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阑夕谈阿里腾讯对新零售的态度

@阑夕:沃尔玛停用支付宝的风波,显然让阿里方面相当恼火,据说来自单边决策,没有任何沟通预警,连蚂蚁金服的很多人都是从媒体报道那里才得知出了这么一件事情。

2017年,电商渠道的交易规模占到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大约15%,也就是7万多亿的盘子,其中8成的份额是由阿里系和腾讯系(京东)瓜分。

当然这么并列不算妥当,就像你和巴菲特站在一起的合计财富值,并不能分别反应你们二人的真实身价。如果不是有意偏袒的话,那么承认阿里在线上领域已经具有独占性的壁垒,其实不算特别主观的判断。

问题在于,线上增长的空间已经相当逼仄,无论是流量、用户还是渗透力度,做大蛋糕的一切想象都在指向线下,是大大小小的商超、便利店、小卖铺构成了解决长尾消费的毛细血管,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互联网公司现在不太喜欢谈论「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和气生财意味的「赋能」,就是我把技术能力赋予过去,扶持符合新经济生态的多样化物种。

所谓商业的江湖里没有永远的敌人,昔日你死我活的关系转眼变得如胶似漆,一切都取决于共同利益的划分角度。

像是天猫小店或者京东便利店这类计划,都是化整为零的收集线下流量,从视觉设计到供应链管理,互联网公司都恨不得一手包办,店面劳动力的配置预期就是人肉电池,管理权力低廉微薄的同时,当然也有够轻松方便,可以满足甩手掌柜的需要。

来自互联网的势力追求占据主导权,目的还是为了落实纵横捭阖的马歇尔计划,挥金如土的高昂投入绝非是不求回报的慈善事业,从表层应用到基础设施的身份的转变,其实是想实现自古以来就最省力和稳固的商业模式:设租。

基于垄断性资源的寻租手段,无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还是之后,都被政府和寡头证明是效率最高且可持续的收割方案,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只要人类的自然活动没有中止,旱涝保收的计划就不难办到。

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在腾讯叫「智慧零售」,搁京东则被称作「无界零售」,这种分别只是各自都不想替友商抬轿子的发明技巧,万变不离其宗的目标,绕来绕去还是汇聚一点,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现天朝上国的朝贡体系。

当然,此处语境里的天子,指的是互联网公司用了数十年时间掌握到的用户,以及围绕用户构建出来的场景依靠,包括账号系统、支付习惯、社交关系、配送网络、数据资产、电子钱包等等,而零售业为了顺畅接入这种逐渐闭拢的消费链路,就必须学会分配利润,老实交租。

可以说是另一种角度的技术换市场。

要说阿里和腾讯在解决方案的推行上所存在的细微差异,那就是阿里更加偏向于在商户的流水(GMV)里抽佣,其逻辑在于我帮你们重建了商业形态,每一笔交易都浸泡着我的心血结晶,所以分账势必建立在收入结构之上,按百分比谈判的主张,也继承了电子商务的游戏规则。

而腾讯则相对青睐收取工具的租金,它自视没有能耐去教商家怎么做生意——是盈是亏,取决于你们自己的本事——而我的商业利益,汲取自支付费率、拉客流量、计算资源这些业务,它同样是上层建筑的遗产,即定位于「连接器」的愿景,求轻避重。

理解了这个层面的异同,也就能够理解这两大巨头的贪婪和焦虑,用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的话来说,现代商业充斥着「脆弱的领先」,只要优势还是需要通过竞争维持,那么拥有相称野心的公司,就不可能安于现状,它们追求的,也必然是无法逾越的产业壁垒,把进入门槛抬到新玩家无力入场的高度。

而零售业,就是当下的桥头堡。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