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成本20000,他们却赚了2个亿,电影史上的摩托变路虎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摩托变路虎。”

在新人辈出的电影界,从来不乏以小博大的低成本电影。

他们拍摄伪纪录片控制成本、利用病毒营销炒作话题、参加电影节“农村包围城市”,玩的就是四两拨千斤。

前有《女巫布莱尔》6万美刀狂赚2.49亿,后有《鬼影实录》1.5万换来12866倍的票房回报。

国内也有某部低成本恐怖片,尝试玩伪纪录片却因技术原因撤档的案例。

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以小博大的低成本电影,看看它们到底如何点石成金。

PS:本榜单按照回报率依次递增排名。

9

《洛奇》

成本:100万

票房:2.25亿

回报率:225倍

戏里戏外,洛奇的故事都是一段传奇。

戏里,出身无名的落魄拳手,凭借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拳坛巅峰。

戏外,史泰龙辗转500家公司,被拒绝1885次。最后联美公司留下了《洛奇》的剧本。史泰龙以低片酬为交换,得到了主演的位置。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洛奇》以100万的投资狂揽2.25亿,成为了76年年度票房冠军,拿下三座奥斯卡小金人。

这样一部从宣发到制作都没有任何骚操作的商业电影,能够获得如此惊人的票房成绩,我觉得只能用单田芳老师的一句话解释了:

“时也运也命也。”

8

《活死人之夜》

成本:11.4万

票房:3000万

回报率:263倍

《活死人之夜》是“丧尸片祖师爷”乔治·A·罗梅罗的银幕首秀,是重新定义恐怖片的影史丰碑。

听上去是不是挺牛X?但其实《活死人之夜》开拍初期,启动资金只有6000美元,20个人才凑齐11.4万。

剧组几乎将所有的投资,都花在了修复高潮戏中的小屋上。

血是巧克力糖浆,吃的“人肉”其实就是烤熟的火腿和下水,连衣服都是二手市场淘来的。

所谓的“丧尸”都被画成了皮肤惨白、眼圈深黑的样子,连片腐肉都没有……

男主角被设定为黑人,也只是因为当时的黑人演员片酬较低。

对于身经百战的恐怖片老司机(比如我)而言,《活死人之夜》简直太小清新了。

不过,抛开年代谈尺度都是耍流氓。本片放在当时还是非常吓人的。而且68年也没有分级制度,携家带口一起来看的不在少数。

结果首映当晚电影院丧尸出笼,惨叫声、哭声、咒骂声此起彼伏。

在口碑安利下,这部重新定义了丧尸片的《活死人之夜》卖出了3000万的票房。

直到现在,丧尸片依旧在沿用《活死人之夜》的关键设定。

7

《杀手悲歌》

成本:7000美元

票房:200万

回报率:285倍

提起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想必各位影迷都不陌生。

《杀出个黎明》、《罪恶之城》、《恐怖星球》、《弯刀》,他的电影几乎都是低成本B级片,却比A级大片更有快感。

“罗式抠预算大法”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他甚至还为此出过一本书,叫做《剧组没了照样拍》。

一个最经典的例子:他在拍长片处女作——《杀手悲歌》时只有7000美元预算,这点钱还是罗德里格兹参加实验药物测试换来的钱。

经费不够,脑洞来凑。

为了把枪战拍的好看,他会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次开枪的镜头,再接弹壳哗哗落地的镜头制造出枪林弹雨的感觉。

枪战镜头中出现的爆竹,其实就是避孕套+假血+举重腰带的组合。

正是靠着这些点石成金的骚操作,加上罗德里格兹B级趣味浓郁的暴力美学与黑色幽默,《杀手悲歌》用7000美元换来了200万票房。

罗德里格兹也从此声名鹊起。

6

《大号的我》

成本:6.5万

票房:2200万

回报率:341倍

没错,这是一部 “有味道”的电影,只不过不是你想的那种味道,而是油炸快餐的致命香气。

2004年,美国肥胖人口爆炸性增长,独立电影人——摩根·史柏路克认为这都是快餐的锅。

他将自己当做小白鼠,一日三餐只吃麦当劳。结果一个月下来体重飞涨30磅、血压飚升、精神倦怠、呼吸闷滞、再也不能一夜七次。

影片在以最直观、粗暴的方式展现垃圾食品危害的同时,也揭露了美式快餐巨头为了盈利不择手段的产业真相。

本片不仅拿到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提名,还逼得麦当劳暂时撤下了他们的巨无霸套餐,票房更是达到了2200万。

《大号的我》的续集——《大号的我2:超鸡》本定于今年上映,史柏路克再次拿快餐行业开刀,YouTube甚至已经买下了本片的发行权。

谁知史柏路克在去年爆出性侵丑闻,这下连圣丹斯都去不成了。

5

《疯狂的麦克斯》

成本:26万

票房:一个亿

回报率:384倍

如果你是《疯狂的麦克斯4》入的坑,强烈不建议你看这部源起之作。

拍摄这部电影时,乔治·米勒还是个拿手术刀的医生。副导演则是个暑期电影学校的菜鸟新手,只制作过一些纪录短片。

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空旷的道路上,进行一点都不“疯狂”的追逐。

观众熟知的黄沙漫天、引擎轰鸣、金属碰撞的废土末世还没完全展开。

而影片之所以能够单车变摩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70年代初期澳洲电影审查刚刚放宽,这样一部由美国硬汉主演的B级动作片更是打破了澳洲电影被文艺片垄断的现状。

384倍的票房回报一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一直保持了20年。

后来,一个来自布莱尔镇的女巫实在看不下去了,脸都没露就把麦克斯赶下了驾驶座。

4

《橡皮头》

成本:1万

票房:700万

回报率:700倍

本片是《穆赫兰道》导演——大卫·林奇的长片处女作,也是他第一部得以公映的电影。

影片的成本虽然只有一万美刀,但这一万美刀对于当时的林奇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他一边拍片一边送报纸,就连拍摄场地都是美国电影学院提供的。

由于资金链不稳定,影片拍摄甚至一度中断,最后还是靠着发小夫妇的资助,以及主演妻子端盘子挣的钱才得以继续。

本片用时6年多才完成拍摄,林奇那阴郁、压抑、恐怖、诡异、非理性、表现主义的作者个性,在影片上映后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贵人扶持下,《橡皮头》成为了一部现象级别的“午夜场电影”,有些影院甚至一放就是3年。

同时,本片也赶上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午夜场电影的崛起,赚了个盆满钵满。

3

《女巫布莱尔》

成本:6万

票房:2.49亿

回报率:4150倍

伪纪录片的开山鼻祖,讲述了三个大学生组团作死,在丛林中寻找传说中的“女巫布莱尔”,排队领盒饭的故事。

今天来看,《女巫布莱尔》至少开创了两个先河:

一.以成本更低廉的纪录片形式拍摄恐怖片。

二.利用病毒营销炒作都市传说,用流量带动票房。

比如影片的官网全部由假新闻和假纪录片伪装而成、剧组坚称片中的故事绝非虚构。

他们还在街头贴发寻人启事、请来水军和群演将主演和观众骗的团团转。

最绝的是,影片立项的第一年中,演职员表中三位主演的状态都显示:“失踪,推定死亡。”

这要是在横店,这三位主演起码也要给几万的红包……

1999年,“病毒营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很陌生,许多信以为真的观众纷纷中招,结果到了电影院连个鬼影都没看到。

2

《诅咒》

成本:218美元

票房:120万

回报率:5504倍

《诅咒》是导演乔纳森·考埃特的自传电影。

素材是现成的,全部来自导演乔纳森从小到大,跨越20年的生活录像、照片、答录机语音。

剪辑没花钱,用的是Mac自带的剪辑软件。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主演都是乔纳森一人。

然而,正是这样一部寒酸到不行的低成本电影,却因为写实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每一幕家庭悲剧都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有着直击人心的感染力。

加上圣丹斯和戛纳电影节的双重曝光,影片靠着口碑一路卖到了120万。

1

《鬼影实录》

成本:1.5万

票房:1.93亿

回报率:12866倍

《女巫布莱尔》实现了“摩托变路虎”,而《鬼影实录》则让“路虎变航母”。

1.5万的成本比《女巫布莱尔》还要粗制滥造,全程几乎都是监控摄像头的录像和DV视频拼凑而成。

没有音乐没有音效、没有大牌没有布景,写实到没有任何艺术加工,就只是记录了一对夫妇与鬼共眠的七天七夜。

影片在2007年就已经完成了,紧接着剧组就开始带着《鬼影实录》转战一些名气不大的Cult电影节,最终得到了斯皮尔伯格的垂青。

这招“农村包围城市”果然凑效,派拉蒙买下了本片的本土放映权。经过两年的病毒营销和口碑发酵才在2009年上映。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鬼影实录》以1.5万的成本在全球狂澜1.93亿,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恐怖IP,如今已经出到了第五部。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部之外,还有许多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

比如李小龙的《龙争虎斗》曾以85万换来了9000万的票房。

“冰点喜剧”《大人物拿破仑》,40万卖出了4600万。

《美国风情画》、《空中小姐》、《怪兽》、《疯狂店员》、《两杆大烟枪》、《追随》等等经典低成本电影要么是票房黑马,要么就是口碑爆炸。

最后考考大家,有一部1972年的低成本电影,成本仅2.25万美刀,传闻赚了6个亿,回报率高达26666倍,你知道是什么电影嘛?

来源:电影幕后故事

退出移动版