来,你做主人的总得招呼吧。

凤姐招呼不过来,宁国府主妇尤氏来帮忙。有时候忙了就三五日也不回去,吃住这边。这一日,尤氏忙了一整天,饭也没吃,饿的心发慌。贾母说:你不用伺候了,去找吃的吧。

尤氏带了俩丫鬟,先来找凤姐,凤姐不在,平儿在,平儿说:我们还没开饭呢,我先拿些点心给你。尤氏:不用了,我园子里找去。

这一找,就惹出事了。

她到大观园门口一看,灯点着,门没关,但是没人。尤氏觉得不妥,遣丫头问一句:谁在这里,东府奶奶立等回话。

谁知只有两个婆子在分东西,还是吃了酒的。直接回:我们不管这些,别问我,不知道。丫鬟生气:你们平日见着好事了,上赶着哈巴一样,今天就算看门的人不在,你不会去叫人吗?

婆子被戳中弊病,恼羞成怒,骂她:各家人管各家事,你们东府凭什么管我?手伸得也太长了吧,你那娘老子平时是怎么奉承东府爷们儿的?

丫鬟受了气,去找尤氏,尤氏正在怡红院吃袭人给的点心。丫鬟一边气,一边说,说完尤氏也生气了。正巧有两个姑子在这里,立刻打圆场:这孩子不懂事,这些昏话不该说给奶奶听,她连日劳累,我们哄她开心还来不及,怎么能给她添堵。袭人也忙笑说,让丫鬟歇歇去,她派人传这俩婆子。

尤氏气了,不依,叫人把这俩婆子带来,再找王熙凤。姑子又劝,为了老太太过生日,奶奶就先受点委屈,忍一忍吧。尤氏到底温厚,想想也算了。

这事到此,本该就完了。你可以看出,这完全是一个很小的,又很随机的事件。但并没有完。

周瑞家的,对,又是她,无意听闻此事,立刻脚不沾地的奔过来:可了不得了,奶奶受委屈了,我崩溃了,我们家下人也太不像话了,必须得好好打一打才成。她这么激动,又是王夫人陪房,尤氏只得笑着把缘故说给她听。

周瑞家的立刻跑去告诉凤姐,凤姐也没当回事,随口说:两婆子先捆起来,等忙完这阵子,送东府里给大奶奶处置。或打或饶,随她去就是了。

从当家人的角度,凤姐做错了吗?完全没有。

但事件继续发酵。凤姐说完这话,周瑞家的传给林之孝家的,林之孝家的急忙忙赶来,凤姐已经休息,丫鬟们说:你只进园子里见大奶奶就是了。

尤氏本来已经撂开了,见林之孝家的当个事跑来,反觉得不过意,连缘故都不肯说,只叫她回去歇着。

林之孝家里一出门,那俩婆子的女儿来哭求。她对其中一个说,你姐姐的婆婆,是大夫人的陪房,只去求她,她给大太太说几句,大太太讲个情,没有不成的事。

林之孝家的故意这样说的吗?我看倒也未必。都是事赶事,话赶话遇一块了。谁成想,大太太因为讨鸳鸯不成,被贾母越发冷落,又见凤姐得宠,心里恨死她了。

可给她拿住机会,第二天故意挑了个人多的时候,说:老太太过生日,我们念佛做好事还来不及,怎么你倒折磨起自家人了?我今儿给二奶奶求个情,可放了她们吧。

说完,扬长而去。相当于骂了你一顿然后拉黑并删除评论。

凤姐憋得要死,王夫人又问,只好说了缘故,又说:并不为我自己的事,就好比我在那府里,奴才们得罪我,嫂嫂肯定也要让我发落的。王夫人说:珍儿媳妇又不是外人,也不用讲这个虚礼。意思是:就你事多。

凤姐,一件错事也没错。被婆婆当众羞辱,王夫人不以为意,尤氏态度更暧昧: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啊。这也有俩说,第一,她确实性格不强硬,开始生气,后来也就算了。第二,她气上次凤姐为了尤二姐的事闹她,她虽不敢正面刚,这次遇见机会,暗戳戳使个小坏给她添添堵还是可以滴。

凤丫头心灰意冷,又为了老太太过生日,哭都不敢人前哭。又巧,被鸳鸯看到了。鸳鸯背地里告诉贾母,贾母说:这是凤丫头知礼的地方,难道为了我过生日,任由下人得罪主子也不管吗?大太太平日里不好发作,拿这件事借题发挥。

屋子里真的有个青天。

这一出,真是一环套一环。尤氏如果不饿,就不会进园子,不进园子,就发现不了门房玩忽职守。发现不了这个,也没有后来那些难听话。也就不会去找凤姐。凤姐不知道,自然不会捆人。也就没有林之孝家的被求情。没有被求情,大太太自然不知道,凤姐也不会被当众给难堪。正巧鸳鸯又与大太太有怨,才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一锤定音,给凤姐正名。

各种阴错阳差,隔岸观火,暗戳戳使坏,人际关系复杂,没事找事,事小还寻事,火上浇油,多么像如今的微博啊。

只是,那无知识又昏聩的丫鬟婆子常有,那受了委屈哭都没处哭的凤姐常有,而耳聪目明心里有数,能一锤定音的贾府老太太,却没见过了。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