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30分钟通勤租房,在北上广深要花多少钱?

文:言牙

来源:职问(ID:zhiwen_15)

朋友大鲵在这个春节过后“逃回”了北京。工作面了一周就找到,心仪的房子却找了一个多月。他的需求是,通勤30分钟以内,但预算只有2500元。

通勤半小时,这可能是很多年轻人的理想状态。能够把生活和工作隔离开来,又不至于把活力消耗在路上。

越在大城市,这一个理想越不容易实现。

今年的节后,一线城市的房租再度上涨,北京郊区地铁附近的租金也达到2500元。通勤时间和梦想之间的拉锯,愈演愈烈。

一个多月后,大鲵租到了望京的房子。那天夜里,他在朋友圈写下:

世界如此广阔,人类却走进了悲伤的出租房。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在北上广深通勤30分钟的房子,都是什么样子呢?

北京

“四大妹子优先的小破屋人生”

@嘉真,坐标刘家窑站,通勤王府井40分钟,2100/月

当时拿到四大offer后,第一时间就到豆瓣租房小组来找五号线的房子了。

这个帖子标题就写了“四大妹子优先”,因为其他室友也都是四大妹子。那时候隔着屏幕就脑补了相亲相爱的四大人生即将从这里开始,还没看房就对这里心生好感。

当然,后来的青春基本上还是在东方广场里度过,从白天到黑夜。这个只有10平米的小房间功能无异于睡袋,但依然庆幸和四大的朋友们住在一起。

忙季时再晚回到家,看到她们在小得和玄关差不多的客厅里小酌一杯,也会忘乎所以地加入。聊聊隔壁所的八卦,吐吐各自的苦水,看看人家CPA复习进度。就算互相鼓励不了,也能从别人的苦逼中得到一点安慰,幸好我们经理没那么变态,幸好我的OT没被吃掉那么多。

“APP录下的那些鼾声,应该是同床室友的吧”

@璐子,坐标百子湾,通勤国贸25分钟,1360/月

离开学校很久了,每次提到住处,我还是习惯称为宿舍。

是的,和学妹一起合租一个大次卧,一张大床,不就是宿舍吗。在这个城市里得到一个称呼为“家”的地方,我觉得不真实。

其实我的宿舍条件不错,整套房子是一个八十平米的两居室,是房东几年前刚装修的婚房,隔壁住着一对很少出房门的情侣,常常和学妹独霸客厅。从百子湾到国贸,最慢也就四十分钟。

但每次和朋友说起我们合租一张床,他们都会露出有些惊恐或者不解的表情。其实呢,比一个人住还是要开心一点。学妹早上起来有时候会给我做早餐,周末出门逛街绝不担心约不到人,晚上睡觉前都是各自捧着手机关灯,哪有什么不方便呢。

如果有,大概使用睡眠记录APP结果不准确吧。上周我下载了试用,总觉得系统录下的那些鼾声,应该是学妹的。

“在人间烟火里回到原形”

@刘大栗,坐标复兴门,通勤金融街20分钟,3200/月


家乡人问我在北京住哪儿时,我回答,二环。

走在路上,时常能看到肤白貌美的音乐学院妹子。

这是住在这里唯二的优点了吧。

在这里距离金融街骑车可达的小区里,我住在一个阴暗吵杂的老塔楼次卧。客厅没有光线,家具弥漫着一股八十年代的气味,房东的各种杂物(和垃圾没差别)堆放在好几个巨大的柜子里,回到家我都不愿意在客厅停留。

卧室至少有一个窗户,开了窗就是楼下大爷大妈热情得京片子,各种烧烤、煎饼的香气扑面而来。当然,大多时候即使不开窗,我也隔离不开外面的世界。经常被喧闹得无法入睡,甚至怀疑那个在金融街西装革履的自己,一回家是不是算被打回原形了。

但依然没有真的搬走。因为在好几个清晨回家的夜晚,楼下的这些烟火气,会突然这里的第三个优点。

上海

“我妈说,不爬七楼你人生还剩下什么锻炼?!”

@Spencer,坐标外环路,通勤徐家汇40分钟,1750/月

当初租房时,中介一说这是一个7楼的非电梯房,我就打算放弃了。

无奈她软磨硬泡把我带来,发现墙是蓝色的,室友都是金融圈的,房租还略有些感人,才有些动心。后来打电话问家里人意见,我妈一句“不爬7楼你人生还剩什么锻炼!”让我羞愧地决定租下这里。

当然,决定性因素还是,室友表示快递小哥每次都愿意爬上七楼,送货上门。

不过七楼确实是人生一大挑战。周末每一次出门,我都要深思熟虑很久,垃圾、钥匙、公交卡、购物清单一样不能少。出了门绝不轻易回来,爬上楼绝不轻易再下去。

一年多了,我不知道自己身体是否变得健康。但懒癌,肯定更严重了一些。

“睁眼后即开启飞奔模式”

@Tina,坐标乳山X村,通勤陆家嘴20分钟,2400/月

租房帖子上写的,这里到陆家嘴走路10分钟。可惜我这小短腿,每天要花20分钟才能到公司。

每天睡到八点半,睁眼后看到第一个东西,是房东那个复古又布满灰尘的水晶吊灯。然后看看手机,确定再也不能赖床后,就开启飞奔模式,一路奔到公司。

当初跳槽到陆家嘴,是为了不成为地铁站里面目模糊的沙丁鱼,选择这个走路上班的住所。半年下来,竟然有些怀念地铁上那些,发呆的,偷看别人手机的,读小说的,YY未来生活的时光。

人就是不容易满足,住得进了,又觉得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空隙不够。

“看朋友圈200个赞,就没那么心疼房租了”

@林如何,坐标上海体育场,通勤徐家汇10分钟,5000/月

即使已经住了半年,想起房租我的心还是在滴血。

当时看到房间那么方正,那么通透,收纳的柜子又特别多,房东还允许我们随意装修,于是一个冲动就签了。

屋子的改造,花了我和男朋友大概2个月。墙体被全部刷白,地上铺了我从西藏带回来的挂毯。老家具都重新粉刷成出日系的质朴感,重新订做的沙发套让老沙发仿佛北欧出品。餐桌扔掉,淘宝上买圆形小桌。

书桌前自己钉了洞洞板,挂上一家人从小到大的照片。从宜家扛回了一个大置物架,摆满在欧洲间隔年时收集的各国纪念品,瓶瓶罐罐。十几个绿色盆栽和多肉在四处自由呼吸。仿佛每个角落都有一段专属我的故事。

每次心疼房租,我就想想自己装的房间照片,这个在朋友圈收获的两百个赞,稍稍有些安慰。

广州

“我看到第一个没有蟑螂和老鼠的房间”

@桃子,坐标5号线城中村,通勤珠江广场45分钟,900/月



最近要把房子转出去,租房帖第一句就是三个大写的“城中村”。

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多人来看了之后才嫌弃这里的“村”。

当时租下这里,是因为我和室友找了一周,这是第一个我们确认房间里不会有老鼠和蟑螂的地方。其他房东都会自称屋子很干净,但我们总能第一时间看到老鼠屎或蟑螂屎,只有这个屋子里没有。

屋子外面,也算是比较现代化的城中村了。虽然依然是铁门后一人一小间的房子格局,但房东家里,有十几个显示器在监控着路段和楼道的视频,门口有菜市场超市,也有快递代收,安全且便利得就像,住在自己家的村子里一样。

决定搬走的时候甚至有一些不舍。那个刚离开大学,存款为负数,和室友相依为命,为了几块菜钱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的自己,真有些舍不得。

“在岁月静好和人世繁华之间穿梭”

@阿景,坐标梅花园,通勤珠江新城30分钟,1000/月


常常觉得这里不像广州。

可能因为住在这里的,多是退休军人和部队家属,小区附近的街道,是广州少见没有摆地摊的,一到晚上都是慢跑的人群,让居民们时而能催生出岁月静好的恍惚。

我租进来的时候,房子里已经有2位室友。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没见他出门上课。拿外卖的时打过照面,竟然有几分像吴亦凡,后来才听说他是职业主播,收入不菲,每天工作在晚上。

另一位室友和我一样在珠江新城上班,每天把头发抓得高高地出门,中午可能就在花城汇,看到卷着袖子在狂扒潮汕肉卷饭的他。心照不宣地摆摆手,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办公楼。

在岁月静好和繁华人世之间穿梭,也是一种恍惚。

深圳

窗外繁华,和我有什么关系

@Jony,坐标蔡屋围,通勤华润大厦15分钟,1500/月

刚开始租房那会儿,就听说了蔡屋围的传奇。拆迁之后,老村民回迁到KK Mall上的高端社区,拆迁获得的小户型房子,则出租给在附近上班的金融界人士。

可能因为长期出租,我的这间房看起来并不只有10年房龄。同样衰老得很快的,还有我们一起合租的小伙伴们。他们都来自四大,而他们所在的分所,也几乎都是全国工作量最大的地方。

得来不易的周末,大家也是摊在客厅里,和CPA复习材料共同度过。出了门步行可达的深圳书城,紧邻万象城、京基100、KKmall,好像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有时候看看窗外车水马龙的深圳,看看新闻里已经成为世界中心的深圳,我们才有那么一点鸡血感。

虽然,这种感觉转瞬即逝。

其实,通勤时间和房租之间的角力,就是时间和金钱之间的抉择。刚出社会的年轻人,身上最值钱的是时间,最想要奋力抓住的,也是时间。

既然选择了这个城市,就是选择在这种角力之间,把理想赢回来。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