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堡:
长大以后会忍不住回想一些小时候的事,想着想着就发现一些当年轻描淡写的事情其实并不简单。
比如说,小学的时候考试是很简单的,有的小朋友经常可以拿100分,而有的小朋友分数也不低,90多分,但是就是很难拿满分,老师如果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拿不了满分,很多同学会脱口而出,说:“马虎“或者”不认真”什么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认真是一个相对小的错误,这次不认真,下次认真就好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我印象中,极少有小朋友在考试时会故意敷衍,基本上所有同学都是认真答题的,至少是尽自己所能答题的,但卷子判完发下来一看,还是有几道题答错了,并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算错了,可是明明很认真地答题,为什么还会算错?我觉得其实有一部分原因(不是所有)是无法长时间地收敛注意力导致的,考试态度上的“认真”和长时间收敛注意力的“专注”是两回事,前者可以靠端正心态来实现,而后者其实需要的是天赋和勤勉的训练,可是老师、家长还有学生自己却总是将两者混淆,将管理注意力能力上的不足归咎于态度的不端正。
比如老师有时会对家长说:“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就是马虎,下次认真点就好了。” 这听起来好像是对问题的淡化,但其实马虎是个更严重的问题,因为那对孩子而言,很可能意味着想做却做不到,是管理注意力的能力出了问题,在我看来这比“因为上课不听讲所以考砸了”还严重。
能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上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集中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原来我看一个电视节目,说在大街上找路人做测试,谁要是能在一张白纸上默写阿拉伯数字从1到800且一点笔误没有(注意,是一点点都不能有,必须顺畅地写完),就能拿到几百元的奖金,结果很少有人能做到,写着写着注意力就散了,稍微有点笔误就算测试失败了。
我觉得长时间地收敛注意力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天赋的因素确实有,但是大脑特别是小朋友的大脑,可塑性是很强的,我想只要用心训练和引导,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大有改善的,至于到底该怎么训练,这就需要听一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